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時期的認生現象

6個月左右, 大多數嬰兒不願意接近陌生人, 特別是陌生人抱他或親近他時, 他會表現出恐懼不安, 這就是陌生人焦慮, 俗稱“認生”。 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產生在同一時間, 也是一種生物學上的保護性本能。 陌生人或陌生環境, 特別是與陌生人接近, 會引起嬰兒的不安全感, 這就是陌生人恐懼反應的根本原因。 一般說來, 嬰兒對母親的依戀越強烈, 認生情緒也就越強烈。

有研究表明, 當陌生人走近時, 嬰兒在母親膝上的認生情緒較弱;離開母親, 則認生情緒較強烈。

嬰兒時期的認生現象

一些心理學家從行為學角度解釋陌生人焦慮這種現象:自然界的很多事件預告著即將發生的危險跡象。

Advertisiment
當一些情境經常地與危險相聯結時, 通過物種的長期演化, 對這些情境的恐懼與回避就成為與生俱來的本能, 這種本能可以作為一種“生物學的程式”, 通過遺傳傳給下一代。 處在這些事件中的嬰兒就會按照事先編好的程式害怕陌生人、陌生環境, 以及和熟人分離後的“陌生場面”。 但這種程式性的對陌生事物的恐懼在出生時還沒表現出來, 因為新生兒的認知能力是很不成熟的, 他們需要時間去辨認什麼是“熟悉的”, 並且把這些人、物體和事件與不熟悉的事物區分開來。 然而一旦這種辨別成為可能, 嬰兒身上那種由遺傳獲得的“對不熟悉事物的恐懼”就會迅速表現出來。
Advertisiment

還有一些心理學家從認知發展的角度解釋這種現象。 他們認為, 陌生人焦慮是嬰兒知覺發展和認知發展的自然結果。 隨著嬰兒的成熟, 他們見到的陌生人越來越多, 他們關於人的面孔的圖式(對面孔的穩定、準確的記憶)也越來越泛化。 因此, 2歲的嬰兒見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煩惱, 因為他們知道, 這些人無非是一些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之類, 他們都很友好, 並沒有什麼危險。

不管對陌生人焦慮和分離焦慮怎樣解釋, 大多數心理學家都認為, 嬰兒身上出現的這種情緒體驗對兒童將來的心理發展有長期影響, 而父母的教養對兒童形成良好的情緒和個性有重要作用。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