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最常誤信的3種“食補”方式

想要寶寶健健康康, 長得高長得壯, 關鍵是要把好營養關。 為了讓寶寶身體健康, 很多媽媽都在不斷的探索各種所謂的食療方法。 不少父母誤入認識誤區, 總憑著一些“食補”老經驗來照顧寶寶, 但卻沒有看到效果甚微。 母嬰專家指出, 媽媽最常誤信的3種“食補”方式。

例如多喝骨頭湯就可以補鈣, 吃魚就能吃足DHA等等。 以下3種“進補”老經驗不見效, 你還深信不疑嗎?

不靠譜食補一:骨頭湯補鈣

效果:★★☆☆☆

骨頭湯、蝦皮、蝦米、薺菜等都是高鈣食物原料, 可以適量添加到6個月寶寶的輔食中。 但光是依靠輔食中的這點鈣,

Advertisiment
並不能滿足寶寶日益增加的鈣質需求量。

實際上骨頭湯中溶出的鈣非常少, 蝦皮的食用量少, 因此寶寶能輔食中攝入吸收的鈣量非常少。 尤其是半歲以前, 都不要給寶寶喝骨頭湯或蝦皮, 因為過濃的口味影響寶寶味蕾發育, 同時潛在過敏風險。 因此, 要給寶寶有效補鈣, 應根據其胃腸道吸收特點, 選一款合適的嬰幼兒鈣製劑。

嬰兒補鈣產品哪種好?先是鈣源要穩點安全、吸收利用率高、不刺激腸胃, 以L-乳酸鈣為佳。 其實含鈣量適當, 正常服用能滿足寶寶的鈣需求。 再次, 劑型上優先選擇易吸收的滴劑或散劑。 最後, 若是產品中添加了維生素D或CCP等促進鈣吸收的成分, 則補鈣效果更佳。

不靠譜食補二:多吃魚就不用補DHA

效果:★★☆☆☆

Advertisiment

DHA也就是我們說的“腦黃金”, 它是大腦發育的重要“養料”, DHA的合理補充從胎兒就要開始了, 0-3歲寶寶大腦發育“黃金期”更要高度重視。

DHA主要存在於藻類和禽類蛋黃中, 魚類(尤其是深海魚類)以海藻為食, 因而儲存了大量的DHA在體內, 市面上的嬰幼兒DHA補充品都是從海藻或魚類中提取制得。 有不少人會認為:直接吃魚或吃蛋黃就是最好的DHA補充方式。 實際上魚類中所含的DHA含量並不高, 寶寶食量小, 光通過飲食還不能滿足寶寶日益增加的需求量。 可適量喂服軟膠囊DHA補充品, 並且首選藻油DHA。

不靠譜食補三:3歲寶寶喝鮮奶最營養

效果:★★☆☆☆

在大家的印象中, 牛奶是最營養的飲品之一, 高鈣高蛋白, 也正是快速成長的兒童所特別需要的營養素。

Advertisiment
不過, 3歲以下的寶寶不能喝鮮奶, 因為鮮奶中的營養結構不適合嬰幼兒的成長需求, 同時又難以被消化吸收。 3歲以上的寶寶也應首選配方奶。

大部分奶粉品牌都有專為3-7歲兒童配方生產的奶粉(一般是4段配方奶粉), 配方奶粉較鮮奶更能全面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例如配方奶粉強化了鐵元素, 而普通鮮奶含鐵量, 長期飲用而不注意補鐵, 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症。 而且配方奶粉的營養結構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對於兒童來說, 4段配方奶粉也很有必要喝。

知道了媽媽最常誤信的3種“食補”方式, 所以為了更好的保證寶寶的健康, 我們不要盲目的相信所謂的食補方法。 而且某些營養素“食補”的效果甚微, 如不額外服用適量營養補充品,

Advertisiment
寶寶容易出現缺乏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