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急疹症狀

新生兒寶寶出生後皮膚嬌嫩, 很容易受到外界傷害, 過敏痱子是很常見的。 不明情況的新手爸媽不免心急火燎, 那麼寶寶全身起紅疹正常嗎
寶寶還發燒, 到底是什麼情況呢?

什麼是嬰幼兒急疹

嬰幼兒急疹是由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出疹性疾病, 高發於6個月~1.5歲的嬰幼兒, 3歲以上就很少患此病了。 由於起病急, 出疹快, 因此被稱為“急疹”。

嬰幼兒急疹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播, 傳染性並不特別強, 但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 尤其是春秋兩季發病較多。 不過, 嬰幼兒急疹的症狀很有特點, 就是患兒往往突然起病,

Advertisiment
持續高熱3~5天, 熱退後出現皮疹。

Tips: 健康的寶寶很少出現併發症, 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寶寶則可能發生肝炎或肺炎等併發症。 因為腦膜炎與幼兒急診相似, 所以醫生會對患兒做進一步檢查, 以排除細菌引起的腦膜炎。

寶寶是如何患上嬰幼兒急疹的?

嬰幼兒急疹為什麼容易發生在6個月至1.5歲的寶寶呢?這是因為, 寶寶剛出生時從母體已經得到一些抗體, 可保護他們在6個月內不發生麻疹、風疹和嬰幼兒急疹等傳染性出疹疾病。 6個月後, 寶寶從母體得到的抗體逐漸消失, 而自身的抗體還沒有產生, 加之免疫功能尚未健全, 因此很容易在受到病毒等微生物的侵犯時發病。 而引起嬰幼兒急疹的病原體是皰疹病毒, 完全是經由呼吸道飛沫傳播的。

Advertisiment

嬰幼兒急疹會傳染嗎?

嬰幼兒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 通常是由呼吸道帶出的唾沫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 所以是會傳染的。 如果寶寶與病兒密切接觸, 體內缺乏免疫力, 就完全有可能被傳染。 由於幼兒急疹的潛伏期是是1~2周, 所以, 這段時間應密切觀察寶寶的健康情況, 如出現高熱, 應立刻採取措施暫時隔離, 以免擴大傳染。

如果2周後寶寶仍安然無恙, 基本上可以表明寶寶沒傳染上嬰幼兒急疹的病毒。

如何與常見發疹疾病區別?

嬰幼兒急疹:顯著特點是“突發高熱, 熱退出疹”。 一直沒有發過燒的嬰兒, 剛過6個月就發燒到38度以上, 首先應想到的是突發性發疹。 此外, 由於突發性發診不論打針與否,

Advertisiment
寶寶第四天都會退燒。 燒一退, 胸部、背部就長出紅色的、像蚊子叮了似的小疹子, 而且快速擴散至全身。 寶寶精神狀態及胃口通常較好。

麻疹:6個月以下的嬰兒發病極少, 接觸過麻疹患兒的寶寶2~3周後開始發燒咳嗽, 流涕, 眼淚汪汪。 患麻疹的第2天或第3天, 在口腔兩側頰黏膜靠第一磨牙的地方出現一些只有0.5~1毫米的白色小點, 稱為“麻疹黏膜斑”, 是患麻疹的一種特殊的表現。

風疹:發熱不高, 往往在38℃左右, 且病程短暫, 通常只有3天。 在寶寶發病的當天, 皮疹很快就會自頭臉部迅速遍及軀幹和四肢。 第二天, 皮疹有融合成片的趨勢。 到了第三天, 皮疹開始陸續消退, 疹退後皮膚無色素沉著。 寶寶出疹時有發熱、厭食及呼吸道症狀。 伴有耳後、枕後淋巴結腫大。

Advertisiment

藥物性皮疹:藥物性皮疹是由於對某些藥過敏而引起的皮疹, 因此通常在寶寶服藥後的24小時之內就會有出疹表現, 表現為紅色斑丘疹, 蕁麻疹或固定紅斑等多種多樣皮疹, 同時有發熱、全身不適。 常見的易引起皮疹的藥物有:磺胺類、青黴素、解熱鎮痛藥、抗癲癇類藥等。

水痘:多見於6個月至6歲的寶寶, 新生兒也可得病, 特點為起病急, 發熱當天出疹。 皮疹最初為紅色小斑疹, 幾小時或1日後變成圓形皰疹, 大小不一, 開始幾天皮疹陸續分批出現, 水皰漿液清亮, 破後結痂, 所以在寶寶身上同時可看到丘疹、水痘疹。 在頭面部、前後胸、腹背部較多, 四肢少, 在口腔、肛門及外☆禁☆陰處亦可看到皮疹。

