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便秘該如何護理

嬰兒便秘是嬰幼兒時期一種常見的病症, 特指嬰兒大便幹硬, 隔時較久, 有時排便困難。 寶寶便秘可急壞了寶媽, 今天幸孕網小編就與大家分享如何應對寶寶便秘。

一、嬰兒便秘是由什麼引起的?

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 消化後液體吸收餘渣少, 致大便減少、變稠。 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 可使大便乾燥。 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 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 甚至萎縮, 收縮力減弱, 形成惡性循環, 加重便秘。

2、食物成分不當

大便性質和食物成分關係密切。 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 而碳水化物不足,

Advertisiment
腸道菌群繼發改變, 腸內容發酵過程少, 大便易呈鹼性, 乾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物, 腸道發酵菌增多, 發酵作用增加, 產酸多, 大便易呈酸性, 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 則大便潤利。

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白, 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 糞便增多, 且易便秘。 碳水化物中米粉、麵粉類食品較穀類食品易於便秘。 小兒偏食, 許多小兒喜食肉類, 少吃或不吃蔬菜, 食物中纖維素太少, 也易發生便秘。

3、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 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 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 而學習時間不能隨時排便, 上課時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 缺少體力活動,

Advertisiment
或患慢性病如: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 都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 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結。

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 如抗膽鹼能藥物、抗酸劑、某些抗驚厥藥、利尿劑以及鐵劑等。

4、體格與生理的異常

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 應進行肛門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 有的患兒生後即便秘, 如有家族史, 可能和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

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 或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 >>>揭開嬰幼兒便秘的背後真相

二、如何看懂寶寶的大便?

教你如何辨別寶寶大便是否正常

Advertisiment

寶寶的營養狀況和消化吸收怎樣, 從寶寶的糞便就可觀察和預測到。 可以說, 寶寶的糞便是預測寶寶健康狀況的一個很好的憑據。

不同的食物, 會產生不同的糞便。 一般來講, 吃母乳的寶寶的糞便呈雞蛋黃色, 有輕微酸味, 每天大約排便3—8次, 比吃配方奶的寶寶排便次數要多。

吃配方奶的寶寶的糞便和吃母乳的寶寶的糞便相比, 水分少, 呈黏土狀, 且多為深黃色或綠色, 每天排便2—4次, 偶爾糞便中會混有白色粒狀物, 這是奶粉沒有被完全吸收而形成的, 不必擔心。

母乳和配方奶混合吃的寶寶, 因母乳和奶粉的比率不同, 糞便的稀稠、顏色和氣味也有所不同。 母乳吃得多的寶寶, 糞便接近黃色且較稀,

Advertisiment
而奶粉吃得多的寶寶, 糞便中會混有粒狀物, 每天排便4—5次。

懂得了這些, 爸爸媽媽就要注意觀察寶寶每次排出的大便, 發現寶寶糞便有異常, 就要隨時調理和治療。

三、嬰兒便秘怎麼辦?

1、矯正孩子的飲食非常重要。

若系母乳餵養, 母乳量不足所致的便秘, 常有體重不增, 食後啼哭等。 對於這種便秘, 只要增加乳量, 便秘的症狀隨即緩解。

牛奶餵養的嬰兒更易發生便秘, 這多半是因牛奶中酪蛋白含量過多, 因而使大便乾燥堅硬。 這種情況可減少奶量, 增加糖量, 即把牛奶的含糖量由原來的5—8%增加到10—12%, 並適當增加果汁。 不滿3—4個月的嬰兒可在牛奶中加一些奶糕。 因奶糕中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內部分發酵後, 可刺激腸蠕動, 有助於通便。

Advertisiment

對於4—5個月以上的嬰兒, 可適當增加輔食, 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 放入米粥內同煮, 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 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等食物殘渣, 可以促進腸蠕動, 達到通便的目的。

此外, 輔食中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等, 可促進腸子肌肉張力的恢復, 對通便很有幫助。 嬰兒便秘經以上飲食調整效果仍不佳者, 可給寶寶飲服蜂蜜水, 即常服蜂蜜水或將蜂蜜放入牛奶中餵養, 效果較好。 >>>嬰兒便秘 糖水幫大忙

2、訓練排便的習慣不容忽視。

嬰兒從3—4個月起就可以訓練定時排便。 因進食後腸蠕動加快, 常會出現便意, 故一般宜選擇在進食後讓孩子排便, 建立起大便的條件反射, 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開塞露通便。

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採用開塞露通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後,父母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子裡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頭塞入小兒肛門內,同樣具有通便作用。

4、切忌濫用中藥治療。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可以適當應用。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尤其注意切忌濫用導瀉藥,常服這類藥,會使腸壁活動依賴於藥物,導致功能失調便秘反而更加嚴重。

5、按摩。

適當地按摩小兒肛門口,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寶寶排便。

四、如何促進寶寶排便?

