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嘔吐和吐奶的區別

一、嬰兒嘔吐和吐奶的區別

吐奶(溢奶)是奶水返流的現象,吐奶(溢奶)的奶水離嘴巴很近或者沿著口角流出來,而嘔吐奶,則是因為胃蠕動劇烈,食物從胃食管返流,然後從口裡吐出來,那種吐的力量比較大,有點像噴射出來似的。 這種嘔吐奶的情況在正常的寶寶中偶有發生,但是比較少見,若寶寶近期常常出現這樣的情況,那就提示寶寶可能生病了,如果在伴隨有咳嗽、腹瀉、驚厥、發熱、抽搐等情況就非上醫院不可了。

幾乎所有的新生寶寶在受到細菌、病毒感染時都會有吐奶的現象,輕則傷風感冒,重的還可能是敗血症、腦膜炎、腦炎、腦損傷、顱內出血等情況。

Advertisiment
如果剛出生的寶寶頻頻發生嘔吐奶,就要懷疑寶寶的消化系統是不是不健康呢!比如幽門痙攣或者狹窄,腸道鎖閉、肛門鎖閉的寶寶就會有這樣嘔吐奶的現象發生。 這時,一定要到醫院去診斷病因採取治療,幫助寶寶早日恢復健康的身體!

Advertisiment

二、應對吐奶的妙招

1、拍嗝法

寶寶的月齡滿3個月後就可以開始豎著抱了,對於這樣的寶寶,拍嗝法可以有效地防止吐奶。 喂完奶後,媽媽們可以把寶寶豎著抱起來,讓寶寶的頭靠在你的肩膀上,並輕輕拍打背部。 等寶寶打出嗝來之後,讓寶寶保持這個姿勢休息一會,再將寶寶放下來。 打嗝標誌著寶寶胃裡的空氣被排了出來,之後再躺下,寶寶的吐奶現象會變得很輕,甚至不吐奶。

2、少吃多餐法

如果媽媽們不確定寶寶的食量有多大,建議給寶寶少吃多餐,減少每次餵奶的量,增加餵奶次數。 如果寶寶不哭鬧,說明他們並沒有感覺到餓,媽媽們不用太擔心。

3、按壓乳☆禁☆房法(針對母乳餵養的孩子)

Advertisiment

有的媽媽乳☆禁☆頭的出奶孔比較大,或部分寶寶天生喝奶比較急,餵奶時容易吸入較多的空氣,會嗆著或者吐奶。 媽媽們可以用手指有節奏的按壓乳☆禁☆房,減緩出奶量,控制寶寶的吸奶速度。 如果給孩子喂的是配方奶,媽媽們可以考慮更換出奶量小一點的奶嘴。

4、改變沖奶方式法(針對喝配方奶的孩子)

這個方法是一把雙刃劍,對於有些的寶寶來說,把奶粉沖稠一點或許會緩解吐奶的症狀,但是對他們的消化功能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爸爸媽媽們要謹慎選擇。

三、怎樣判斷寶寶的嘔吐是否嚴重

1、反復劇烈的嘔吐或持續時間超過24小時的嘔吐

如果你的寶寶經常劇烈嘔吐,但是沒有伴隨出現其他症狀,這可能是癲癇的信號。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見到某些人或在某些地方(如醫院或日托機構)就會嘔吐,這說明這些人或地方給寶寶造成了壓力,導致嘔吐的發生。

2、出現脫水症狀

包括排尿減少(每天尿濕的尿布少於5~6塊)、嘴唇和口腔乾燥、哭但不流眼淚(提醒:寶寶出生2~3周後才會第一次流眼淚)、眼睛下陷、過度困倦、以及寶寶頭部柔軟部位(前囟門)凹陷。

3、嘔吐物中有血或膽汁(綠色液體)

如果嘔吐物中只有一點點血,這種情況往往不用擔心,食物回湧的衝擊力有時會使食管壁上的血管輕微撕裂,造成出血。 如果寶寶在過去6小時之內吞咽了口腔傷口流出的血或流的鼻血,那麼寶寶的嘔吐物中也可能會有一點點血跡。 但是,如果寶寶的嘔吐物中不斷有血或含血量增加,你就應該帶寶寶去醫院檢查。

Advertisiment
嘔吐物中的血有可能是鮮紅色,也可能像深色的咖啡渣。 醫生也許需要看一看帶血或帶膽汁的嘔吐物,所以即使很噁心,你也應該儘量保存一些寶寶的嘔吐物,以便醫生檢查。 嘔吐物中的綠色膽汁可能表示腸道阻塞,這種情況需要馬上治療。

4、吃東西後半小時內劇烈、持續的嘔吐

這可能是幽門狹窄造成的,這是一種很少見的疾病,最有可能在寶寶幾周大時開始發生,不過在寶寶4、5個月之前隨時都有可能出現。 出現幽門狹窄的寶寶,他們體內控制胃部與腸道連接處瓣膜的肌肉過度增厚,導致胃腸連接處開口狹窄,食物無法順利通過,造成寶寶的嘔吐。 這個問題只要動個小手術就能解決,但發現後需要馬上醫治。 所以如果你發現寶寶有這個問題,一定要立刻帶寶寶去看病。

