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智力發育參照

寶寶1歲之前, 是各項技能和智力發展最迅速的階段, 爸爸媽媽們要對這些階段有一定的瞭解和認識, 為寶寶的智力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1個月

大運動:拉著手腕可以坐起, 頭可豎直片刻(2秒)。 精細動作:觸碰手掌, 他會緊握拳頭。 適應能力:眼球會跟紅球過中線(稍有移動即可)、聽到聲音有反應。 語言:自己會發出細小聲音。 社交行為:眼睛跟蹤走動的人。

3個月

大運動:俯臥時可抬頭45度、抱直時頭穩。 精細動作:兩手可握在一起、撥浪鼓在手中留握0.5秒。 適應能力:眼睛跟紅球可轉180度。 語言:笑出聲。 社交行為:模樣靈敏、見人會笑。

Advertisiment

5個月

大運動:輕拉腕部即可坐起、獨坐頭身向前傾。 精細動作:抓住近處玩具。 適應能力:拿住一積木注視另一積木。 語言:對人及物發聲。 社交行為:見食物興奮。

7個月

大運動:獨坐自如。 精細動作:耙弄到小丸(直徑約0.5公分)、自己取一積木, 再取另一塊。 適應能力:積木換手、伸手夠遠處玩具。 語言:發da—da、ma—ma無所指。 社交行為:對鏡有遊戲反映、能分辨出生人。

9個月

大運動:會爬、拉雙手會走。 精細動作:拇指、食指捏住小丸。 適應能力:從杯中取出積木(正方形, 邊長2cm)、積木對敲。 語言:會歡迎、再見(手勢)。 社交行為:表示不要。

10個月

大運動:會拉住欄杆站起身、扶住欄杆可以走。 精細動作:拇指、食指動作熟練。 適應能力:拿掉扣住積木的杯子, 並玩積木。 找盒內的東西。

Advertisiment
語言:模仿發語聲。 社交行為:懂得常見物及名稱、會表示。

11個月

大運動:扶物、蹲下取物。 獨站片刻。 精細動作:打開包積木的紙。 適應能力:積木放入杯中。 模仿推玩具小車。 語言:有意識的發一個字音。 社交行為:懂得不。 模仿拍娃娃。

12個月

大運動:獨自站立穩。 牽一隻手可以走。 精細動作:試把小丸投入小瓶。 全掌握筆留筆道。 適應能力:蓋瓶蓋。 語言:叫媽媽、爸爸有所指。 向他/她要東西知道給。 社交行為:穿衣知配合。

有些寶寶智力發育有問題, 但媽媽不一定能夠及早發現, 尤其是比較小的寶寶, 更容易被忽視。 老人們常常稱讚那些不哭不鬧, 不給大人添麻煩的孩子為“乖”, 殊不知這正是孩子行為障礙的表現之一。 這種乖是因為他們對周圍事物缺乏興趣,

Advertisiment
注意力和反應能力較差的表現。 由於爸媽的誤解, 致使這些孩子在早期沒有及時得到治療。 所以早期觀察孩子的智力發育情況非常重要。

如何開發寶寶的智力?

寶寶的聰明與否並非是天生的, 不可否認一部分是靠遺傳基因, 但更多的是靠後天的開發。 生活中, 爸爸媽媽怎樣對寶寶的智力進行開發呢, 試試下面的做法, 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給寶寶更多愛

剛出生的嬰兒, 尤其是最早的幾周和幾個月裡, 極其缺乏安全感, 迫切需要愛。 對寶寶的哭鬧有所反映並不會寵壞孩子, 當哭鬧時, 媽媽可以通過撫摸和聲音使寶寶平靜下來, 而不是任由寶寶繼續哭泣。 如果每次都對寶寶的哭鬧採取行動,

