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經驗:教你怎樣辨別兒科醫生的好壞?

已經帶孩子看過N次病了, 見過的醫生也不少, 我發現兒科醫生的水準真的是參差不齊。 碰上好醫生, 孩子就少吃點苦, 碰上水準差些的醫生, 孩子就要多經歷磨難。 現在我有經驗了, 覺得這個醫生看得不到位就馬上換醫生。 其實, 醫生水準的高低不能看其頭銜或年齡, 專家的水準也不一定都高, 年輕醫生的水準也不一定都很差。 下面憑我個人的經驗總結一下優秀的兒科醫生是什麼樣的, 供大家參考。

詢問仔細:優秀的兒科醫生會問得非常仔細, 例如如果孩子有痰他會問是什麼顏色的痰?黃色的?白色的?早上起來多嗎?白天有沒有?咳嗽的時候有沒有?因為有些病的病症是非常相似的,

Advertisiment
只有通過仔細的詢問比較才能區別。

檢查全面:全面的檢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兒科要看喉嚨, 聽心肺, 查血液, 有時可能還要查大小便, 根據不同的病症要檢查的內容應該是不一樣的。 優秀的兒科醫生會做仔細全面的檢查, 而水準一般的醫生有時會馬馬虎虎的。 例如, 某次都都發高燒, 接診醫生只看了喉嚨聽了心肺, 沒有查血, 然後給藥不到位導致病情沒有及時被遏制住, 拖得很久, 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 所以檢查全面是非常重要的, 此時家長也不要怕麻煩。

開藥適度:我們都知道藥吃多了不好, 抗生素吃多了也不行。 但是有的醫生會針對孩子的每種症狀開一種藥,

Advertisiment
這開下來要四五種藥, 孩子根本吃不消。 其實有些症狀是相關聯的, 只用一種藥就可以治癒, 多吃藥會使本來就很痛苦的孩子更加難受。 還有的醫生一上來就開抗生素, 其實有些病是完全不用抗生素的(嚴重的有需要的還是要開的)。 優秀的醫生會適度開藥, 開的藥強度和分量都會適中, 而且優秀的醫生會儘量多使用物理治療, 儘量讓孩子少吃藥。 例如, 滿滿前段發燒, 我經常看的那個醫生就給開了退熱貼和一種用來煮水給孩子洗澡降溫的中藥, 並告訴我, 只有在上面兩種物理降溫法都不起作用的情況下, 且孩子燒的溫度很高才用給孩子吃抗生素。 這就是好醫生啊!

Advertisiment

有理有據:優秀的醫生在跟你解釋的時候會非常有依據, 說得很有道理, 邏輯性很強, 基本你問他什麼他都能理由很充分地回答你, 這說明他的知識經驗都很豐富。

預測準確:優秀的醫生在準確判斷病症的基礎上還能準確預測將來幾天病情的走勢, 會告訴你如果病情怎樣發展就是差不多好了, 如果沒有這樣發展有什麼狀況就要馬上來複診。 這說明他對各種病症掌握得很透徹, 這是能治好病的前提。

語氣自信:在進行上述分析對話的時候, 優秀的醫生的話語是非常自信的, 不會模棱兩可, 這是他多次成功治癒患者並對治癒各種疾病得心應手的表現。

對於常見病, 可以找經常打交道的醫生看, 因為醫生非常熟悉孩子,

Advertisiment
孩子有哪些特徵他都會比較瞭解, 看起病來就會更加得心應手, 畢竟同樣的疾病在不同個體身上還是會有差異的。 如此一來, 孩子的病就好得快了。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當媽的要多積累疾病知識和護理方法, 這樣孩子才能少生病(預防重於治療嘛), 即使生了病也少受點折磨。 孩子好, 我們才好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