5、精神不振或嚴重易怒

雖然這種情況很少見,但這兩種症狀和嘔吐一起出現時可能是因為鉛中毒。醫生可以通過血液檢測確診。

四、新生兒嘔吐預防保健

1、提倡抱起餵奶,必須臥位哺乳時,採用頭高腳低位。

母乳餵養者,每次哺乳前溫開水擦洗乳☆禁☆頭,並以四指托起乳☆禁☆房,拇指置於乳☆禁☆頭上乳暈處,減慢乳汁的流出;人工餵養者每次哺乳前開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滿乳☆禁☆頭後再給予哺乳,乳☆禁☆頭孔不易過大。哺乳後直立抱起並拍背,使新生兒將吞咽的空氣排出,哺乳後不易短時間內抬起下肢更換尿布。

2、對經常嘔吐的嬰幼兒如果排除了器質病變、消化道炎症,那麼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選擇頭高腳低側臥位,以頭部抬高15°為宜,對胃食管返流患兒可取頭側俯臥位,每次20分鐘,每日2-4次。但是俯臥期間一定有專人護理,防止呼吸暫停,這樣可降低返流頻率,減少嘔吐次數,防止嘔吐物誤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發生。

3、再發性嘔吐和神經性嘔吐。

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生活規律,切忌暴飲暴食,儘量保持身心安靜,進食時不要過於勉強。此外,一定不要給患兒增加任何壓力,否則會加重嘔吐。患兒應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飲食制度,加強體育鍛煉和增加生理睡眠時間。周圍人不要過分注意孩子的嘔吐症狀,應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現得緊張和顧慮,以提高其治療的信心。同時保持環境清潔,患兒嘔吐物及時處理,污染的衣服、床單、被子及時更換,以免繼續刺激患兒。嘔吐時,應守護在其身邊,給予精神安慰,嘔吐後,及時幫助漱口,勤給患兒洗澡,清除因嘔吐留在身體上的異味。

4、對於容易嘔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後或者咳嗽後嘔吐的。

應當在平時加強營養和體育鍛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或者服用牛初乳、轉移因數以預防感冒,飲食要定時定量,不要太飽;食物一定要新鮮衛生;不要給患兒吃過於辛辣、熏烤和肥膩的食物。

5、小兒服藥時也容易引起嘔吐者。

在喂藥液時,藥液不要太熱,太冷;難喂嘔吐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腸管的逆蠕動,同時伴腹肌和膈肌的強烈痙攣收縮,迫使食管和胃腸道內容物從口中湧出的一種症狀。

所以如果你發現寶寶有這個問題,一定要立刻帶寶寶去看病。

5、精神不振或嚴重易怒

雖然這種情況很少見,但這兩種症狀和嘔吐一起出現時可能是因為鉛中毒。醫生可以通過血液檢測確診。

四、新生兒嘔吐預防保健

1、提倡抱起餵奶,必須臥位哺乳時,採用頭高腳低位。

母乳餵養者,每次哺乳前溫開水擦洗乳☆禁☆頭,並以四指托起乳☆禁☆房,拇指置於乳☆禁☆頭上乳暈處,減慢乳汁的流出;人工餵養者每次哺乳前開水泡洗奶具,奶液充滿乳☆禁☆頭後再給予哺乳,乳☆禁☆頭孔不易過大。哺乳後直立抱起並拍背,使新生兒將吞咽的空氣排出,哺乳後不易短時間內抬起下肢更換尿布。

2、對經常嘔吐的嬰幼兒如果排除了器質病變、消化道炎症,那麼大多是胃食道返流。

可選擇頭高腳低側臥位,以頭部抬高15°為宜,對胃食管返流患兒可取頭側俯臥位,每次20分鐘,每日2-4次。但是俯臥期間一定有專人護理,防止呼吸暫停,這樣可降低返流頻率,減少嘔吐次數,防止嘔吐物誤吸,避免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的發生。

3、再發性嘔吐和神經性嘔吐。

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生活規律,切忌暴飲暴食,儘量保持身心安靜,進食時不要過於勉強。此外,一定不要給患兒增加任何壓力,否則會加重嘔吐。患兒應合理安排生活,包括飲食制度,加強體育鍛煉和增加生理睡眠時間。周圍人不要過分注意孩子的嘔吐症狀,應避免在孩子面前表現得緊張和顧慮,以提高其治療的信心。同時保持環境清潔,患兒嘔吐物及時處理,污染的衣服、床單、被子及時更換,以免繼續刺激患兒。嘔吐時,應守護在其身邊,給予精神安慰,嘔吐後,及時幫助漱口,勤給患兒洗澡,清除因嘔吐留在身體上的異味。

4、對於容易嘔吐的孩子尤其是感冒後或者咳嗽後嘔吐的。

應當在平時加強營養和體育鍛煉以提高機體免疫力,或者服用牛初乳、轉移因數以預防感冒,飲食要定時定量,不要太飽;食物一定要新鮮衛生;不要給患兒吃過於辛辣、熏烤和肥膩的食物。

5、小兒服藥時也容易引起嘔吐者。

在喂藥液時,藥液不要太熱,太冷;難喂嘔吐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食道、胃和腸管的逆蠕動,同時伴腹肌和膈肌的強烈痙攣收縮,迫使食管和胃腸道內容物從口中湧出的一種症狀。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