Advertisiment
會增加寶寶的信任感, 並會感到強烈的自我尊重。 寶寶知道自己的需要會得到滿足, 而不會感到緊張, 同時學習愛以及建立人際關係。 如果長期得不到關心, 寶寶在長大後可能會內向、孤僻。

跟寶寶多聊天

用最擅長的語言, 使用盡可能多的詞彙跟寶寶說話。 媽媽的話語是寶寶最愛聽的聲音, 當寶寶還是5個月大的胚胎時就一直在聽了。 尤其是短小歡快、節奏鮮明的兒歌, 可以多念給寶寶聽, 可以説明寶寶在頭腦中儲存大量的資訊。 決不要忽視孩子的學習能力, 快而模糊的話是沒用的, 溫和慈愛的聲音才是最恰當的。 如果在說話時做出誇張的表情, 寶寶會更樂意交流。

多撫摸寶寶

撫摸不僅能開發寶寶的觸覺能力,

Advertisiment
促進成長, 還能傳遞母愛, 讓寶寶產生良好的情感和安全感, 培養健康的心態, 是親子交流的絕佳手段。 撫摸是強有力的刺激和學習工具, 對於讓寶寶平靜下來有很好的效果。 研究發現, 接受按摩的早產兒比未接受按摩的早產兒成長得更快, 更少焦慮, 更早出院。 餵養時, 媽媽可以報緊寶寶, 經常給予擁抱。 沐浴後, 為寶寶進行全身按摩。 睡覺時, 給寶寶唱歌或講故事, 並加以撫摸, 享受與寶寶在一起的每一刻。

鼓勵寶寶多模仿

寶寶對看媽媽的臉很有興趣, 從出生就開始不斷的分析研究。 可能會模仿微笑、皺眉等表情。 媽媽要鼓勵寶寶多多模仿。 抱寶寶時保持大約20cm的距離, 作鬼臉, 如吐舌頭, 媽媽會發現寶寶也會吐出自己的舌頭。

讓寶寶體驗多種環境

寶寶的體驗越豐富多彩,大腦受到的刺激也就越多。媽媽要讓寶寶體驗多種不同的環境,例如外出散步,帶寶寶到不同的地方,如超市、運動場和商業街,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與聲音。帶寶寶到大千世界中看山水、識飛禽、認走獸,到博物館、畫展廳、名勝建築、科技展覽等處去長見識,引導寶寶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在觀察中學會思考。千萬不要把寶寶放在電視機前幾個小時,這樣不但不會達到刺激的效果,還會對寶寶的眼睛造成傷害。

讓寶寶探索

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寶寶智力開發的內在動力,應注意保護、引導和鼓勵。寶寶需要更大的空間去自己發現和探索,媽媽只需要提供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就夠了。如起居室地板上,將危險物品放到寶寶觸碰不到的地方,蓋上所有的插座蓋板,把傢俱上所有的尖角墊好,提供安全恰當的玩具等。

和寶寶進行親子閱讀

太小的寶寶可能不理解故事的內容,但樂於傾聽媽媽的聲音和看鮮豔的圖片。建議媽媽用有凹凸式圖片或有觸覺刺激感的互動繪本,向寶寶說明書內不同的紋理,讓其撫摸並體會不同的感受。

讓寶寶多聽音樂

懷孕時,許多孕媽就開始用音樂進行胎教。音樂可提高大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像力。一般來說,節奏連續的音樂是最好的。研究發現莫札特的音樂能刺激以後用於數學的神經元。媽媽可以每天和寶寶一起唱兒歌、聽音樂,這也是和寶寶共用樂趣的好方式。比如吃飯時可以選擇舒緩的音樂營造平和的心情,玩耍時則選用歡快的音樂。

