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手語好處:
好處1·提升溝通便利性
嬰兒手語可幫助父母和孩子更好地享受溝通樂趣, 減少因互動不良造成彼此的焦慮與挫折情緒。
好處2·增強口語能力
經研究證實, 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 所能說出的辭彙數量、語言理解力及詞彙組句能力都比同齡孩子要好一些。
好處3·增強幼兒自信心
當孩子通過手語表達心意時, 如果他人能夠正確滿足其需求, 將有助於幼兒建立自信心,
Advertisiment
好處4·快速正確表達
從小讓孩子學習嬰兒手語, 有助日後語言的發展。 根據相關研究及實際教學發現, 凡是學過嬰兒手語的孩子, 已經對語言結構和語法概念有了初步瞭解, 當進入語言學習階段時, 就能快速正確表達心中意念。
嬰兒手語3大疑問
Q1:寶寶學起來會不會很難?
一談到手語, 我們記憶中仿佛都是眼花繚亂的手勢, 父母難免懷疑學習起來會很難, 不過事實並非如此。 因為嬰兒手語大多只用1個手勢表達1個概念, 如將食指放在唇前表示“安靜”, 並不會連貫使用手勢, 也無需沿用手語語法, 況且手勢多半具有“象形”特色, 不但容易學, 理解起來的難度也很小。
其實,
Advertisiment
教孩子學嬰兒手語就像講話一樣簡單, 初期只要先學幾個和生理需求有關的單字, 在和孩子說話的同時, 將重點單字比畫出來讓孩子看到, 只要時機成熟並重複幾次之之後, 孩子就能理解這些重點單字。
Q2:什麼時候是學習的最佳時機?
嬰兒手語適用于任何一個正在學習說話的孩子, 但主要學習對象多集中在3歲以下幼兒。 6~8個月期間是開始學習嬰兒手語的最佳時機, 此時父母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處理育兒事務, 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教導孩子,
Advertisiment
除了根據年齡來判斷之外, 也可用以下3點表現做為觀察指標。 當孩子出現其中任何一種表現時, 就表示孩子已經適合學習手語:
1. 幼兒常會東指西指, 並向大人投以詢問的眼光。
2. 已經懂得揮手表示“再見”。
3. 當東西掉落時, 會低下頭尋找東西。
Q3:用慣手勢後, 孩子是否變得不愛用口語表達?
實際情況恰恰相反, 凡是用慣手勢的孩子, 加強口語學習的動機反而更強。 究其原因, 就在於孩子通過手語提早體驗到溝通的好處, 所以他更加願意嘗試其他的有效溝通方式, 也就是使用更正式的溝通方式——口語。
Advertisiment
寶寶的生理發育是有階段性的, 當孩子六七個月大時, 口腔發育尚未完全, 但是已經開始用手爬行, 此時用手來做一些簡單又有意義的手勢, 遠比要求他們“說”出來要簡單得多、有效得多。 自然而然, 當孩子能夠運用口語表達需求之後, 並不會繼續過多地使用手語, 正如同會走的孩子一樣, 再要求他去爬也是不太容易的。
成功學習必備4元素
教導者要齊心協力
從實際的手語教學過程來看, 多半是媽媽學習得特別積極。 其實, 最好是所有照顧孩子的家中成員都參與, 比如爸爸、爺爺、奶奶、保姆等, 這樣孩子就有更多機會學習手語, 而且一旦孩子出現正確的手語回饋時, 也就是已經能瞭解手語含義並正確表達手勢時,
Advertisiment
教授時要眼光接觸
無論是多麼簡單的手勢, 我們都必須確定孩子能夠看到才行。 因為幼兒的注意力集中時間都比較短, 父母常常感覺孩子對手語沒有什麼反應, 這裡面除了孩子尚未吸收、理解的原因之外, 最大的可能就是孩子根本沒看到父母的手語。 因此, 父母比畫手語時必須和孩子有直接的眼光接觸, 以確定孩子正在接收訊息。 如果孩子的注意力不易集中, 可用聲音或其他有趣物品來吸引他的目光。 否則的話, 即使父母耗費再多時間, 孩子學習手語的效率也不會高。
多製造表現機會
一旦開始學習嬰兒手語, 父母最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夠儘快用手語來表達。 可是,最初2個月也許是最難熬的時期,因為孩子正值吸收階段,基本沒有任何回饋,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當然,如果確實想儘快看見成果的話,父母也可以適當製造一些表現機會,比如孩子餓了,無需直接滿足幼兒,可引導孩子利用手語來把進食的需求表達出來。
注意搭配言語和實體
在教授手語時,父母必須伴隨手勢說出動作的稱呼或拿出相應的實體物品來。千萬不要以為手勢才是嬰兒手語的惟一重點,其實“口語”更是主角。通過口語的反復強化,可幫助孩子瞭解手勢含義,也有助於日後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而實體物品不但能夠説明孩子瞭解手語,也是加深印象的絕佳方式。
TIPS:嬰兒手語學習4不要
1. 不要過度期盼
至少需要等待2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看見成效。
2.不要失去信心
