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習慣將嬰兒描述為“一張白紙”, 將嬰兒的大腦描述為“一片空白”, 他們天真無邪, 沒有煩惱。 可是事實果真如此嗎?
最近美國一系列研究得出的結果和人們的預期恰恰相反:嬰兒雖小, 卻也有著複雜的情緒, 和成年人一樣, 他們妒忌、害羞、同情甚至還會有挫折感。
小維多麗亞的妒忌
6個月大的維多麗亞·貝特曼是一個金髮碧眼的可愛小女孩。 她和母親切麗被美國德克薩斯科技大學的助理教授賽比爾·哈特請到實驗室。 哈特教授目前正在研究一個課題:瞭解嬰兒的思維方式。
小維多麗亞被放在一張高高的椅子上,
Advertisiment
接下來, 哈特從外面抱回一個和小維多麗亞差不多大小的布娃娃交給切麗, 讓她好好“哄哄”這個小“嬰兒”。 看到自己“失寵”, 小維多麗亞就不幹了, 她先是沖著母親甜甜地笑。 在發現母親不理她之後, 她又開始拿腳踢椅子, 切麗還是忍著不看她。 小維多麗亞這時忽然放聲大哭起來, 甚至哭得快要吐了。 實驗到此結束, 結果證明小維多麗亞也和哈特在過去十個月的實驗中碰到的每個小嬰兒一樣,
Advertisiment
害羞心理
當然, 這只是實驗的一個方面, 這一系列研究還證明了人們長久以來在腦海裡形成的觀念——人在嬰兒時期只有喜怒悲這幾種基本情緒——是錯誤的, 就算在他們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 就已經形成了一套複雜的思維模式。 成年人的嫉妒、害羞、挫折感都能在嬰兒身上找到雛形和根源。 例如害羞。 雖然醫生們很早就發現15%到20%的嬰兒天生害羞、容易焦慮, 可他們並不瞭解為什麼有些孩子最終能夠克服害羞, 有些卻始終擺脫不了。
馬里蘭大學南森·福克斯最近的研究發現, 嬰兒期的害羞最早是出於本能。 他用腦電圖掃描器監測一組9個月大的嬰兒的腦部活動。 面對陌生人的問候,
Advertisiment
在對這些孩子進行15年跟蹤研究後, 福克斯發現父母的養育方式對孩子在嬰兒期的害羞情緒是否延續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那些被父母過分保護、或者得不到父母鼓勵克服害羞以及焦慮情緒的孩子在長大成人後仍然害羞、容易焦慮。 而那些擁有自信、敏感的父母、能夠在父母幫助下從保護殼中走出來的孩子往往能夠克服嬰兒期的害羞與笨拙。
父母需要“傾聽”
這些研究有什麼實際意義?一方面引起父母注意,
Advertisiment
科學家們正在進行的研究和新發現, 對父母有些什麼提示呢?那就是, 寶寶雖小, 但他迫切渴望與你互動、一對一的相處以及眼神的交流。 作為父母, 你無需用益智玩具和海報塞滿嬰兒房, 因為一個孩子學習社會交往、情感交流是從他們最早和父母的互動開始的:他第一次凝視你的目光, 他第一次用微笑回應你給予他的微笑……其實孩子無時不在跟你“講話”,
Advertisiment
同情心
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教授馬丁·霍夫曼最近進行的實驗是, 把一個嬰兒放在另一個正在哭泣的小寶寶旁邊, 通常的結果是, 兩個寶寶都會大哭起來。 但當研究人員用小寶寶自己的哭泣聲錄下來再播放給他聽的時候, 小寶寶卻很少跟著哭了。 6個月大的時候, 他通常不會跟著別人哭了, 反而是沖著哭泣的小夥伴做鬼臉。 13個月到15個月的時候, 他就會開始主動去安撫哭泣的小夥伴了, 甚至還找來媽媽幫忙。
發現:嬰兒從出生開始就有一種自然形成的同情心, 能從其他人的情緒中形成共鳴。 只是這種同情心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退。
敏銳的“小觀察家”
