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按摩好處多

嬰兒按摩在國外已經用在醫學上。 經研究發現, 每天對同一早產兒進行3次15分鐘的按摩, 他的體重增加將比一般早產兒快47%。 按摩可以讓寶寶的體重增加。

1 體重增加

通過皮膚上的按摩刺激, 可以增加迷走神經活動, 使人體產生更多的荷爾蒙及胰島素, 這有助於食物吸收, 所以按摩可以讓寶寶的體重增加。

2 解除煩躁

按摩可以降低某些壓力激素(ACTH), 並且增加抵抗力。 當寶寶哭鬧時, 身體會產生壓力激素, 這時免疫力會下降。 通過按摩可以讓寶寶的壓力激素(ACTH)降低, 免疫力恢復, 放鬆情緒。

3 安撫情緒

按摩可以促進寶寶的EQ發展,

Advertisiment
所以媽咪可借撫觸來穩定寶寶情緒。 紐約一家醫院實行每天擁抱及撫觸嬰兒的規定後, 1歲以下嬰兒的死亡率從30%降至10%。 如果寶寶出生3個月中都沒有被擁抱或撫摸, 情緒發展會顯得容易暴躁。

4 減輕疼痛

按摩可以讓疼痛減輕, 這從寶寶的反應就可觀察出。 一個哭鬧不休、身體不舒服的寶寶, 借著按摩可以讓他安靜下來。 例如胸部按摩可以使呼吸順暢, 腹部按摩可以消除脹氣。

5 安然入睡

一項研究顯示, 接受按摩的嬰兒大部分能安然入睡, 而且也比較少哭鬧, 不安情形大幅降低。

6 增進親子感情

按摩可以讓寶寶感受到媽咪的愛心與耐心, 在充滿愛的呵護下, 寶寶會覺得被重視, 也能增加孩子以後的自信心。

Advertisiment
由於媽媽按摩時一定會注視著嬰兒, 寶寶會感受到媽咪眼光中的母愛, 也可借此觀察寶寶視覺移動的反應是否正常。

7 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

按摩時寶寶身體多半是光溜溜的, 所以建議媽媽在按摩時, 可以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 看看寶寶的身體兩邊有無對稱, 移動寶寶時, 他的反應如何, 或者頭部有無斜頸、雙手是否一樣在擺動, 最好在按摩同時和寶寶說話, 不但能增加親子間的互動, 還能觀察到寶寶的反應, 及是否有聽力問題。

8 讓寶寶熟悉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媽咪在幫寶寶按摩時, 可以邊按摩邊說出身體各部位的名稱, 例如:這是小手手、這是小腳腳等, 讓寶寶漸漸熟悉這些部位。

按摩時該準備些什麼?

1 室溫要恰當

Advertisiment

室溫最好在攝氏25~28℃之間, 因為太冷寶寶不但容易感冒, 還會容易緊張。

2 按摩高度要適中

可以在桌面或地板上按摩, 注意高度要調好, 以免媽咪按摩完了寶寶, 自己卻腰痛得不得了。

3 桌上要鋪毛巾

寶寶在按摩時, 在桌上或床上先鋪上柔軟的毛巾, 再讓寶寶躺著按摩。 特別提醒媽媽, 要在毛巾下再鋪一層防水墊, 以免按摩途中寶寶突然尿尿或便便。

4 注意寶寶情緒

媽咪在按摩時一定要注意寶寶的表情和情緒, 如果寶寶很舒服的話, 按摩時間不限制多長, 但如果寶寶看起來不舒服, 就要立即停止按摩。 寶寶按摩最佳時機, 就是當他眼睛看起來又亮又有神, 逗弄他會笑的時候。 建議媽咪可以邊按摩邊跟他玩, 且放些輕柔的音樂穩定寶寶的情緒,

Advertisiment
按摩時儘量安靜, 才不會分散寶寶的注意力。

5 光線不要直射

按摩時的光線不要太亮, 儘量不要直射眼部, 最好是用反射光線, 如此會讓寶寶有安全感, 按摩時舒服又開心。

按摩時注意事項

1 剛出生的寶寶由於臍帶還沒脫落, 所以儘量不要做腹部按摩。

2 按摩時, 要先準備嬰兒油或嬰兒乳液, 以減少按摩時的摩擦力, 如果寶寶皮膚比較乾燥, 選擇具有保濕作用乳液比較好。 方法是, 在按摩前, 先將嬰兒油或乳液放在手心, 雙手搓熱後再進行按摩。

