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必知常識 智商不等於智力

時常聽到家長談論孩子的智商、智力等問題, 言談間往往將兩者混淆了。 其實, 智商並不完全等於智力。  智商是對一定人群按統計學方法得出的智力商數, 它與智力有一定的關係, 卻並不等於智力水準。 這是因為智商測量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了兒童的智力水準, 但並不是全部;其二, 智商是變化的, 一個人的智商水準只能說明他此時此刻的智力狀態;第三, 測定智商的人必須經過嚴格的培訓。 國外測智商時甚至對光線、室內陳設、溫度等都有嚴格的要求, 測評人指導語的速度、聲調都可能對被測人產生影響。

Advertisiment
 

每個人的智力差異到底有多大呢?專家認為差異是存在的, 但並不大。 智力超常兒童和遲滯兒童都只占人群的極少部分, 兩者相加不足10%, 而90%以上的兒童都屬智力正常範圍, 關鍵看後天環境的影響和教育。 如今很多智商測試本身就缺乏科學性和嚴肅性, 其結果是給被測試者帶來傷害。 一個原本智商中等的人被測成高智商, 學生和家長就可能對教師產生埋怨情緒, 同時導致家長給學生在課業上加碼, 使學生不堪重負, 從而厭學, 甚至離家出走。 反之, 一個孩子一旦被戴上弱智的帽子, 就會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抬不起頭來, 從而導致身心健康和智力發展受到傷害。  

心理學家曾選出若干名學生對他們進行智力測評且不透露真實情況,

Advertisiment
然後隨意將學生分為兩組, 指出一組是智力好的, 一組是不好的。 半年以後發現, 被稱做好的一組果然好起來, 而另一組果然成為不好的。 這個實驗結果表明, 老師和家長若將自己的主觀願望帶進去, 會對學生的智力成長產生重大的影響。 2-15歲兒童正是處於成長發育的認知階段, 他們要通過他人的反應來認識判斷自我, 因此千萬不要對孩子的智力隨便下結論。  
曾有一位家長問老師:我的孩子智力如何, 跟別的孩子相比怎麼樣?老師說, 千萬不能這樣比, 有的對體育有興趣, 有的對書法有興趣, 這是他們的興趣與能力的特點, 一個人一個樣, 放在一起比意義不大, 反而對孩子的心理有影響。
Advertisiment
這話很有道理。 孩子們還處於身體和智力發育的微妙階段, 重要的是讓他們按自己的個性健康地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