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苦惱!如何有效防止寶寶出遊暈車?

4歲以前孩子的前庭功能正處在發育階段, 4歲後不斷趨於完善, 16歲時才完全發育成熟, 因此小孩的暈車症狀比大人重, 也更普遍。 專家認為, 孩子本身的內在原因, 如睡眠不足、胃腸不好、頭痛感冒等, 都易誘發暈動症。 如果車輛顛簸得厲害, 就有可能導致寶寶前庭器官興奮性提高, 引起暈車。 所以, 帶寶寶乘車外出, 需要做一些預防暈車的準備。

寶寶暈車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孩子暈車, 大一點的會訴說不舒服, 靜靜地蜷縮在一旁, 眼睛緊閉, 雙手緊抓座椅, 並有噁心、嘔吐、煩躁的表現。 而嬰幼兒不會說話, 他們只能通過一些異常的舉動來表示。

Advertisiment
比如手舞足蹈、哭鬧、煩躁不安、出汗、嘔吐、面色蒼白、抓緊父母不鬆手等, 此時應想到是暈車了。 這些症狀一般在下車後會得到好轉。

寶寶暈車當下應該如何處理?

平時多讓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 加強前庭功能訓練。 可以抱著寶寶原地慢慢地旋轉。 稍大的孩子, 可以帶他們蕩秋千、跳繩、做廣播體操;在父母的扶持下, 讓孩子走高度不高的平衡木;教會孩子沿著地上的細繩行走, 身體儘量不要晃動。

乘車前, 不要讓寶寶吃得太飽、太油膩, 也不要讓他餓著肚子, 給孩子吃一些可提供葡萄糖的食物;另外, 上車前在孩子肚臍處貼片生薑, 可緩解暈車症狀;帶孩子乘車應儘量選擇靠前顛簸較輕的位置,

Advertisiment
以減輕震動, 並打開車窗, 讓空氣流通。

如何有效防止寶寶暈車?

1、忌背著孩子上車:您抱孩子上車時, 小兒應在前, 您在後。 千萬不要背孩子上車, 否則, 售票員關門時看不見, 氣門一關, 容易將小兒的頭軋在兩扇門之間, 造成頭部軋傷。

2、忌坐前排:上車後, 如有座位可選, 不要坐在第一排。 因急刹車時, 由於慣性作用會使身體向前沖, 第一排座位前面沒有阻擋物, 慣性衝力可將人摔得很遠而造成外傷。 如果已坐在第一排, 您一手要拉住孩子, 並叮囑小兒用雙手抓住周圍的欄杆。 幼兒不宜單獨坐在第一排。

3、忌坐左側座位:上車後儘量讓小兒坐在駕駛員的右側。 從車禍調查情況來看, 一般汽車“外檔”車禍發生率較高, 而“內檔”較少。

Advertisiment
相對來說, 坐在駕駛員的右側比較安全。

4、忌將頭、手伸出車外:小兒的頭和手不能伸出車外, 否則很有可能被迎面飛馳而來的或後面超速行駛的車子碰傷, 造成骨折、軋傷, 甚至頭部外傷。 公交公司明文規定乘車時, 小兒的頭、手不能伸出車外, 如果發生意外, 責任由您承擔。

5、忌不扶欄杆:您帶孩子上車後沒有找到座位時, 一定要看管好孩子, 讓小兒一手抓住欄杆, 另一手由您攙著, 以防急刹車。 學齡兒童單獨乘車時, 也要用手抓住欄杆, 以防發生意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