多陪寶寶玩耍

與寶寶玩耍可以幫助智力發育,寶寶在玩耍享受的同時也是在學習。媽媽可以用對比強烈的圖片來説明寶寶提高專心技巧與注意範圍,可在寶寶研究圖片的時候解釋圖片的顏色。

保證寶寶營養攝取

母乳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特別是一種益于寶寶智力發育的名叫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母乳比牛乳含量高出10倍多。吃母乳長大的寶寶智商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寶寶要高。還有許多食物與營養素在適量攝取之後,能使寶寶變得聰明。例如:深海魚類、貝類、海帶、亞麻子油、特級橄欖油、洋蔥、薑等食物,都對寶寶大腦有好處。黃豆、紅蘿蔔、菠菜、茼蒿、蒜頭、薏米、蘆薈等,也對大腦發育有益。

保證寶寶睡眠

新生寶寶每天應保證18-22小時睡眠,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應保證14-18小時睡眠。為寶寶創造安謐寧靜的環境,可使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處於最佳“受激”狀態。相反,高強度的噪音環境,則使寶寶產生畏懼、急躁、恐慌的心理,影響睡眠品質。

讓寶寶多運動

運動能開發右腦的潛在功能,培養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適度的體育鍛煉,能促進寶寶大腦的血液迴圈和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因此,平時生活中應多讓寶寶鍛煉鑽、爬、滾、跳及活動雙手等動作。

開發寶寶智力的小遊戲

0-2個月:蹬玩具

寶寶對味覺、聽覺、觸覺和視覺的外界刺激都有反應。2個月寶寶俯臥時能抬頭,眼睛能跟隨物體移動,易被鮮豔物體吸引。媽媽可將軟球或柔軟的玩具放在寶寶小床的一側,把玩具推到寶寶手邊,寶寶便會用手推開玩具,再將玩具推到寶寶腳附近,寶寶會用腳去蹬玩具,訓練寶寶的手腳靈活能力。

3-7個月:藏貓貓

媽媽蒙住自己的臉,然後讓寶寶尋找,在寶寶尋找時,突然露出臉,並叫一聲“喵兒”,逗寶寶笑。然後將寶寶臉蒙住,讓他學著露出臉來讓寶寶自己控制遊戲,訓練寶寶的分析、判斷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此時是寶寶由視覺引導的知覺探索時期,寶寶能積極活躍地探索身邊的事情。

8-12個月:拍拍手

握住寶寶的手,邊拍邊說“拍拍手”,然後不握寶寶手,邊拍邊說“拍拍手”,教寶寶模仿,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與模仿的能力。寶寶感知能力變靈敏,開始喜歡模仿。

哇哇哇:練習模擬發音

讓寶寶坐在媽媽懷裡,拿住寶寶的小手,輕輕拍媽媽的嘴,媽媽發出“哇哇哇”的聲音。再拿住寶寶的小手輕輕拍寶寶自己的嘴巴,媽媽發“哇哇哇”的聲音。如果寶寶能配合手,發出“哇哇”聲,遊戲就算成功。

咚咚鏘: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讓寶寶坐好,將小鼓和小鑼放在寶寶的身前,媽媽先示範敲敲打打,嘴裡念“咚咚鏘,咚咚響,寶寶敲鑼又打鼓。”讓寶寶隨意敲打,只要發出聲音,媽媽就拍手鼓勵。任意的敲打,寶寶慢慢就會手眼協調起來。

讓寶寶體驗多種環境

寶寶的體驗越豐富多彩,大腦受到的刺激也就越多。媽媽要讓寶寶體驗多種不同的環境,例如外出散步,帶寶寶到不同的地方,如超市、運動場和商業街,讓孩子接觸不同的事物與聲音。帶寶寶到大千世界中看山水、識飛禽、認走獸,到博物館、畫展廳、名勝建築、科技展覽等處去長見識,引導寶寶透過事物的表面現象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徵,在觀察中學會思考。千萬不要把寶寶放在電視機前幾個小時,這樣不但不會達到刺激的效果,還會對寶寶的眼睛造成傷害。

