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先天性腸梗堵的原因與治療

腸管內或腸管外的病變引起腸內容物通過障礙, 就叫腸梗阻。 引起腸梗阻的原因有兩大類, 一類叫機械性腸梗阻, 多由于腸閉鎖, 腸狹窄, 腸粘連, 腸腫瘤, 腸套疊, 腸扭轉等原因所致。 另一類叫功能性腸梗阻, 多由于消化不良, 腸炎, 腹膜炎, 肺炎, 敗血癥及腹部手術后等原因引起的腸麻痹所致。 發生腸梗阻后, 因腸內容物堵塞, 腸管蠕動紊亂, 病兒可出現腹疼, 嘔吐, 肛門停止排便排氣, 腹脹等癥狀。 隨著病情的進展, 上述癥狀逐漸加重, 腹部調線拍片及透視可以看到腸管脹氣和氣液面等異常體征。

同時因腸管內大量滲液,

Advertisiment
嘔吐大量胃腸液以及毒素吸收等原因, 病兒發生脫水, 酸中毒, 精神萎靡, 煩躁或嗜睡, 發熱等一系列全身性改變。 若并發腸管缺血和壞死、腸穿孔, 則可危及生命。

腸梗阻的主要臨床表現是腹痛、嘔吐、腹脹, 無大便和無肛門排氣。

(一)腹痛:單純性機械性腸梗阻一般為陣發性劇烈絞痛。

(二)嘔吐:嘔吐在梗阻后很快即可發生, 然后即進入一段靜止期, 再發嘔吐時間視梗阻部位而定。

(三)腹脹:腹脹一般在梗阻發生一段時間以后開始出現。

(四)排便排氣停止:在完全性梗阻發生后排便排氣即停止。

(五)休克:早期單純性腸梗阻病員, 全身情況無明顯變化, 后可出現脈搏細速、血壓下降、面色蒼白、眼球凹陷、皮膚彈性減退,

Advertisiment
四肢發涼等征象。

一旦發生腸梗阻要及時上醫院, 查清腸梗阻的原因, 及時處理。 慢性腸梗阻盡管病情較緩, 但常逐漸加重, 也需及早治療。

小兒腸梗阻為什么需要早治?治療方法有哪些?

小兒腸壁肌層薄弱, 粘膜血管豐富, 腸絨毛也較成人多而透過性高, 腸道分泌與腸蠕動容易紊亂, 因此無論腸道內或腸道外任何原因引起腸梗阻, 其后果都是嚴重的。 腸梗阻一旦發生, 早期腸蠕動明顯增加, 梗阻近端腸管極度擴張, 壓力增加, 影響腸壁血液循環, 同時腸腔內逐漸積存大量氣體及消化液, 出現反復嘔吐, 很快造成脫水、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 兼有血循環障礙, 造成絞窄性腸梗阻, 可發生腸壞死, 使病情更為嚴重。 又因吸收大量細菌毒素,

Advertisiment
易引起中毒性休克, 甚至死亡。 因此小兒腸梗阻需要早治。

腸梗阻的治療方法:

(1)非手術治療:適用于單純性腸梗阻、無血液循環障礙的或不完全性的腸梗阻, 可采用胃腸減壓、補液、抗感染等方法, 以糾正水和電解質紊亂。 如一般情況良好, 可用中藥大承氣湯攻瀉。 若經上述治療后癥狀未減, 甚至加重, 趨向完全性腸梗阻, 應及時手術治療。

(2)手術治療:目的是去除腸梗阻的病因, 如粘連松解、切除病變腸段等, 以恢復腸道的通暢。

家庭護理要南

1.機械性腸梗阻的治療以手術為主, 特別是一些先天性腸道畸形, 如先天腸道閉鎖, 必須及時手術, 但有些疾病如腸套疊, 絕大多數可經氣灌腸得到治療, 又如粘連性腸梗阻,

Advertisiment
有相當一部分患兒經禁食, 胃腸減壓, 中藥, 輸液等保守治療而緩解。

2.目前最常見的機械性腸梗阻有三種疾病, 即粘連性腸梗阻, 腸套疊和腹股溝斜惱嵌頓。 功能性腸梗阻主要針對引起腸麻痹的疾病進行治療, 例如肺炎合并腸麻痹時, 主要治療肺炎, 同時采取禁食, 胃腸減壓, 洗腸等保守療法, 減輕腸梗阻的癥狀, 真正需要手術者很少。

3。 絞窄性腸梗阻因病情重, 發展快, 應積極治療, 并及時手術, 以防發生嚴重的中毒性休克和腸管過多的壞死所導致的死亡。

注意事項

1.無論何種腸梗阻, 都不能給患兒喂水或吃東西, 并注意觀察腹疼情況, 嘔吐及排便排氣情況。 如病兒腹疼劇烈或腹脹漸加重, 或有煩躁, 脈快等現象時, 說明病情加重,

Advertisiment
應及時送醫院診療。

2.病兒手術后回家要注意飲食, 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 如生白薯、花生、豆類等, 防止胃腸受刺激后梗阻復發。

3.注意病兒的保暖, 勿著涼感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