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奶癬”實際上並不是癬,
在醫學上稱為“嬰兒濕疹”。
癬是由真菌所致,
而嬰兒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常見於1-3個月的嬰兒,
6個月後逐漸減輕,
1歲半後大部分自愈。
嬰兒的皮膚本身較為細嫩、血管表淺,
對外界異物、冷空氣的刺激反應會很迅速且明顯,
秋冬季尤其近來氣溫下降冷風陣陣,
空氣中各種各樣的過敏源、氣溫的變化,
均會讓小BB的嬌嫩肌膚受到刺激而出奶癬。
還有一些肥皂或洗滌用品也會誘發奶癬。
有的嬰兒本身是遺傳過敏體質,
吃了引起過敏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如牛奶、蛋黃或是喝了吃了魚、蝦、蟹的母親的母乳,
或是吃了柑橘、番茄或接觸羊毛、羽毛、灰塵等,
都可使奶癬加重。
嬰兒濕疹分為濕爛型和乾燥型兩種類型。
濕爛型濕疹多發于肥胖的孩子,
初起時頰部和額部出現邊界不清的紅斑,
然後很快成為密集的小丘疹和水泡,
因瘙癢抓破後可引起成片糜爛、結痂及感染,
皮膚損傷可波及耳周頸後和頭皮。
乾燥型濕疹多發生於較瘦的孩子,
初起時面頰部出現紅斑,
然後在紅斑上發生密集的小丘疹,
但一般沒有水泡和滲液。
防治嬰兒濕疹,
首先應該找到發病原因,
病因消除了,
濕疹自然會日漸好轉。
若奶癬較輕,
可外用一些藥物,
如寶寶濕疹膏、氧化鋅軟膏等;若起了較多紅色小點點的,
Advertisiment
可用中藥蛇脂軟膏。
實在嚴重者可用1%-4%的硼酸溶液外洗或濕敷外洗,
10-15分鐘後外塗1%氧化鋅軟膏或丙酸倍氯米松軟膏。
由於這些軟膏可能含有激素,
因此只宜短期內使用,
見好就收。
若有必要,
須在醫生診斷指導下內服一些抗組織胺藥物。
那些皮質類固醇不是隨便使用的,
除非在非常緊急和必要的情況下,
必須經專科醫生指導選用,
而且不可長期和反復使用,
以免影響寶寶的正常發育。
小兒濕疹急不得,
根據病因慎選藥寶寶濕疹能不能用激素藥膏?嬰兒便秘要早預防 定時排便多活動避免嬰兒長濕疹 內因和外因都要防出疹性疾病的各種特徵天氣多變 小心菌痢“黏”上孩子嬰兒濕疹的家庭治療與護理嬰兒濕疹防治7個絕招嬰兒濕疹最佳治療方法寶寶帶點“涼”濕疹好得快雨季寶寶濕疹易反復如何預防寶寶長濕疹時,
Advertisiment
哺乳媽媽怎麼辦嬰兒濕疹的表現症狀及調理方法淺談小兒濕疹的預防與護理小兒濕疹護理方面注意事項嬰兒濕疹的治療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