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小腿有點彎怎麼辦

育兒專家表示, 懷孕的時候, 胎位位置、羊水多寡、胎次、胎兒本身大小、壓胎現象等, 都可能會對胎兒腿型異常有影響, 寶寶在母親子宮內身體呈一種屈曲狀態, 以致於出生後一段時間內看上去小腿有些彎曲。 另外, 從小寶寶身體的比例上看, 頭大, 上身比腿長, 看起來兩小腿又短又彎。 對於這種兩小腿向內彎曲的現象, 隨著寶寶自然發育到兩歲左右就會自行矯正, 漸漸恢復成正常腿型。 但部分寶寶會發生矯正過度的情況, 於是就會在兩三歲時, 出現外觀看起來像X的外翻腿型。 這種腿型會在一段時間內隨關節負荷的逐漸加重和活動的增加而加重,

Advertisiment
但如果家長注意引導, 到寶寶五六歲時, 會再次自行矯正, 7歲後便接近正常了。

很多新媽咪一看到寶寶腿彎就覺得是羅圈腿O型腿。 其實O型腿和嬰兒腿彎是有區別的。

兒科專家崔玉濤說, O型或X型腿指的是髖、膝、踝, 三個關節間的關係。 胎兒期胎兒是捲曲在媽媽子宮內, 雙腿環抱屈曲, 小腿彎曲是必然結果。 出生後, 特別是學會行走後很快變直。 家長一定要觀察髖、膝、踝關節間的關係, 不必擔心小腿的彎曲度。

孩子是不是“羅圈腿”, 家長是可以初步判斷的。

讓寶寶仰臥, 然後用雙手輕輕拉直寶寶雙腿, 向中間靠攏。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兩腿靠攏時, 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是併攏的,

Advertisiment
如果有間隙, 就應引起重視, 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以便儘早發現寶寶下肢發育的問題。 如果按上面的方法, 雙側膝關節和踝關節之間的間隙超過10釐米, 很可能就是羅圈腿了, 家長應馬上帶孩子就診, 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 進行骨科矯正治療。

兒科專家崔玉濤說, O型或X型腿指的是髖、膝和踝關節發育, 特別是膝關節發育異常所致(如圖), 與大、小腿骨本身形狀無關。 嚴重佝僂病會併發O型或X型腿, 但更多可能與在尚不能自行站立前就過早被動蹦跳、被動站立、被動行走有關。 捆綁新生兒雙腿不能預防O型或X型腿, 預防佝僂病和避免過早蹦跳等有較好效果。 (來源:99健康網 本文為99健康網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或使用,

Advertisiment
違者必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