只要持之以恆,每個孩子都能比畫出具有意義的手勢。
3.不要進度太快
一開始只教3個手勢,每過兩個星期再增加1個手勢。
4.不要強迫學習
不需要過度強迫自己和孩子,彈性教學和快樂學習才最有效果。
必學3種嬰兒手語
以下3種手語是幼兒最常使用的表意手勢,能有效提升親子之間的溝通效率,是初學手語父母的必備實典。另外這3種手語也正是孩子最有興趣學的單字,而且手語比畫的方法差異較大,即便第一次接觸手語的幼兒也不會感到混淆,學習起來的難度小得多。
吃
“吃”的手語簡單易懂,這個動作(把東西放入嘴巴)對孩子而言幾乎是與生俱來。當寶寶對“吃”和食物間的關連性有所理解之後,就會在肚子餓時用“吃”的手語來取代哭鬧。
比法
手做拿食物狀,放入口中或是靠近嘴巴。
喝奶
在孩子要喝奶之前,可先問孩子:“要喝奶嗎?”一邊說一邊比畫出手勢,重複幾遍後再開始餵食。
比法
雙手握拳,做出反復擠捏的動作,就像擠牛奶一樣。
小提醒
如果希望孩子儘快學會使用手語,就必須讓其對需求和手勢之間的關係有更好的理解,這樣才能更積極地比畫出手勢來。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讓孩子肚子餓,就可以一直誘導他做出手勢,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滿足生理需求更加重要。如果一味讓他餓肚子,只會讓他更加專注於饑餓感的表達——哭鬧,反而不利於手語學習。
我還要
和前2個手語動作相比,“我還要”屬於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指導,孩子才能夠學習得更有成效。建議父母先營造學習氣氛,例如明知道孩子還想要,但是仍舊故意延遲一下,繼續詢問幼兒意見,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夠體會這個手勢的含義。
比法
雙手手指併攏,並反復觸碰。
小提醒
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小肌肉發展尚未完全,或許無法百分百相似地完成這個動作,有可能變成雙手擊掌或是拳頭打拳頭,此時無需過度要求幼兒,畢竟手勢只是溝通工具,只要親子之間能夠互相理解就可以啦。
可是,最初2個月也許是最難熬的時期,因為孩子正值吸收階段,基本沒有任何回饋,所以家長一定要有耐心。當然,如果確實想儘快看見成果的話,父母也可以適當製造一些表現機會,比如孩子餓了,無需直接滿足幼兒,可引導孩子利用手語來把進食的需求表達出來。注意搭配言語和實體
在教授手語時,父母必須伴隨手勢說出動作的稱呼或拿出相應的實體物品來。千萬不要以為手勢才是嬰兒手語的惟一重點,其實“口語”更是主角。通過口語的反復強化,可幫助孩子瞭解手勢含義,也有助於日後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而實體物品不但能夠説明孩子瞭解手語,也是加深印象的絕佳方式。
TIPS:嬰兒手語學習4不要
1. 不要過度期盼
至少需要等待2個月甚至更久的時間,才能看見成效。
2.不要失去信心
只要持之以恆,每個孩子都能比畫出具有意義的手勢。
3.不要進度太快
一開始只教3個手勢,每過兩個星期再增加1個手勢。
4.不要強迫學習
不需要過度強迫自己和孩子,彈性教學和快樂學習才最有效果。
必學3種嬰兒手語
以下3種手語是幼兒最常使用的表意手勢,能有效提升親子之間的溝通效率,是初學手語父母的必備實典。另外這3種手語也正是孩子最有興趣學的單字,而且手語比畫的方法差異較大,即便第一次接觸手語的幼兒也不會感到混淆,學習起來的難度小得多。
吃
“吃”的手語簡單易懂,這個動作(把東西放入嘴巴)對孩子而言幾乎是與生俱來。當寶寶對“吃”和食物間的關連性有所理解之後,就會在肚子餓時用“吃”的手語來取代哭鬧。
比法
手做拿食物狀,放入口中或是靠近嘴巴。
喝奶
在孩子要喝奶之前,可先問孩子:“要喝奶嗎?”一邊說一邊比畫出手勢,重複幾遍後再開始餵食。
比法
雙手握拳,做出反復擠捏的動作,就像擠牛奶一樣。
小提醒
如果希望孩子儘快學會使用手語,就必須讓其對需求和手勢之間的關係有更好的理解,這樣才能更積極地比畫出手勢來。不過,千萬不要以為讓孩子肚子餓,就可以一直誘導他做出手勢,對於年齡較小的孩子而言,滿足生理需求更加重要。如果一味讓他餓肚子,只會讓他更加專注於饑餓感的表達——哭鬧,反而不利於手語學習。
我還要
和前2個手語動作相比,“我還要”屬於比較抽象的概念,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耐心指導,孩子才能夠學習得更有成效。建議父母先營造學習氣氛,例如明知道孩子還想要,但是仍舊故意延遲一下,繼續詢問幼兒意見,久而久之,孩子自然能夠體會這個手勢的含義。
比法
雙手手指併攏,並反復觸碰。
小提醒
在孩子年齡還小的時候,小肌肉發展尚未完全,或許無法百分百相似地完成這個動作,有可能變成雙手擊掌或是拳頭打拳頭,此時無需過度要求幼兒,畢竟手勢只是溝通工具,只要親子之間能夠互相理解就可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