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準備懷孕>遺傳優生>正文

媽媽膽小 會遺傳給孩子么

幼兒的心靈是一個令成人迷惑的世界, 在我們看來很普通的事物或現象, 孩子卻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害怕。 但是絕大多數孩子能夠很快地擺脫恐懼并長大成人, 這真是一個奇跡——這是幼兒擁有理性、潛力和自我保護, 自我調適能力的明證。

膽小害怕對孩子有保護作用

膽小害怕說明幼兒對新事物的體驗比較敏感, 觀察得比較細膩, 這些雖然妨礙了他接納新事物, 適應新環境的速度。 可是, 膽小和害怕能夠使孩子采取更安全、更慎重和更有益的方式協調他與外界之間的關系。

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的害怕

膽小害怕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是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情緒體驗。

Advertisiment
研究發現, 正常兒童中, 90%以上的幼兒會有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的2-4歲的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的6-12歲兒童有七種以上的害怕。

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有不同的害怕對象, 如——

0-6個月:高分貝的噪音, 突然而來的聲響, 身體陡然失去支撐;

6個月-1歲:一般意義上的陌生人和生疏的環境, 浴盆和浴缸排水;

1-2歲:一般意義上的睡眠, 和父母健康、受傷、排便;

2-5歲:害怕黑暗、孤獨, 想像中的怪獸、強盜、醫生等。

檢驗孩子是否正常

懼怕與兒童身體發育的狀況和應對能力有關, 會隨著兒童體力, 智力和經驗的發展而不斷消失和變換。 一般來說, 正常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害怕和恐懼,

Advertisiment
為時短暫, 一種懼怕很少持續一年以上, 多數在三個月內消失, 很少會對兒童的行為產生嚴重的影響。

孩子的害怕屬于正常還是病態, 可以根據下列問題進行測定——

1、孩子的膽怯不安是否只是針對某個事物或現象, 與這個事物或現象相關的其他因素不會引起他的恐懼?

2、離開了受驚物或現象后, 孩子的懼怕反應是否隨之消失?

3、在看圖片、電視或一般的談話中, 如果孩子看到或聽到他所懼怕的事物或現象, 他是否表現出無所謂的樣子?

4、經歷了后, 孩子的日常生活是否不受影響?

如果對以上問題的回答都是“是”, 說明孩子屬于正常發育過程中的膽小害怕;否則, 說明孩子可能存在心理疾病, 尤其是孩子害怕到了如下程度就是不正常的了,

Advertisiment
比如懼怕的持續時間 超過三四個星期, 以致于喪失某種能力, 伴隨明顯的癥狀——心律過速, 頭暈眼花, 惡心和失禁等, 這需要到兒童醫院就診。

媽媽膽小不會遺傳, 會“傳染”

經驗表明, 女性比男性的膽子小, 研究也發現, 女孩子比男孩子有更多的害怕。 可并非天生如此。

前蘇聯的心理學家做過一項實驗。 這個實驗主要是借助于皮膚電反應來客觀地測量緊張情緒下的男性和女性差異, 結果發現, 男女在測定數據上的差異并不大, 而在情緒表象上的差異很大, 女性顯得比男性更緊張、更害怕, 更憂慮。

顯然, 這種表象與數據之間的分化是文化因素作用的結果。 也就是說我們的文化相信女性是膽怯的, 也允許女性真實地表現自己的情緒真相,

Advertisiment
她們可以毫無顧忌地表現自己的情緒, 成為女性特有的行為傾向。 男性則相反, 我們的文化不鼓勵甚至否定男性表露自己的情感, 理想的男性是不被情緒控制的, 富有理性的人, 從小到大, 男性都受到這種社會教化, 即男子漢大丈夫不為情所動, 男兒有淚不輕彈。

這就說明了, 媽媽膽小是被鼓勵的, 甚至是被爸爸欣賞的, 媽媽毫無顧慮地表現出膽小的樣子, 經由孩子們的面容、學習和模仿, 成為他們行為傾向的一部分, 尤其是女孩子們, 她們就更樂于同化媽媽的性別特征了。

