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啼哭超過30分鐘會損害大腦

剛為人父母者一聽到自己的寶寶哭, 就會手足無措。 要記住, 千萬別讓寶寶哭的時間超過30分鐘。 英國育兒專家潘娜洛普•莉赫博士的最新研究顯示, 嬰兒長時間哭可能損害大腦健康。

據台視新聞網4月24日報導, 莉赫博士認為, 任由嬰兒大哭不利於他們的健康, 以後出現各種問題的風險非常大。 她說, 研究證明, 長時間哭泣會損害發育中的大腦, 導致以後出現認知障礙。 “這不是看法而是事實, 即任由嬰兒哭可能具有潛在危害。 我們現在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

莉赫的說法與當前流行的各種育兒理論相矛盾。

Advertisiment
許多育兒專家建議, 在嬰兒形成固定的睡眠模式以前, 家長可以任由嬰兒啼哭, 哭累了就會睡著。 但莉赫認為, 嬰幼兒並不具備“學習”在適當時間入睡的心智。 她說:“長時間啼哭的嬰兒最終會停下來, 但不是因為掌握了獨自入睡的訣竅, 而是因為他(她)已精疲力盡, 不再對獲得幫助抱有希望。 ”

莉赫介紹:“長時間哭泣能產生大量皮質醇, 這會傷害嬰兒大腦。 這並不是說, 嬰兒永遠不應該哭。 所有的嬰兒都會哭, 啼哭本身不會對嬰兒健康不利, 但沒有得到父母及時回應的哭泣, 會嚴重有害。 ”

如果寶寶哭鬧超過30分鐘, 會刺激腎上腺分泌壓力荷爾蒙, 可能引發。 排除生理因素, 寶寶哭的時候也可以觀察其姿勢, 判斷健康有沒有出問題。

Advertisiment
醫生建議家長平常可以多注意寶寶的生活習慣, 當寶寶哭鬧超過30分鐘時, 先觀察是不是因為肚子餓或等生理因素。 新生兒常因消化道不適而啼哭, 這段時間過去後, 哭鬧次數就會逐漸減少。 (亞琪)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