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時期的寶寶怎樣運動才有益於身心健康

為什麼有的孩子天生愛運動?運動細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在孩子體內生長的?我們應該從什麼時候把“運動”介紹給孩子們?

嬰幼兒甚至是胎兒, 就已經能夠在運動中體會自我了。 他們在運動中發育身體和協調機能, 使自己的體質、情感和社會活動能力得到平衡的發展。

所以, 想要有個運動小英雄, 我們需要從更早的時候入手。

運動細胞從胎兒階段開始

研究表明, 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 母體的體質、健康狀況和情感的變化, 就能驅使胎兒發生相應的變化。 2~3個月的胎兒就存在獨特的運動現象,

Advertisiment
能對聲、光甚至母親的位置改變產生運動反射;7個月的胎兒甚至能聽到腸內液體流動的聲音。 胎兒在母體內受到刺激後, 同樣會加快心跳, 加強在母體內的肌肉活動。 因此, 從懷孕到分娩這段時間, 母親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 如飯後散步等, 也能使胎兒也自然地建立起良好的運動習慣。 >>>>>嬰兒必學的6大本領

“爬”的好壞直接影響運動能力

有理論證明, 兒童的體育發展和早期的爬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所以, 運動是從爬開始的。 這是孩子的第一個運動能力。

要想爬, 嬰兒就得依靠手和腿的協調運動。 移動時, 他要輪換用右手和左腿或者用左手和右腿支撐身體。 這是嬰兒最好的體操。 爬行時, 幾乎全身都在運動, 可以使上肢和下肢的肌肉漸漸發達起來,

Advertisiment
孩子爬行時必定要挺胸抬頭, 使背部肌肉變得健壯, 使通常過於鬆軟的腹肌得到加強。 爬行可以減輕脊柱的負荷, 避免脊柱發生彎曲。 >>>>>一起做做快樂親子操

孩子長大後接觸的很多運動都依靠他們的身體協調和肌肉力量, 而這種力量的獲得恰恰是從爬開始的。 當然, 爬行能使孩子眼界開闊, 發展感知覺能力, 讓孩子更聰明、學語言更快就不言而喻了。

不過, 爬行也要注意時間。 四五個月的嬰兒, 骨骼、肌肉等發育還不健全, 不宜爬行。 7個月以上的嬰兒, 每次爬行時間也不能過長, 一般以每次10~15分鐘為好。

以嬰兒運動論英雄

最新的研究表明, 嬰兒運動能影響到他們的發育, 運動量大的兒童往往會表現得更好,

Advertisiment
更多的運動可能會刺激大腦的活動。 運動量不足的危害不僅僅是肥胖, 會造成成年後很多患病的風險, 甚至對心理的發育、行為方式以及學習能力等都可能產生不利影響。

嬰兒的運動太重要了, 從這個時候開始, 已經給未來的強壯和聰明畫了一個雛形。

在最近的一次對學齡前兒童運動量的嚴格跟蹤研究中, 科學家們發現, 三歲大的孩子也存在運動不足的問題。 他們平均每天的運動量只有20分鐘, 遠遠低於在他們那個年齡階段科學家們所推薦的運動量。 運動量不足的直接表現是三歲左右的小孩吃得比以前更少了, 15-20年前, 一個三歲大的嬰兒吃得要比現在的孩子多25%。 >>>>>嬰兒運動能力的發展順序

研究發現,

Advertisiment
孩子們在每天醒著的9到10個小時的時間內幾乎不怎麼運動。 專家指出, 看電視是運動減少的主要原因。 即使在戶外, 孩子們的運動量也遠遠少於以前。 現在的孩子們很少像我們小的時候可以爬樹、在田野間自由奔跑。 現在更多的人選擇自駕車旅行, 有時候將孩子放進嬰兒車推著他們走, 其實, 在很多時候, 完全可以讓他們自己走一走。

專家們指出, 其實讓孩子們多運動並不困難, 在沒有電視的時候, 小孩子們絕對不會盯著牆壁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他們肯定能夠找到其他方式來獲得樂趣。 孩子們永遠是充滿豐富想像力的, 關鍵是父母怎麼引導他們。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