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須知:兒童結核病如何預防

結核病是由結核菌引起, 結核菌一旦被兒童吸入即可造成感染, 首先在肺內形成炎症性原發病灶, 繼而胸內淋巴結腫大, 進一步結核菌通過淋巴、血液循環系統產生血行播散, 與此同時人體可逐漸產生對結核菌的特異性抵抗力, 多數兒童體內的大部分結核菌被抵抗力消滅, 原發病灶逐漸痊癒, 血行播散也被控制, 僅留下少數潛伏病灶, 受感染後體內潛伏病灶的少量結核菌可長期存在, 在一生中任何時期抵抗力低下時, 潛伏的結核菌可生長繁殖而進展為成人的續發性結核病, 成為結核病新的傳染源,

Advertisiment
引起新的傳播。 在原發感染過程中少數抵抗力差、感染嚴重的兒童可發生臨床原發結核病, 急性血行播散型結核病和結核性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危及兒童健康和生命, 因此保護兒童不受結核菌感染, 其重要意義除防止兒童結核病, 保護兒童健康外, 同時也是從根本上控制結核病流行的重要關鍵。

兒童結核感染的傳染源往往來自痰塗片陽性的成年肺結核病人, 多數為家庭成員, 如果兒童的母親患有痰塗片陽性肺結核病, 該兒童就有受感染的高度危險性, 因為母嬰間的接觸非常密切, 而兒童的防禦機能和抵抗力又較差, 如一位排菌肺結核母親抱著正在哭鬧(反復深呼吸動作)的嬰幼兒, 母親劇烈咳嗽噴出大量帶結核菌的飛沫核,

Advertisiment
很容易被嬰幼兒吸入, 感染危險性更大。

絕大多數受結核菌感染的兒童並不發展為結核病, 對這些健康、無症狀的兒童, 確定已受結核菌感染的唯一證據是結核菌試驗呈陽性反應, 感染結核菌兒童對結核菌素產生高度敏感性, 經皮內注入結核菌素72小時測量注射部位皮膚硬結直徑來判定反應的強弱, 根據該兒童是否接種過卡介苗的不同的情況決定是否已受自然結核菌感染。 結核菌素試驗陽性並不能用來衡量身體的抵抗力, 也不能提示是否存在結核病或結核病的範圍和程度, 只是表明身體感染了結核菌。

由於人類對結核菌存在天然的先天性抵抗力, 因此多數兒童雖受結核菌感染,

Advertisiment
但未發展成臨床結核病, 然而也存在少數抵抗力差, 感染嚴重的兒童發展成結核病。 兒童結核病通常占所有結合病的5%~15%, 5歲以下兒童, 更多的是2歲以下的嬰兒, 由於防禦系統發育不成熟, 產生的抵抗力不強, 可發生全身播散性結核病、結核性腦膜炎, 如不能及時診斷、治療, 可危及生命。 由於患結核病兒童咳嗽、咳痰症狀較少, 難以獲得細菌學的診斷依據, 加之對結核菌的敏感性和反應性高, 病變表現不典型, 常有多發性漿膜炎、關節炎、泡疹性結膜炎、結節性紅斑等過敏性表現和結核菌素試驗強陽性反應, 同時應特別重視傳染源的接觸史和發育不良、體重減輕等症狀, 兒童結核病如能早期發現, 及時合理正規治療,
Advertisiment
效果是很好的。

結核病控制對兒童來說重在預防, 關鍵是保護兒童免受結核菌的感染, 既及時發現和徹底治癒傳染源, 痰塗片陽性肺結核病人絕大多數具有不同程度的症狀, 如咳嗽、咳痰、咯血、低熱、乏力、盜汗等, 應及時就診, 醫生對結核病需有高度的警惕性進行及時檢查, 一旦確診為肺結核病或懷疑肺結核要轉至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治療管理直至痊癒。 對傳染源家庭中的兒童接觸者要進行結核菌素試驗檢查, 如強陽性反應要進一步做胸部X線等檢查, 瞭解有無臨床結核病灶, 如未發現臨床結核病應給予預防性治療, 以減少以後發生結核病的機會, 家庭內應該經常通風, 病人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Advertisiment
如咳嗽時要用手帕捂嘴, 不隨地吐痰等。

如發現兒童結核病人, 則其家庭成員應做預防性體檢, 及時發現家庭內結核病傳染源, 防止繼續傳染給其他兒童。

新生兒接種卡介苗, 可以提高兒童對結核病的抵抗力, 減少全身血行播散性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生, 但由於卡介苗保護力不夠強, 還不能完全防止結核病的發生。 卡介苗初種成功後一般不必進行復種。

兒童生活規律, 平衡合理的膳食, 適當的戶外活動, 有利於增強對結核病的抵抗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