用漸隱法消除孩子的懼怕

美國心理學家瓊斯用行為學原理成功地消除了一個孩子的懼怕。 小彼得年僅兩歲,

Advertisiment
特別害怕兔子、白鼠等, 甚至連皮毛和棉絨也怕得要命。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已經不得而知, 但是這不重要, 用行為學

原理中的漸隱技術可以根治他膽小甚至不如鼠的毛病。

瓊斯的做法并不復雜, 就是當彼得與其他孩子一起玩得高興的時候(這一點是關鍵), 她給孩子看一只兔子, 她天天堅持這樣做, 先是遠距離地, 后來兔子的距離與孩子一天比一天近。

開始時, 彼得對兔子仍然怕得很, 但隨著這一過程的進行, 他的恐怖開始減弱。 漸漸地, 他能夠容忍兔子與自己靠近, 到了第四十五次, 他已經可以將抱到自己的懷里撫摸它, 并讓這個可愛的小動物輕輕地咬自己的手指頭。

漸隱法對祛除孩子的緊張、恐懼和焦慮等心理和行為問題有特殊功效。 有的孩子怕在公共場合說話、怕黑、怕獨處,怕坐飛機和電梯,怕某種響聲、怕某種小動物等,都可以用漸隱法幫助孩子慢慢消除。

有效使用漸隱法的要點如下——

1、正確選擇目標刺激和目標行為

行為心理學所說的刺激就是我們在普通語言環境中理解的行為所發生的外在環境、條件或者前提。本案例中的目標行為是與兔子共處,目標刺激是不斷拉近彼得與兔子的距離。

2、選擇合適的起始刺激

在漸隱程序中,選擇一個能保證引起目標行為的起始成績是非常重要的。瓊斯為小彼得選擇的起始刺激是他能夠忍受兔子出現的最遠距離。

3、安排目標刺激的漸變程序

如果在開始訓練時,孩子能被起始刺激多次促進出正確的行為,就可以確立下一步的目標刺激,目標刺激的漸變程序需要細心、耐心和慧心,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確定漸隱速度。如果孩子開始出錯了,可能是漸隱速度太快或者漸隱步子太大,這時必須要把目標刺激再細化到孩子能接受的程度。當然,漸隱速度和步子也不能太慢、太小,孩子有可能對低標準的刺激目標產生依賴,從而在原有水平上停止不前。

其他教育策略

把關注點放在事件發生的情境上,而不是責怪孩子的害羞行為,請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來,幫助他掃除心理上的障礙。

對害羞的孩子要特別有耐心,盡可能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克服膽怯,不要急著讓孩子采取行動克服膽怯。在你希望他有明顯改善之前,先給他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修整時間吧。

小心觀察,表揚點滴進步,它促進孩子把自己不經意的行為變成穩定的行為。

樹立良好的榜樣。檢查一下自己的言行,看看是否粗心大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現過焦慮、恐懼,這些消極感受都可能傳染給孩子。

參加像親子學校這樣的集體活動,見多識廣的孩子才會勇敢。

下列行為不宜,亮出“紅燈”

常常嚇唬。如“別哭,老虎來了。”“再鬧,警察抓人。”“不要亂跑,外面有人抓小孩拿去賣。”