3 按摩時可以先從臉部開始, 讓寶寶看清楚媽媽, 再進行下面的步驟, 如此寶寶會比較有安全感。

4 按摩的力度要適中, 不能太輕像是搔癢, 也不能太重, 寶寶會痛。

Advertisiment

5 按摩最佳的時機在兩餐之間, 千萬不能一吃飽就進行, 免得寶寶嘔吐。

嬰兒按摩最佳時

●適用年齡:嬰兒按摩一般建議適用於3個月以上的寶寶;當然只要力度適中, 3個月以下的寶寶也適用。

●工具:嬰兒油或乳液, 柔軟毛巾被、防水墊, 當然還有媽咪柔軟的雙手。

●時間:洗完澡後, 午睡或晚上睡覺前, 或者寶寶情緒穩定的任何時候, 一開始可以先試5分鐘, 然後再延長15~20分鐘。

●地點:溫度適中的房間, 按摩時建議把寶寶的衣服脫下。

●姿勢:建議用搖籃的姿勢, 大人坐在地上, 雙腿伸長, 背靠牆或傢俱, 膝蓋微彎向外, 腳尖互相接觸, 中間形成的搖籃用被褥墊高, 將嬰兒放在正中, 使嬰兒感到安全又溫暖, 將嬰兒頭放在腳跟, 雙方目光保持接觸。

●按摩順序:建議先從嬰兒臉部開始,而在進行四肢按摩時,可以先將緊繃、僵硬的手臂輕輕甩動,讓寶寶放鬆,對孩子微笑,並且輕微細語。

各部位按摩法

臉 永遠的微笑

首先取適量嬰兒油或潤膚乳液,從前額中心處用雙手拇指往外推壓,劃出一個微笑的形狀,接著在眉頭、眼窩、人中、下巴等處,溫柔地重複相同的動作。

功效:舒緩因吸吮、啼哭所造成的緊繃。

胸 開卷有心

將雙手放在胸部中央,順著肋骨輪廓往兩旁推壓,劃個心型動作回中央,記得雙手要緊貼著寶寶的身體。

功效:順暢呼吸迴圈。

四肢 高高低低加油維護

將小手(腿)抬高,輕壓腋下數次;雙手圍繞寶寶的手臂(腿),輕輕揉捏、朝相反方向上下移動;雙手手掌夾住小手臂(腿)上下搓滾。

功效:增加靈活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腹部 搖槳

用手掌的外端(朝向自己)輕撫過寶寶的腹部,兩手交替如搖槳般的動作。

漫步用指尖在寶寶腹部由左向右漫步。

我愛你用右手在寶寶腹部由上往下劃一個I,由左至右劃一個側寫的L,由左至右劃一個倒寫的U,做這個動作時,可同時對寶寶說:“我愛你!”

功效:幫助排氣、緩解便秘。

背部 分分合合上上下下

以脊椎為中分線,雙手放在兩側,往相反方向重覆移動,從背部上方按摩至臀部再回到肩膀。

功效:降低壓力,增強免疫力。

按摩解決身體症狀

針對寶寶容易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來進行按摩,其中手彎成杯狀,拍為扣拍,手輕放在寶寶身上劃圓圈為撫揉,如果手放在寶寶身上輕拍稱為撫拍。

長牙

當寶寶長牙的時候容易有牙齦癢或痛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寶寶喜歡將東西放在嘴巴裡咬,以減輕不舒服,媽咪可以借按摩來減緩寶寶的不適。

1.將食指放在寶寶人中的中央輕輕的揉,記住要揉在牙齦的地方,這稱為指揉法。

2.將食指放在下嘴唇中央,也是牙齦的地方,同樣輕輕的用指揉法按摩。

感冒鼻塞

換季時寶寶很容易著涼,引發鼻塞的症狀。這時寶寶會非常的不舒服,可以用按摩幫寶寶解除鼻塞的不舒服。

媽咪將兩手的拇指放在鼻翼兩側,也就是迎香穴的地方往顴骨的方向拉,如此可使鼻道拉開,寶寶自然也就不會鼻塞了。

胃脹氣

胃脹氣是小寶寶常見的症狀,有時因為喝奶時吸入了過多的空氣導致脹氣,這時只需用按摩的方法促使寶寶打嗝出來就行了。

將食指放在橫膈膜上方,大約胃的位置,用拇指劃圓圈的方式輕輕撫揉,這時手一定要放輕鬆。或者將寶寶抱起來,手做杯狀,從下背部往上拍,如此嗝就會通過震動往上出來了。

便秘

小寶寶由於吃的食物的關係,很容易有便秘症狀,或者有時腸絞痛,其實只需用手掌按摩腸的部位,就能讓寶寶安靜下來,而便秘的寶寶也能順利排氣及排便。

將寶寶橫放,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指前面一段輕揉,記住丹田也要撫揉到,腹部由於沒有骨骼,所以按摩時一定要輕,在按摩的過程中,寶寶就會全身放鬆且排氣,而且便秘的寶寶也會因為按摩通過腸道而排便。

