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最常用的簡單實用消毒法

為給寶寶創造一個適宜的生活環境, 掌握一些家庭常用的消毒方法是必要的。

日光消毒法

日光中的紫外線具有良好的天然殺菌作用, 物品在日光下直接曝曬6小時(不可隔著玻璃窗)就可達到消毒的目的。 所以小孩的枕頭、被褥、毛毯、棉衣褲、毛衣褲、玩具等可經常在日光下曝曬, 以減少細菌繁殖, 避免病菌入侵體內而致病。 患兒的被褥、衣服、用具、傢俱等, 可以拿到陽光下曝曬消毒。 平時經常曬被褥、床墊, 可以達到殺菌防病和防潮的效果, 特別是在高海拔多霧的高山地區效果更為顯著。 曝曬時應注意翻動物品,

Advertisiment
使各個面都能直接受日光照射而起到消毒作用。

煮沸消毒法

煮沸能使細菌的蛋白質凝固變性, 消毒時間要從水沸騰後開始計算-經過20分鐘便能殺滅一般病菌, 寶寶的食具, 以及能煮沸的用具, 如奶瓶、碗筷、匙、紗布、毛巾等、某些兒童玩具、患兒每次用過的餐具均宜採用這種方法消毒.被消毒物品要全部浸沒在水中。 高原地區因為大氣壓低, 要適當延長沸騰時間, 以達到消毒的目的。

蒸籠消毒法

利用蒸籠作為消毒工具。 消毒時間從水沸騰並冒出蒸汽後開始計算, 經過20分鐘便可達到消毒目的。 這種方法適合消毒衣服和餐具、包紮傷口用的紗布等。

藥物消毒法

藥物消毒的種類較多, 由於藥物消毒與藥物的稀釋比例或濃度相關,

Advertisiment
否則不能很好發揮藥物的有效成分而達不到消毒目的。 所以一般家庭備些常用消毒藥物即可。

(1)酒精。 酒精能使細菌中的蛋白質凝固。 常用於皮膚消毒的酒精濃度以75%為宜。 此濃度也可用於鉗子、鑷子和體溫表的浸泡, 浸泡30分鐘即可, 浸後備用。 注意浸泡液每週應更換2次, 並加蓋保存, 以免酒精蒸發而失效。 95%的酒精則用於燃燒滅菌, 如鑷子、鉗子等急用時可用此法。 一般低於70%的酒精不能起到消毒滅菌作用, 50%的酒精可用于塗擦長期臥床患兒的皮膚, 防止褥瘡, 也可用於高熱降溫擦浴。

(2)碘酒。 碘酒有較強的滅細菌和殺黴菌作用。 用於靜脈穿刺前、手術前皮膚消毒和皮膚癤腫早期的消炎, 以2%濃度為宜。 使用時先將2%碘酒塗擦於需消毒的皮膚,

Advertisiment
待20~30秒鐘, 再用75%酒精脫碘即可。 碘酒濃度過高對皮膚有刺激作用, 高濃度碘酒會使皮膚灼傷。 故黏膜部位, 如會陰、肛門、陰囊、眼、口、鼻等, 以及嬰幼兒皮膚都應儘量少用碘酒消毒。 對碘過敏者應禁止接觸。

(3)漂白粉。 漂白粉能使細菌體內的酶失去活性, 以致死亡。 漂白粉常用於飲水、食具、痰盂、便盆等消毒。

0.003%~0.015%用於飲水消毒。 如井水水面直徑1米, 水深每0.3米中需加入漂白粉1~3克.30分鐘後即可飲用。

0.5%用於食具、痰盂、便盆等消毒, 一般浸泡30分鐘。 若是肝炎患兒的食具應用1%~2%濃度的漂白粉浸泡1~2小時。

1%~3%用於患兒居室牆壁、地面及傢俱的噴灑消毒。 對肝炎等傳染患兒的排泄物, 幹糞按2.5, 稀便按1:5, 攪拌, 加蓋放置2小時。 尿液則每’100毫升中加入漂白粉0.5—1克,

Advertisiment
放置10分鐘後掩埋或倒入廁所。

由於漂白粉具有褪色、腐蝕金屬的作用, 故使用時應避免接觸有色衣物及金屬製品, 如布類消毒後應立即清洗, 以免腐蝕。 溶液宜l臨時配製, 久放易失效。

(4)石灰。 患兒嘔吐物、大小便可以用生石灰消毒。 因為生石灰能使病菌的蛋白質凝固變性。 1份嘔吐物或排泄物可加2份生石灰攪拌, 2小時後再倒入廁所坑裡。 室內或排水暗溝也可撒上一些生石灰粉殺菌;肖毒。

(5)碘伏。 碘伏殺菌範圍廣, 毒性低, 無刺激和腐蝕性, 且具有清潔劑作用。 可用於皮膚、黏膜及器械的消毒, 同時也可用於食具、水果之類的消毒。 一般稀釋50—100倍, 呈淡黃色, 可作食具、器具、衣物、水果等浸洗消毒液。 稀釋25—50倍, 呈黃色,

Advertisiment
可用於皮膚、黏膜消毒(兒童洗澡、婦女洗身等)。 稀釋10—20倍, 呈深黃色, 主要用於肝炎及各種傳染病患兒用過的便器、玻璃器皿及不宜煮沸;肖毒的玩具等的浸泡。

食醋消毒法

食醋中含有醋酸等多種成分, 具有一定的殺菌能力, 可進行室內空氣消毒。 一般居住房間用食醋100—150克, 加水2倍, 放瓷碗中, 用文火慢蒸。 蒸時要關閉門窗, 這種方法對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良好的效果。

空氣清潔消毒法

室內空氣要保持新鮮, 必須經常開窗通風換氣, 特別是春季更應注意。 每次開窗15—30分鐘, 使空氣流通, 病菌排出室外。 打掃房間要用濕掃, 避免塵土飛揚。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