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應該如何治療產後憂鬱症

1.分析憂鬱原因

專家表示, 產後憂鬱除了生產後荷爾蒙急速下降的生物性主因必須使用藥物治療, 讓荷爾蒙分泌正常之外, 也須通過心理諮詢、家人會談溝通, 幫助憂鬱媽咪分析其他社會性及心理性原因, 例如:婆媳相處、經濟壓力、工作壓力等, 並尋求解決之道。

2.用藥+心理治療

憂鬱症依據發病原因, 又可分為外因型憂鬱症和內因型憂鬱症。 所謂外因型的憂鬱症, 是由於小時候的創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等造成的憂鬱;而內因型憂鬱症則是由生理疾病、遺傳體質等造成的憂鬱。 前者除了給予藥物治療,

Advertisiment
還需要在服藥後的2-4周進行輔助式談話的心理治療;後者則接受藥物治療即可, 因為內因型憂鬱的病人有自我療愈的特質, 談話反而會造成心智上的混亂。 臨床的研究發現, 若能辨別憂鬱型態, 不管是單純用藥或用藥再加上心理治療, 治療成效都一樣好。

關於患產後憂鬱症的媽咪是否要吃藥, 需要由醫師來評估。 一旦確定要吃藥治療, 一定要持續4-6周才有臨床的療效, 一個療程要3個月才算完整, 這時有約70%-80%的症狀有相當的改善。 嚴謹一點可能會需要吃到半年, 患者不能在症狀改善或消失後就馬上停藥, 還須再有一個維持治療的療程。 如果患者能積極配合醫師治療, 產後憂鬱症可以在6-8個月後完全根治。

Advertisiment

3.規律運動與作息

除了積極吃藥治療以外, 產後憂鬱媽咪若能配合適度運動和規律作息, 治療效果會更好。 特別是哪些沒有生產及照顧經驗的新手媽咪, 應嘗試自己找到正向的情緒抒解方法, 由體貼自己出發, 不要承受太多負面的情緒, 有機會就和別人分享, 這樣會很快走出憂鬱的陰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