夜啼

有的寶寶一到晚上,就會哭哭啼啼的,明明想睡覺卻又不睡,往往讓新手媽咪不知所措。不過沒關係,可以在寶寶晚上睡覺前做按摩,讓他能夠一覺睡到天亮。

媽咪仰躺著,讓寶寶俯趴在媽咪的胸腹部,用雙手在寶寶的背部交替撫摸。按摩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在自己側身,也就是不要用右(左)手拍躺在左(右)側的寶寶,如此容易會有媽媽手。

促進睡眠

寶寶很容易因為玩得太興奮而不想睡覺,或者因為在媽咪懷胎時就習慣晚睡,造成日夜不分的現象,我們可以利用按摩的手法,讓寶寶覺得舒服而入睡。

將寶寶側身,無論面對自己或背對都可以,一手搭在寶寶肩膀上固定前半身,一手放在寶寶的腋下往下按摩至腰部、腿部。

多痰

寶寶無論是感冒或咳嗽都很容易引起多痰,這時媽咪必須要借助按摩幫寶寶拍痰,讓他舒服一些。

1.讓寶寶躺在媽咪的兩腿上,頭朝媽咪腳的方向,腳往媽咪頭的方向。將手拱成杯狀,往頭部方向扣拍。

2.讓寶寶身體趴在媽咪兩腿上,同樣也是頭在媽咪腳的方向,腳在媽咪頭的方向。往寶寶頭部方向扣拍。

煩躁

寶寶有時會莫名的心情不好,或者是哭鬧不停,或者是一直發脾氣,看上去焦躁不安,讓媽咪不知怎麼辦,這時可以用按摩來安撫寶寶的情緒。

將寶寶抱起,正面趴在媽咪的身上,一手托住寶寶的屁股,一手撫拍寶寶的背部。

走路

每個寶寶學走學跑的時間都不相同,想讓寶寶走得更穩、跑得更順,媽咪可以在寶寶還很小時就常按摩腳部,這有助於寶寶往後學走路和跑步更順利。

1.一手抓起寶寶的小腳,一手撫摸腳掌。

2.再用手指抓住寶寶的腳指,一根一根的輕揉。

按摩除了可增強寶寶的生理機能,最主要的可以刺激寶寶的觸覺敏感度,借輕輕的撫摸可讓寶寶感受到媽咪的愛,也比較有安全感,這些都有助於他以後的人格發展及運動能力。不過提醒媽咪,當寶寶對按摩感到不舒服時,一定要停止按摩,所以按摩的時機很重要。而如果媽咪的力度可以控制得當,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也可按摩,而且越早開始,寶寶越容易接受,脾氣也會比較溫和,跟媽咪的親密度也越好。

( - ---- 媽咪愛嬰網, 媽咪愛嬰網! )

●按摩順序:建議先從嬰兒臉部開始,而在進行四肢按摩時,可以先將緊繃、僵硬的手臂輕輕甩動,讓寶寶放鬆,對孩子微笑,並且輕微細語。

各部位按摩法

臉 永遠的微笑

首先取適量嬰兒油或潤膚乳液,從前額中心處用雙手拇指往外推壓,劃出一個微笑的形狀,接著在眉頭、眼窩、人中、下巴等處,溫柔地重複相同的動作。

功效:舒緩因吸吮、啼哭所造成的緊繃。

胸 開卷有心

將雙手放在胸部中央,順著肋骨輪廓往兩旁推壓,劃個心型動作回中央,記得雙手要緊貼著寶寶的身體。

功效:順暢呼吸迴圈。

四肢 高高低低加油維護

將小手(腿)抬高,輕壓腋下數次;雙手圍繞寶寶的手臂(腿),輕輕揉捏、朝相反方向上下移動;雙手手掌夾住小手臂(腿)上下搓滾。

功效:增加靈活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

腹部 搖槳

用手掌的外端(朝向自己)輕撫過寶寶的腹部,兩手交替如搖槳般的動作。

漫步用指尖在寶寶腹部由左向右漫步。

我愛你用右手在寶寶腹部由上往下劃一個I,由左至右劃一個側寫的L,由左至右劃一個倒寫的U,做這個動作時,可同時對寶寶說:“我愛你!”