針對嬰兒的識別能力, 明尼蘇達大學神經科學家查理斯·納爾遜作了相關實驗。 他給6個月大的嬰兒看一組黑猩猩照片,其中的猩猩並非同一只。讓他驚訝的是,每換一張照片,小寶寶都同樣看得津津有味,“他們看得出每只猩猩長得不一樣。”成人可以嗎?當然不行。事實上,9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看不出來了。“不過這個時候,他們對人的識別能力大大提高。”
發現:研究人員認為,嬰兒從10到11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學習觀察。觀察能力和情緒識別能力的養成,對改善嬰兒早期情緒紊亂徵兆、如孤獨症有很大的幫助。
牙牙學語不只是模仿
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邁克爾·古德斯泰因教授的實驗是,在兩組8個月大的嬰兒中,第一組的媽媽們被要求對小寶寶的咿呀兒語立刻做出反應,對他們微笑、進行愛☆禁☆撫。第二組的父母親則被要求不經意地微笑,並不刻意回應小寶寶發出的某一聲音。結果,第一組的寶寶們很快就掌握了更多的發音,遠遠超過第二組。
發現:父母對嬰兒牙牙學語給予關注和回應對他們學習語言至關重要。這會激發他們去嘗試更多不同的發音,因為小寶寶總是在不斷地努力以期得到更多關注和回應。
學習外語的天才?
華盛頓大學語言與聽覺科學系教授派特麗夏·庫爾對兩組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進行了測試。第一組與講中文的成人呆在一起,玩玩具、說話。經過12次的相處,這一組的寶寶們學會了識別中文語音。而另外一組只與英語接觸的嬰兒則無法識別母語之外的另一種語音。同樣的實驗用錄影帶播放中文課程取代成人說話,小寶寶們便什麼也學不到了。
發現:嬰兒學習外語能力非凡,但缺少了感情聯絡,答錄機播放的教學內容對他們來說無異於吸塵器發出的噪音。小人學大人,才是寶寶學習外語的獨家“秘門”。
他給6個月大的嬰兒看一組黑猩猩照片,其中的猩猩並非同一只。讓他驚訝的是,每換一張照片,小寶寶都同樣看得津津有味,“他們看得出每只猩猩長得不一樣。”成人可以嗎?當然不行。事實上,9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看不出來了。“不過這個時候,他們對人的識別能力大大提高。”發現:研究人員認為,嬰兒從10到11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學習觀察。觀察能力和情緒識別能力的養成,對改善嬰兒早期情緒紊亂徵兆、如孤獨症有很大的幫助。
牙牙學語不只是模仿
美國康奈爾大學心理學家邁克爾·古德斯泰因教授的實驗是,在兩組8個月大的嬰兒中,第一組的媽媽們被要求對小寶寶的咿呀兒語立刻做出反應,對他們微笑、進行愛☆禁☆撫。第二組的父母親則被要求不經意地微笑,並不刻意回應小寶寶發出的某一聲音。結果,第一組的寶寶們很快就掌握了更多的發音,遠遠超過第二組。
發現:父母對嬰兒牙牙學語給予關注和回應對他們學習語言至關重要。這會激發他們去嘗試更多不同的發音,因為小寶寶總是在不斷地努力以期得到更多關注和回應。
學習外語的天才?
華盛頓大學語言與聽覺科學系教授派特麗夏·庫爾對兩組9個月大的美國嬰兒進行了測試。第一組與講中文的成人呆在一起,玩玩具、說話。經過12次的相處,這一組的寶寶們學會了識別中文語音。而另外一組只與英語接觸的嬰兒則無法識別母語之外的另一種語音。同樣的實驗用錄影帶播放中文課程取代成人說話,小寶寶們便什麼也學不到了。
發現:嬰兒學習外語能力非凡,但缺少了感情聯絡,答錄機播放的教學內容對他們來說無異於吸塵器發出的噪音。小人學大人,才是寶寶學習外語的獨家“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