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打嗝不能輕敲胸部

嬰兒打嗝, 有些父母為了緩解嬰兒的打嗝症狀會用手輕拍幼兒的的前胸。 這一舉動是很危險的, 心臟病學專家表示, 輕輕敲打兒童胸部會導致兒童死亡。 所以, 為了嬰兒的安全爸爸媽媽們千萬不要做這樣的舉動。 專家研究發現, 輕擊兒童胸部可引起致死性“心震盪”。 進一步研究發現死亡病例往往沒有胸壁或心臟的結構性損傷。 研究人員建立了美國“心震盪”登記系統, 通過這個系統發現了124個病例。 病例多數為男性, 平均年齡14歲, 12歲或以下的兒童占43%, 18歲或以上的青少年占22%。

發生“心震盪”的最常見原因(62%)為有組織的體育運動,

Advertisiment
其餘38%的病例發生在日常活動或健身活動中。 這124個病例中, 18例(14%)經心肺復蘇搶救後生存。 至於發生這種事件的機制, 專家認為有可能與擊打對心臟發生影響的時間有關。 當擊打刺激恰巧落在心搏週期的某一個“敏感”時段中, 就可能誘發異常心律, 導致心性猝死。 由此看來, 事件的發生率與擊打的強度、速度或力量均無關。 對這種“心震盪”的最好處理方法是迅速進行心肺復蘇和除顫, 復蘇每拖延1分鐘, 病人的生存機會就減少7%~10%, 10分鐘後的復蘇成功率極低。 因此, 醫學專家們認為, 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擊打兒童的胸部, 因為這樣有可能導致兒童猝死。

寶寶老打嗝 如何正確拍打

拍打嗝, 你做對了嗎?

升級做了媽媽之後,

Advertisiment
您之前學到的諸多育兒知識馬上就要面臨考驗。 那麼, 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 有一件可能同時影響吃和睡的關鍵事, 它是什麼呢?沒錯, 是“拍打嗝”!為什麼要拍?應該怎麼拍?您會正確地拍打嗝嗎?

拍打嗝的成敗關鍵

據黃家文醫師介紹, 適度的腹部壓力和勤於變換姿勢是拍打嗝成功的關鍵, 至於具體的拍打嗝方式, 拍背、輕輕搖動、按摩等都可以, 只要媽媽多練習多嘗試, 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家寶寶的拍打嗝方法。

2大注意事項

1、手部姿勢:五根手指頭併攏靠緊, 手心彎曲成接水狀, 拍在寶寶背上時不要漏氣, 而拍的力量應該是能引起振動、又讓寶寶不感覺疼痛。

2、多次拍打:每一餐可分2~3次來拍打嗝, 不要等寶寶全部喝完才拍。

Advertisiment
遇到容易脹氣、溢奶、吐奶或寶寶很餓的時候, 在開始餵食之後不久就要先幫他拍打嗝, 這樣可有效避免脹氣或吐奶。

拍打嗝牢記3“不”

拍打嗝是一項重要的育兒工作, 以下3個“不”請務必留意:

1、不著急:別催促寶寶喝奶, 要給寶寶留出學習喝奶技巧的時間。

2、不偷懶:督促自身正確學習打嗝技巧, 並切實執行。

3、不粗心:在寶寶滿9個月大之前, 要隨時留意是否出現脹氣。

3種常見拍打嗝姿勢

1、直立抱在肩上

不論是站還是坐, 媽媽都要將寶寶儘量直立抱在肩膀上, 以手部及身體的力量將寶寶輕輕扣住, 再以手掌輕拍在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嚀:媽媽在自己肩上放置小毛巾, 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在拍打嗝時, 以一定的力量將寶寶固定抱住非常關注,

Advertisiment
但是要注意不能遮住寶寶的口鼻。 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 在試過幾次之後, 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 可將寶寶換到另一側肩膀再繼續拍。

2、端坐在大腿上

媽媽坐著, 讓寶寶朝向自己坐在大腿上, 一隻手撐在寶寶的頭、下顎及家浜之間, 另一隻手輕拍寶寶的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嚀:準備好小毛巾, 隨時防止寶寶溢奶、吐奶。 拍打和按摩可以交叉使用, 在試過幾次之後, 如果寶寶還是沒有打嗝, 可將寶寶換到另一條腿上繼續拍。

3、側趴在大腿上

媽媽坐好, 雙腿合攏, 將寶寶橫放, 讓其側趴在腿上, 寶寶頭部略朝下。 媽媽以一隻手扶住寶寶下半身, 另一隻手輕拍寶寶上背部即可。

醫師叮嚀:在媽媽大腿上放置小毛巾,

Advertisiment
以防寶寶溢奶、吐奶。 此姿勢更適合年齡較小的寶寶, 為了防止寶寶滑落, 要適當用力把寶寶身體固定在媽媽大腿上。

拍打嗝詳細步驟

給寶寶喂完奶之後, 不要直接讓他躺下, 要記得先幫他拍打嗝。

1、拍打嗝時, 手掌要呈杯狀。

2、讓寶寶坐在大人腿上, 如果寶寶還不足4個月大, 要用一隻手撐住寶寶脖子, 如果寶寶已經滿4個月大, 則用手扶住寶寶即可。

3、端坐在腿上的拍法:在拍打嗝時, 一隻手撐住寶寶, 另一手拍打嗝, 訣竅是採取由下往上輕拍的姿勢。

4、直立抱肩的拍法:此方法適用於4個月大以上的寶寶, 一隻手將寶寶抱起, 靠近大人肩膀, 另一手拍打嗝, 當聽到寶寶嗝出聲音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