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吐奶的原因及防止吐奶方法

嬰兒吐奶怎麼辦?嬰兒吐奶是怎麼一回事?很多網友都在詢問這個問題, 為何我家寶寶老是吐奶呢?那麼, 對於嬰兒吐奶, 你瞭解多少呢?不知道的話, 隨著小編看下去吧。
嬰兒吐奶又稱“漾奶”, 是指較小月齡的寶寶在吸吮母乳或奶瓶後, 經常會吐出一部分奶水來。
一、嬰兒吐奶的兩大常見原因
嬰兒吐奶吐出的奶水混有胃酸, 常帶有酸味。 大人們看到寶寶吐奶會擔心孩子不舒服。 其實, 吐奶時, 除了嗆咳的情況, 寶寶一般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因為與大人嘔吐不同, 寶寶吐奶並不伴有劇烈的胃收縮。 另外,
Advertisiment
絕大多數寶寶的吐奶量只是看起來挺多, 但實際並不多。 不信的話, 你盛一湯匙奶倒在桌子上就知道了。 總之, 絕大多數情況下, 寶寶吐奶無需擔心, 只是需要多洗幾次衣服而已。 一般寶寶長到6、7個月大, 學會坐直以後, 就不再吐奶了。

嬰兒吐奶原因及防止吐奶的正確方法
寶寶吐奶的常見原因有兩個。 一個原因是吸奶的同時吸入一些空氣, 而且在胃中空氣落在奶水的下面。 當胃收縮蠕動時, 空氣把奶水“頂”到食道, 並由嘴吐出。 另一個原因是寶寶狼吞虎嚥地咽下了太多的(相對於他小小的、橫位而不是豎位的胃而言)奶水, 結果胃裡裝不下了, 就會送回來。 此外, 寶寶吃奶後受到推擠或晃動、哭鬧也會造成吐奶。
二、防止嬰兒吐奶的正確方法
父母可以採用以下方法減輕寶寶吐奶的情況:餵奶過程中和餵奶之後,
Advertisiment
拍拍寶寶的背, 最好令其“打嗝”, 排出氣體;餵奶時及餵奶後的20~30分鐘內都要讓寶寶保持直立的姿勢, 令重力發揮作用;一次不要讓寶寶吃奶太多, 少量多次餵奶;奶嘴上的小孔大小要適宜, 不要吃太快, 也不要太慢;餵奶後讓孩子保持安靜, 避免哭鬧和推擠、晃動等。
最後, 還有一種與吐奶有關的少見情況值得一提。 有時母乳餵養的寶寶吐出的奶水裡含有血絲。 此時不必驚慌, 絕大多數情況下, 那血絲來自母親而不是寶寶, 常見的原因是母親的乳☆禁☆頭有傷。
三、哪些情況下的嬰兒吐奶需要引起注意?
需要擔心的少數嬰兒吐奶情況為以下5個。
Advertisiment

1、寶寶體重在減輕, 或者體重增加不理想;
2、吐奶頻率在逐漸增加, 且呈噴射狀, 所吐奶液不是無力地流出, 而是有力地射出, 甚至會越過身體落到地板上;
3、吐出的奶水帶有綠色(膽汁的顏色);
4、吐奶的同時總是有哭鬧, 這可能是寶寶疼痛的表現, 如腸痙攣;
5、吐奶經常導致寶寶嗆咳或噎住。
出現上述這些情況時, 應尋求醫生的幫助。 看醫生之前, 建議父母把寶寶吐奶的情形提前錄製成視頻, 以便到醫院後給醫生看。 否則, 很多父母用語言難以正確描述寶寶吐奶的嚴重程度, 導致醫生無法獲得精確的資訊。
小編點評:絕大多數情況下, 嬰兒吐奶家長無需過度擔心。 但若嬰兒吐奶後, 寶寶的體重在減輕或者是寶寶吐奶事伴有腸痙攣等情況,
Advertisiment
此時, 就需要帶寶寶去就醫了。 在日常餵奶時, 媽媽可採取“拍背”的方式, 讓寶寶打嗝排除氣體從而減少寶寶吐奶次數。 總之, 在寶寶的日常護理中, 媽媽要掌握正確的餵奶姿勢和餵奶量, 減少嬰兒吐奶。
(責任編輯:Jenny)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