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的慧心對孩子成長很重要

兒子今天在課堂上把一個小朋友的手弄破了, 放學時, 老師告訴了奶奶。 我出差回來, 家婆又轉告了我。 我沒有讓兒子講事情發生的原委, 只問他自己錯了沒?錯在哪裡?

兒子說, 一不該上課時和同學玩;二不該弄破同學的手;三不應該做錯事不道歉。

我說, 那好。 你知道自己錯了, 你就得用行動去彌補。 第一, 明天去和老師認錯, 上課玩是不對的, 以後不能玩;二, 現在馬上給同學打電話, 向他道歉, 請他原諒;三, 扣除你兩個月的零花錢作為醫藥費賠償給同學, 不夠的媽媽補上。

兒子望著我, 點頭表示同意。 孩子知道錯在什麼地方,

Advertisiment
我就給他彌補的機會。 我指著園子裡的樹對兒子說, 你看我們園子裡的樹長得又高又直很漂亮, 當這些樹還是在樹苗的時候, 如果哪一顆長歪了, 就會被人用木條緊緊綁住扶正它, 等樹長大了, 這些樹每隔一段時間還會被剪去那些多餘的枝丫, 直到長得很高, 長得很直, 那個時候就很筆挺漂亮了。 樹還是在樹苗的時候, 容易扶正, 才能成材, 人也是一樣的, 寶寶的缺點需要媽媽提醒, 需要你不斷地更正, 這樣才不會長歪。 兒子就望著我, 問了好多關於樹的事。

孩子是個調皮的男孩, 也是容易惹事生非的孩子, 如何引導他總是令我頭痛, 常常是鬥智慧鬥耐心。 晚上, 剛好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 摘錄如下,

Advertisiment
這是一個關於孩子和母親的故事。

孩子兩歲了, 第一次看見一隻螞蟻, 好奇又有點害怕。 這個孩子的母親柔聲地對他說:“兒子, 你看它好乖哦!螞蟻媽媽一定很疼愛她的螞蟻寶寶呢!”於是小孩就趴在一旁驚喜地看那只螞蟻寶寶。 它遇見障礙物過不去了, 小孩就用小手搭橋讓它爬過去, 母親一臉欣喜。

孩子上幼稚園了。 有一次, 他吃完了香蕉隨手亂扔香蕉皮。 我沒有像一些母親那樣視而不見, 而是讓他撿起來, 帶著他丟進果皮箱裡。 然後給他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小女孩, 在媽媽的薰陶下, 她總要把垃圾扔進果皮箱裡, 有一次對面才有果皮箱, 她就過馬路去丟雪糕紙。 媽媽看著她走過去。 然而一輛車飛奔過來, 小女孩像一隻蝴蝶一樣飛走了。

Advertisiment
她媽媽就瘋了, 每天都在那個地方撿別人丟下的垃圾。 當地人感動了, 從此不再亂丟垃圾, 他們把那些綠色的果皮箱擦得一塵不染, 在每一個果皮箱上都貼上小女孩的名字和美麗的相片。 從此, 那個城市成為一座永遠美麗的城市。 故事講完了, 孩子的眼眶濕潤了。 他說:媽媽, 我再也不亂扔東西了。

孩子上小學了。 可是最近他總是遲到。 老師找了他的母親。 她沒有罵他, 或者打他。 臨睡覺的時候, 她對他說:“孩子, 告訴媽媽好嗎?為什麼那麼早出去, 卻還要遲到?”孩子說他發現在河邊看日出太美了, 所以他每天都去, 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 第二天, 母親一早就跟他去河邊看了日出。 她說:“真是太美了, 兒子, 你真棒!”這一天,

Advertisiment
他沒有遲到。 傍晚, 他放學回家時, 他的書桌上有一只好看的小手錶。 下面壓著一張紙條:因為日出太美了, 所以我們更要珍惜時間和學習, 你說是嗎?愛你的媽媽。

孩子上初中了。 有一天, 班主任打來電話, 說有嚴重的事件找她去學校。 原來, 兒子在課堂上偷看一本畫冊, 裡面有幾張人體畫!她的腦袋嗡了一下。 和老師交換了意見後, 她替兒子要回了那本畫冊, 仿佛什麼也沒有發生。

第二天早晨, 兒子在他的枕頭上發現了那本畫冊, 上面附著一封信:兒子, 生命如花, 都是美麗。 所以一朵花枯了, 很多年後, 我們還能憶起;所以一個女人死了, 千年後, 我們還能懷念她的美麗, 比如李清照, 還有秋瑾。 孩子, 從美出發, 記住那些讓我們感動的細節,

Advertisiment
比如一片落葉, 一件母親給你織的毛衣, 一個曾經為你彎腰系過鞋帶的女孩……有一天, 你就會以你充滿色彩和生命的心香感召世人, 就像你小的時候我給你講的那個飛翔在果皮箱上的小女孩。 人們愛她, 因為她是天使……

文末作者說:“這位極聰明偉大的母親懂得在孩子的缺點中發現那一點點優點, 並用無微不至的聖潔的母愛呵護著他生命中的那一點點光!而那一點點不曾被撲滅的光, 總有一天會灑成滿天的星星、月亮和太陽, 照亮這個我們深愛著的人世啊。 ”

三年前, 我那大兒子在華師大上幼稚園時, 他的班主任曾說過一句話, 讓我至今銘刻於心, 她說:日常生活無小事。 我很贊同。 對孩子來說, 每一個好或每一個錯, 都需要媽媽們用心觀察,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用心感悟,用心引導。這不僅需要愛,更需要慧心。

故事很簡單,但媽媽要做到卻並不簡單,故事中的媽媽充滿了這樣的智慧,而我這個媽媽要如何從孩子的錯中,發現那一點光,卻是永遠值得向別人學習的一門更深的學問。

都需要媽媽們用心觀察,用心發現,用心思考,用心感悟,用心引導。這不僅需要愛,更需要慧心。

故事很簡單,但媽媽要做到卻並不簡單,故事中的媽媽充滿了這樣的智慧,而我這個媽媽要如何從孩子的錯中,發現那一點光,卻是永遠值得向別人學習的一門更深的學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