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運動,增加胃腸蠕動,還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這樣還沒有效果,試試按摩吧。

首先,把寶寶的四個小手指合併,用尺子測量出食指到小指的寬度,把這個數字記下來,作為一個測量單位。然後測定按摩點:

第一對:以肚臍為基點,向左右在一個測量單位之上增加0.5釐米。

第二對:左右手外側從腕關節彎曲處中部順著朝胳膊肘的方向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第三對:左右腳內側尋找突出的踝骨,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每天一次,在飯前30分鐘或飯後1小時,用食指或中指順時針按摩每對按摩點20秒鐘,過2至3周就會見效。

五、嬰兒便秘要如何護理?

1、4個月以上的嬰兒,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柳丁、蘋果、西瓜榨汁喝。寶寶太小,應先喝1—2勺,如沒有異常,再逐漸加量。

2、寶寶滿5個月,就應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還可喂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3、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早晨餵奶後,父母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並發出嗯嗯聲,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4、做做嬰兒操。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不暢。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嬰兒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或給寶寶一個球,和他一起玩。

3、開塞露通便。

嬰兒便秘經以上方法處理仍不見效的,可以採用開塞露通便。開塞露主要含有甘油和山梨醇,能刺激腸子起到通便作用。使用時要注意,開塞露注入肛門內以後,父母應用手將兩側臀部夾緊,讓開塞露液體在腸子裡保留一會兒,再讓孩子排便,效果就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頭塞入小兒肛門內,同樣具有通便作用。

4、切忌濫用中藥治療。

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中藥可以適當應用。藥物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尤其注意切忌濫用導瀉藥,常服這類藥,會使腸壁活動依賴於藥物,導致功能失調便秘反而更加嚴重。

5、按摩。

適當地按摩小兒肛門口,能引起生理反射,促進寶寶排便。

四、如何促進寶寶排便?

父母要鼓勵孩子多參加運動,增加胃腸蠕動,還要養成每天定時排便的習慣。如果這樣還沒有效果,試試按摩吧。

首先,把寶寶的四個小手指合併,用尺子測量出食指到小指的寬度,把這個數字記下來,作為一個測量單位。然後測定按摩點:

第一對:以肚臍為基點,向左右在一個測量單位之上增加0.5釐米。

第二對:左右手外側從腕關節彎曲處中部順著朝胳膊肘的方向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第三對:左右腳內側尋找突出的踝骨,向上各一個測量單位。

每天一次,在飯前30分鐘或飯後1小時,用食指或中指順時針按摩每對按摩點20秒鐘,過2至3周就會見效。

五、嬰兒便秘要如何護理?

1、4個月以上的嬰兒,可喝些果汁或菜汁。如蘿蔔、胡蘿蔔、芹菜等煮水喝,柳丁、蘋果、西瓜榨汁喝。寶寶太小,應先喝1—2勺,如沒有異常,再逐漸加量。

2、寶寶滿5個月,就應增加輔食,最好將菠菜、捲心菜、青菜、薺菜等切碎,放入米粥或麥片內同煮,做成各種美味的菜粥給寶寶吃。蔬菜中所含的大量纖維素,可以促進腸蠕動,達到通便的目的。還可喂點香蕉、蘋果等水果泥,有利於促進腸蠕動。

3、養成定時排便好習慣。一般來說,寶寶3個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幫助他逐漸形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每天早晨餵奶後,父母就可以幫助寶寶定時坐盆,並發出嗯嗯聲,讓寶寶形成條件反射。

4、做做嬰兒操。運動量不夠也會造成腸蠕動減慢,導致排便不暢。媽媽可以常幫寶寶做做嬰兒體操;對於大些的寶寶,可鼓勵其自己練習翻身、爬行,或給寶寶一個球,和他一起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