手足口病:急性起病,

Advertisiment
發熱, 口腔黏膜疹出現較早, 起初為粟米樣斑丘疹或水皰, 周圍有紅暈, 主要位於舌及兩頰部, 唇齒側也常發生。 隨後手心、腳趾背面、臀部皮膚, 以及指、趾間的皺褶處出現, 手足口病的水皰表現比較單一, 只是小紅點樣的丘疹, 大約1~3mm大小。 部分寶寶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疼等症狀。

如何能在早期幫助寶寶確診?

由於嬰幼兒急疹在發病初期的表現只是身體高熱, 經醫生檢查, 還能看到咽部充血, 但沒有其它特殊的體症及症狀供參考, 所以很難確診, 一般只有到熱退疹出時才能確診。 如果懷疑寶寶得了嬰幼兒急疹, 在起病初期, 醫生通常會給寶寶化驗血常規, 通過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的數量來判斷是否存在病毒感染。

得過急疹的寶寶還會被傳染嗎?

嬰幼兒急疹屬於自限性疾病,出過疹子的寶寶在病後可獲得比較鞏固的免疫力,因此再次發病的情況比較少見。此外,由於嬰幼兒急疹的發病對象主要就是集中在6個月到1歲半的寶寶,因此如果寶寶在兩歲前未得過突發性發疹,那麼基本上以後也不會再得了。

嬰幼兒急疹的表現

嬰幼兒急疹通常會有兩個階段,在5~15天的潛伏期後,首先出現如下症狀:

1. 突然起病,一開始表現為高熱,體溫達39℃~40℃。但寶寶的精神狀態都很好,能吃能喝,體溫稍一下降就又玩起來。

2. 少數寶寶在高熱期間可能會出現高熱驚厥,有些寶寶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發病後4天左右進入第二階段,

這時的症狀有:

1. 體溫迅速恢復正常。

2. 在熱退後9~12小時左右,寶寶的身上會出現很多細小、清晰的粉紅色斑點狀皮疹,皮疹顏色為鮮紅色,主要分佈在軀幹、頸部和上肢。不過,皮疹往往只出現幾個小時,然後就開始消退,2~3天幾乎完全消失。

而且,在皮膚上不留痕跡,也不脫屑。 讓寶寶快快好起來 居家護理4要點 寶寶患了幼兒急疹,媽媽就是最好的醫生和護士。

因為這種病沒有什麼特效治療方法,關鍵就是精心的護理

1. 多給寶寶飲水,嬰幼兒急疹是以高熱為主要症狀,會消耗大量液體。所以,要儘量多飲水以補充體液,同時促進毒素排泄。

2. 寶寶的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增強抗感染力。主食多吃一些米粥、麥片、麵條等。

3. 居室內定時開窗換氣,不要因怕寶寶著涼而總不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利於身體恢復。

4. 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不要讓寶寶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也不要亂塗藥,儘量不刺激皮膚。 嬰幼兒急疹防治 適當使用抗病毒藥 寶寶退熱後開始出現皮疹時,適當服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抗生素治療一般無效。

5.另外,中藥對本病治療有較好效果。初起發熱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熱解毒類藥物,出疹後服用一些解毒透疹類藥物,幫助體內病菌毒素的排泄。

避免與患兒接觸 嬰幼兒急疹沒什麼有效的預防方法

因為,病毒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傳播途徑是沒有症狀的成人,所以防不勝防,媽媽只能注意讓寶寶避免和患兒或可疑者接觸。 高熱時及時降溫 嬰幼兒急疹在發病初期的主要表現就是高熱,所以治療的重點就是退熱,具體應採取以下措施:

藥物降溫 藥物降溫是人們習慣使用的退熱方法,退熱效果確切,方法簡單。小兒退熱藥的種類很多,一般情況下可以選用撲熱息痛和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的商品名有百服嚀、泰諾、安佳熱、小兒退熱栓等,劑型較多,很適合嬰幼兒服用,口服吸收較迅速,副作用也少;

阿司匹林的退熱效果也較好,但容易引起胃腸道反應,並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導致出血。因此,媽媽在給寶寶服用退熱劑時一定要注意劑量,嚴格按醫生的囑咐來用。 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是比較安全的退熱方法,但體溫過高時可能難以迅速退熱。

物理降溫的方法很多,如用冷水袋枕於頭下,或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敷於前額,也可採取酒精擦浴。可用酒精擦拭患兒的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皺褶部位,幫助散熱。

貝瓦小編介紹了紅疹的症狀和原因,希望媽咪們能對照寶寶的問題,採取對應的方法。切不可盲目治療,以免耽誤baby病情哈!!~

得過急疹的寶寶還會被傳染嗎?

