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同的部位的發展時間都是不一樣的, 接下來大家就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1、頭頸部的控制
孩子的發展是從頭開始的, 所以頭頸部的控制是最早出現的。 孩子在2個月的時候雖然趴著, 但是頭已經能夠轉邊與稍微短暫抬起約45度。 到了孩子三個月的時候就已經能夠長時間抬頭90度;如果這個時候你拉起他的話, 頭與身體會呈直線, 再也不是頭倒在後面, 在你抱著她的時候, 頭也不會耷拉下來了。
2、軀幹的控制
當頭頸部的控制成熟之後, 軀幹就開始發展了。 4個月大之前, 孩子的身體非常柔軟, 轉起來就像蛇一樣。
Advertisiment
3、雙手的認識
孩子是使用自己的雙手開始觸摸這個世界。 對於自己的瞭解分為三個步驟──看到、玩到、吃到。 3個月大之前, 孩子會有吃手的情況;3個月之後, 雙手開始碰觸在中間與眼前, 會自己抱著奶瓶喝奶, 還會把自己的手往嘴巴裡面塞。 因為吃手是認識手的過程,
Advertisiment
4、腳的認識
在手部動作發展之後, 就會開始發展腳部的動作。 6個月大時, 躺著時, 孩子會不自覺地把腳抬起來, 大人常會說:“孩子真乖, 會自己抬腳!”孩子還會用雙手去碰膝蓋、甚至腳指頭(玩到), 有的寶寶柔韌性好, 還會吃腳趾頭。
5、坐
6個月的時候, 孩子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 稍稍走起來;7個月大時則可以直挺挺地坐著;9個月大的時候, 坐著的時候, 孩子還可以自己旋轉方向。
6、爬行
俗話說七坐八爬, 8個月大的時候, 因為對腳部動作的熟悉, 趴著時會由雙手撐地使胸部離地,
Advertisiment
7、站立與走路
當寶寶坐的穩時, 會想要抓著邊上的某樣東西站起來。 在站了一會之後, 身體的重心開始往側邊移動, 就像螃蟹走路一樣, 孩子會沿著傢俱邊緣走動(9個月大)。 當重心側移穩當之後就會前後開始移動, 所以寶寶就會從橫著走路變成直行。 直行時也逐漸由雙手扶到單手扶到放手走(約1歲到13個月大時)。
剛開始走路時, 是寬步伐、雙手屈曲在身體旁保持平衡、腳是直直落下踏地狀, 然後才變成我們走路的樣子。
以上就是嬰幼兒大動作的發展里程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