過度保護。因為你的保護不能幫助他擺脫所有的恐懼。

心情急切,強行讓孩子面對新事物、新環境,因為幼兒這時在觀察、在審視。

過份關注,因為這樣不僅鼓勵了孩子的膽小,還有使他更加害怕的危險。

生氣嘲笑,害怕已經產生而孩子不敢釋放,壓抑則會使情感得到更大的傷害。

有的孩子怕在公共場合說話、怕黑、怕獨處,怕坐飛機和電梯,怕某種響聲、怕某種小動物等,都可以用漸隱法幫助孩子慢慢消除。

有效使用漸隱法的要點如下——

1、正確選擇目標刺激和目標行為

行為心理學所說的刺激就是我們在普通語言環境中理解的行為所發生的外在環境、條件或者前提。本案例中的目標行為是與兔子共處,目標刺激是不斷拉近彼得與兔子的距離。

2、選擇合適的起始刺激

在漸隱程序中,選擇一個能保證引起目標行為的起始成績是非常重要的。瓊斯為小彼得選擇的起始刺激是他能夠忍受兔子出現的最遠距離。

3、安排目標刺激的漸變程序

如果在開始訓練時,孩子能被起始刺激多次促進出正確的行為,就可以確立下一步的目標刺激,目標刺激的漸變程序需要細心、耐心和慧心,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確定漸隱速度。如果孩子開始出錯了,可能是漸隱速度太快或者漸隱步子太大,這時必須要把目標刺激再細化到孩子能接受的程度。當然,漸隱速度和步子也不能太慢、太小,孩子有可能對低標準的刺激目標產生依賴,從而在原有水平上停止不前。

其他教育策略

把關注點放在事件發生的情境上,而不是責怪孩子的害羞行為,請參與到孩子的活動中來,幫助他掃除心理上的障礙。

對害羞的孩子要特別有耐心,盡可能讓他按照自己的節奏來克服膽怯,不要急著讓孩子采取行動克服膽怯。在你希望他有明顯改善之前,先給他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的修整時間吧。

小心觀察,表揚點滴進步,它促進孩子把自己不經意的行為變成穩定的行為。

樹立良好的榜樣。檢查一下自己的言行,看看是否粗心大意地在孩子面前表現過焦慮、恐懼,這些消極感受都可能傳染給孩子。

參加像親子學校這樣的集體活動,見多識廣的孩子才會勇敢。

下列行為不宜,亮出“紅燈”

常常嚇唬。如“別哭,老虎來了。”“再鬧,警察抓人。”“不要亂跑,外面有人抓小孩拿去賣。”

過度保護。因為你的保護不能幫助他擺脫所有的恐懼。

心情急切,強行讓孩子面對新事物、新環境,因為幼兒這時在觀察、在審視。

過份關注,因為這樣不僅鼓勵了孩子的膽小,還有使他更加害怕的危險。

生氣嘲笑,害怕已經產生而孩子不敢釋放,壓抑則會使情感得到更大的傷害。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媽媽對某種食物過敏會不會遺傳給孩子?

    媽媽對於一些食物過敏,孩子今後對這些食物過敏的可能性高達50-70%。建議母乳餵養期間媽媽盡可能躲避自身過敏的食物。如果一歲之內嬰兒沒有直接或間接進食這些食物,一歲後可逐漸添加。每種食物添加後觀察時... [詳細答案]

  • 1回答

    父母中一方有糖尿病會遺傳給孩子嗎?

    你好,父母中一方患糖尿病的話那麼孩子的患病幾率是比父母都正常的情況患病幾率大的。一般而言,正常人患糖尿病的幾率大約為1%~5%,但是父母患糖尿病的話,子女的患病幾率則為8%~10%。所以其中存在一定... [詳細答案]

  • 1回答

    父母雙方有糖尿病會遺傳給孩子嗎?

    你好,這個是不一定的。但是父母雙方都是糖尿病患者的話那麼他們子女得病的概率則比普通正常夫妻的子女患病的概率都要高。糖尿病發病的因素有環境和遺傳這兩個因素。因此環境問題也會引起糖尿病,並不僅僅是遺傳問... [詳細答案]

  • 2回答

    白血病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嗎?

    你好,這個不是一定的。沒有證據表明白血病不會遺傳,但是目前白血病的發病機理還不明確,因此還無法斷定到底是否會遺傳給小孩。但是可以說有家族腫瘤史的人屬於高危人群。 [詳細答案]

  • 1回答

    孩子爸有哮喘,會遺傳給孩子麼?

    引起小兒哮喘發作有兩個主要原因,一個是過敏,一個是感染。從臨床上來看,小兒哮喘多是由遺傳因素所引發,一般在患兒同輩或者上一輩中會發現有哮喘或過敏性疾病。因為是過敏體質,所以如果接觸到引起過敏的食物、...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