嬰幼兒急疹屬於自限性疾病,出過疹子的寶寶在病後可獲得比較鞏固的免疫力,因此再次發病的情況比較少見。此外,由於嬰幼兒急疹的發病對象主要就是集中在6個月到1歲半的寶寶,因此如果寶寶在兩歲前未得過突發性發疹,那麼基本上以後也不會再得了。

嬰幼兒急疹的表現

嬰幼兒急疹通常會有兩個階段,在5~15天的潛伏期後,首先出現如下症狀:

1. 突然起病,一開始表現為高熱,體溫達39℃~40℃。但寶寶的精神狀態都很好,能吃能喝,體溫稍一下降就又玩起來。

2. 少數寶寶在高熱期間可能會出現高熱驚厥,有些寶寶還會出現咳嗽、頸部淋巴結腫脹、耳痛等症狀。 發病後4天左右進入第二階段,

這時的症狀有:

1. 體溫迅速恢復正常。

2. 在熱退後9~12小時左右,寶寶的身上會出現很多細小、清晰的粉紅色斑點狀皮疹,皮疹顏色為鮮紅色,主要分佈在軀幹、頸部和上肢。不過,皮疹往往只出現幾個小時,然後就開始消退,2~3天幾乎完全消失。

而且,在皮膚上不留痕跡,也不脫屑。 讓寶寶快快好起來 居家護理4要點 寶寶患了幼兒急疹,媽媽就是最好的醫生和護士。

因為這種病沒有什麼特效治療方法,關鍵就是精心的護理

1. 多給寶寶飲水,嬰幼兒急疹是以高熱為主要症狀,會消耗大量液體。所以,要儘量多飲水以補充體液,同時促進毒素排泄。

2. 寶寶的飲食宜清淡,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C,增強抗感染力。主食多吃一些米粥、麥片、麵條等。

3. 居室內定時開窗換氣,不要因怕寶寶著涼而總不開窗,保持室內空氣清新利於身體恢復。

4. 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不要讓寶寶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膚造成感染。也不要亂塗藥,儘量不刺激皮膚。 嬰幼兒急疹防治 適當使用抗病毒藥 寶寶退熱後開始出現皮疹時,適當服用利巴韋林等抗病毒藥,抗生素治療一般無效。

5.另外,中藥對本病治療有較好效果。初起發熱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熱解毒類藥物,出疹後服用一些解毒透疹類藥物,幫助體內病菌毒素的排泄。

避免與患兒接觸 嬰幼兒急疹沒什麼有效的預防方法

因為,病毒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的,其中很大一部分傳播途徑是沒有症狀的成人,所以防不勝防,媽媽只能注意讓寶寶避免和患兒或可疑者接觸。 高熱時及時降溫 嬰幼兒急疹在發病初期的主要表現就是高熱,所以治療的重點就是退熱,具體應採取以下措施:

藥物降溫 藥物降溫是人們習慣使用的退熱方法,退熱效果確切,方法簡單。小兒退熱藥的種類很多,一般情況下可以選用撲熱息痛和阿司匹林。撲熱息痛的商品名有百服嚀、泰諾、安佳熱、小兒退熱栓等,劑型較多,很適合嬰幼兒服用,口服吸收較迅速,副作用也少;

阿司匹林的退熱效果也較好,但容易引起胃腸道反應,並抑制血小板聚集而導致出血。因此,媽媽在給寶寶服用退熱劑時一定要注意劑量,嚴格按醫生的囑咐來用。 物理降溫 物理降溫是比較安全的退熱方法,但體溫過高時可能難以迅速退熱。

物理降溫的方法很多,如用冷水袋枕於頭下,或用冷水浸濕的毛巾敷於前額,也可採取酒精擦浴。可用酒精擦拭患兒的頸部、腋下、肘部、腹股溝等皺褶部位,幫助散熱。

貝瓦小編介紹了紅疹的症狀和原因,希望媽咪們能對照寶寶的問題,採取對應的方法。切不可盲目治療,以免耽誤baby病情哈!!~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