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課堂:寶寶輔食添加小攻略

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為寶寶添加輔食需要根據寶寶的生長發育狀況來決定。 一般有以下標準:寶寶的頭頸部肌肉已經發育完善, 能自主挺直脖子, 方便進食固體食物;吞咽功能逐漸協調成熟, 不再把舌頭上的食物吐出來;消化系統中的分解酶素, 已經能夠消化不同種類的食物了。 特別提醒:具體到每個寶寶, 該什麼時候開始添加輔食, 父母應視寶寶的健康狀況決定。 一般在嬰兒6個月以後。

寶寶輔食添加小攻略

添加輔食的原則

1. 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

不同月齡的嬰幼兒的身體發育不一樣,

Advertisiment
需要對應的不同的輔食。 比如過早添加輔食, 寶寶會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現嘔吐和腹瀉, 消化功能發生紊亂;過晚添加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甚至會因此拒吃非乳類的流質食品。

2. 一種到多種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

開始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 嘗試3~4天或一周後, 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 排便正常, 再嘗試另一種, 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增加好幾種。 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 在嘗試的幾天裡就能觀察出來。

3.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 都還沒有長出牙齒, 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 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 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 例如:米糊→粥→軟飯。

Advertisiment

4.從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顆粒要細小, 口感要嫩滑, 鍛煉寶寶的吞咽功能, 為以後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 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 媽媽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 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 並鍛煉他們的咀嚼能力。

添加輔食的誤區

誤區一:寶寶四個月了, 應該添輔食了。

是否應該添加輔食, 也不是看月份牌, 而是看寶寶是否準備好了接受輔食。 過早添加輔食, 對於寶寶的健康有百弊而無一利。

誤區二:不及早添加輔食, 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如果說開始添加輔食對於寶寶有什麼補充, 重點不在營養, 而是寶寶胃口大了, 單純依靠母乳已經不能夠吃飽, 需要額外的食物。 在一歲之內, 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是母乳,

Advertisiment
而不是輔食。

誤區三:添加輔食後, 就應該給寶寶斷奶。

有些宣傳手冊上把輔食稱為“離乳食品”, 建議母親將輔食替代母乳, 這是不正確的資訊。 輔食之所以稱為“輔”食, 正是因為它是輔助母乳的食品, 絕非取而代之。

誤區四:給寶寶輔食添加晚了, 會錯過訓練寶寶咀嚼能力的最佳時期。

這種說法沒有科學根據。 寶寶也並非僅僅依靠輔食來學習咀嚼, 他們吃手指、咬牙膠、嚼玩具, 總之把能抓到手的東西往嘴裡放, 就已經“訓練”了咀嚼能力。

誤區五:寶寶不愛吃飯的時候, 我要想法設法把吃的塞進去。

添加輔食的最重要原則是:尊重孩子, 讓孩子做主。 當孩子閉嘴扭頭表示拒絕時, 接受孩子的意願, 千萬不要勉強孩子進食。

Advertisiment


寶寶輔食添加小攻略

4-6個月寶寶輔食全攻略

4~6個月——讓寶寶逐漸熟悉各種食物的多種味道和感覺, 適應從流質食物向半流質食物的過渡。

米粉、蛋黃: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寶寶1歲以後, 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喂蛋黃的時間可以推遲到6個月以後。

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柳丁、檸檬、獼猴桃先不要給寶寶吃。

蔬菜:如胡蘿蔔、馬鈴薯、青豆、南瓜等。

相關用戶問答
  • 4回答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要注意什麼?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最開始要是米粉 我家寶寶那個時候就是先加的穀之愛的那個小米米粉 後來慢慢加了蛋黃之類的 感慨是寶寶可能不太習慣吃 所以量要少一點 然後稀一些 就好了 [詳細答案]

  • 5回答

    五個月寶寶輔食添加哪些?

    剛開始寶寶的輔食添加還是米粉比較好,寶寶容易接受,後期在加一些蛋黃、蔬菜汁、水果泥什麼的,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像我家寶寶剛開始加輔食就是穀之愛的小米米粉,其他就沒再加,只不過就多換了幾種口味 [詳細答案]

  • 3回答

    給四個月寶寶輔食添加什麼比較好?

    我家寶寶吃了米粉和蛋黃,還有我給寶寶做的麵條,輔食初期就應該以米粉為主,我家寶寶現在吃的穀之愛也挺不錯的,是小米米粉喲,營養不錯,而且粉也挺細的 [詳細答案]

  • 3回答

    4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的方法

    剛開始喂輔食,一天之內喂2次就行,連著喂幾天,要注意觀察寶寶接受的情況,沒有什麼異常就能一直吃了,之後可以慢慢的多換幾種。如果有異常,就要停止喂輔食了,隔一個星期左右再試著喂點。給你推薦我家寶寶吃的... [詳細答案]

  • 1回答

    16個月寶寶輔食添加量?

    此時應考慮2-3次固體食物/天,此時奶應開始成為輔食。孩子餵養應逐漸接近成人進食習慣和方式,以説明孩子逐漸走向成熟。具體狀況要尊重寶寶的發育狀況而定。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