功效:幫助排氣、緩解便秘。

背部 分分合合上上下下

以脊椎為中分線,雙手放在兩側,往相反方向重覆移動,從背部上方按摩至臀部再回到肩膀。

功效:降低壓力,增強免疫力。

按摩解決身體症狀

針對寶寶容易出現的各種不適症狀來進行按摩,其中手彎成杯狀,拍為扣拍,手輕放在寶寶身上劃圓圈為撫揉,如果手放在寶寶身上輕拍稱為撫拍。

長牙

當寶寶長牙的時候容易有牙齦癢或痛等不舒服的感覺,這時寶寶喜歡將東西放在嘴巴裡咬,以減輕不舒服,媽咪可以借按摩來減緩寶寶的不適。

1.將食指放在寶寶人中的中央輕輕的揉,記住要揉在牙齦的地方,這稱為指揉法。

2.將食指放在下嘴唇中央,也是牙齦的地方,同樣輕輕的用指揉法按摩。

感冒鼻塞

換季時寶寶很容易著涼,引發鼻塞的症狀。這時寶寶會非常的不舒服,可以用按摩幫寶寶解除鼻塞的不舒服。

媽咪將兩手的拇指放在鼻翼兩側,也就是迎香穴的地方往顴骨的方向拉,如此可使鼻道拉開,寶寶自然也就不會鼻塞了。

胃脹氣

胃脹氣是小寶寶常見的症狀,有時因為喝奶時吸入了過多的空氣導致脹氣,這時只需用按摩的方法促使寶寶打嗝出來就行了。

將食指放在橫膈膜上方,大約胃的位置,用拇指劃圓圈的方式輕輕撫揉,這時手一定要放輕鬆。或者將寶寶抱起來,手做杯狀,從下背部往上拍,如此嗝就會通過震動往上出來了。

便秘

小寶寶由於吃的食物的關係,很容易有便秘症狀,或者有時腸絞痛,其實只需用手掌按摩腸的部位,就能讓寶寶安靜下來,而便秘的寶寶也能順利排氣及排便。

將寶寶橫放,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指前面一段輕揉,記住丹田也要撫揉到,腹部由於沒有骨骼,所以按摩時一定要輕,在按摩的過程中,寶寶就會全身放鬆且排氣,而且便秘的寶寶也會因為按摩通過腸道而排便。

夜啼

有的寶寶一到晚上,就會哭哭啼啼的,明明想睡覺卻又不睡,往往讓新手媽咪不知所措。不過沒關係,可以在寶寶晚上睡覺前做按摩,讓他能夠一覺睡到天亮。

媽咪仰躺著,讓寶寶俯趴在媽咪的胸腹部,用雙手在寶寶的背部交替撫摸。按摩時儘量不要讓寶寶躺在自己側身,也就是不要用右(左)手拍躺在左(右)側的寶寶,如此容易會有媽媽手。

促進睡眠

寶寶很容易因為玩得太興奮而不想睡覺,或者因為在媽咪懷胎時就習慣晚睡,造成日夜不分的現象,我們可以利用按摩的手法,讓寶寶覺得舒服而入睡。

將寶寶側身,無論面對自己或背對都可以,一手搭在寶寶肩膀上固定前半身,一手放在寶寶的腋下往下按摩至腰部、腿部。

多痰

寶寶無論是感冒或咳嗽都很容易引起多痰,這時媽咪必須要借助按摩幫寶寶拍痰,讓他舒服一些。

1.讓寶寶躺在媽咪的兩腿上,頭朝媽咪腳的方向,腳往媽咪頭的方向。將手拱成杯狀,往頭部方向扣拍。

2.讓寶寶身體趴在媽咪兩腿上,同樣也是頭在媽咪腳的方向,腳在媽咪頭的方向。往寶寶頭部方向扣拍。

煩躁

寶寶有時會莫名的心情不好,或者是哭鬧不停,或者是一直發脾氣,看上去焦躁不安,讓媽咪不知怎麼辦,這時可以用按摩來安撫寶寶的情緒。

將寶寶抱起,正面趴在媽咪的身上,一手托住寶寶的屁股,一手撫拍寶寶的背部。

走路

每個寶寶學走學跑的時間都不相同,想讓寶寶走得更穩、跑得更順,媽咪可以在寶寶還很小時就常按摩腳部,這有助於寶寶往後學走路和跑步更順利。

1.一手抓起寶寶的小腳,一手撫摸腳掌。

2.再用手指抓住寶寶的腳指,一根一根的輕揉。

按摩除了可增強寶寶的生理機能,最主要的可以刺激寶寶的觸覺敏感度,借輕輕的撫摸可讓寶寶感受到媽咪的愛,也比較有安全感,這些都有助於他以後的人格發展及運動能力。不過提醒媽咪,當寶寶對按摩感到不舒服時,一定要停止按摩,所以按摩的時機很重要。而如果媽咪的力度可以控制得當,剛出生的嬰兒一樣也可按摩,而且越早開始,寶寶越容易接受,脾氣也會比較溫和,跟媽咪的親密度也越好。

( - ---- 媽咪愛嬰網, 媽咪愛嬰網!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