讓寶寶探索

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是寶寶智力開發的內在動力,應注意保護、引導和鼓勵。寶寶需要更大的空間去自己發現和探索,媽媽只需要提供一個安全的探索環境就夠了。如起居室地板上,將危險物品放到寶寶觸碰不到的地方,蓋上所有的插座蓋板,把傢俱上所有的尖角墊好,提供安全恰當的玩具等。

和寶寶進行親子閱讀

太小的寶寶可能不理解故事的內容,但樂於傾聽媽媽的聲音和看鮮豔的圖片。建議媽媽用有凹凸式圖片或有觸覺刺激感的互動繪本,向寶寶說明書內不同的紋理,讓其撫摸並體會不同的感受。

讓寶寶多聽音樂

懷孕時,許多孕媽就開始用音樂進行胎教。音樂可提高大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像力。一般來說,節奏連續的音樂是最好的。研究發現莫札特的音樂能刺激以後用於數學的神經元。媽媽可以每天和寶寶一起唱兒歌、聽音樂,這也是和寶寶共用樂趣的好方式。比如吃飯時可以選擇舒緩的音樂營造平和的心情,玩耍時則選用歡快的音樂。

多陪寶寶玩耍

與寶寶玩耍可以幫助智力發育,寶寶在玩耍享受的同時也是在學習。媽媽可以用對比強烈的圖片來説明寶寶提高專心技巧與注意範圍,可在寶寶研究圖片的時候解釋圖片的顏色。

保證寶寶營養攝取

母乳中含有多種營養物質,特別是一種益于寶寶智力發育的名叫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母乳比牛乳含量高出10倍多。吃母乳長大的寶寶智商比吃代乳品長大的寶寶要高。還有許多食物與營養素在適量攝取之後,能使寶寶變得聰明。例如:深海魚類、貝類、海帶、亞麻子油、特級橄欖油、洋蔥、薑等食物,都對寶寶大腦有好處。黃豆、紅蘿蔔、菠菜、茼蒿、蒜頭、薏米、蘆薈等,也對大腦發育有益。

保證寶寶睡眠

新生寶寶每天應保證18-22小時睡眠,1歲以下的寶寶每天應保證14-18小時睡眠。為寶寶創造安謐寧靜的環境,可使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處於最佳“受激”狀態。相反,高強度的噪音環境,則使寶寶產生畏懼、急躁、恐慌的心理,影響睡眠品質。

讓寶寶多運動

運動能開發右腦的潛在功能,培養良好的方向感和平衡能力。適度的體育鍛煉,能促進寶寶大腦的血液迴圈和腦組織的新陳代謝。因此,平時生活中應多讓寶寶鍛煉鑽、爬、滾、跳及活動雙手等動作。

開發寶寶智力的小遊戲

0-2個月:蹬玩具

寶寶對味覺、聽覺、觸覺和視覺的外界刺激都有反應。2個月寶寶俯臥時能抬頭,眼睛能跟隨物體移動,易被鮮豔物體吸引。媽媽可將軟球或柔軟的玩具放在寶寶小床的一側,把玩具推到寶寶手邊,寶寶便會用手推開玩具,再將玩具推到寶寶腳附近,寶寶會用腳去蹬玩具,訓練寶寶的手腳靈活能力。

3-7個月:藏貓貓

媽媽蒙住自己的臉,然後讓寶寶尋找,在寶寶尋找時,突然露出臉,並叫一聲“喵兒”,逗寶寶笑。然後將寶寶臉蒙住,讓他學著露出臉來讓寶寶自己控制遊戲,訓練寶寶的分析、判斷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此時是寶寶由視覺引導的知覺探索時期,寶寶能積極活躍地探索身邊的事情。

8-12個月:拍拍手

握住寶寶的手,邊拍邊說“拍拍手”,然後不握寶寶手,邊拍邊說“拍拍手”,教寶寶模仿,訓練寶寶理解語言與模仿的能力。寶寶感知能力變靈敏,開始喜歡模仿。

哇哇哇:練習模擬發音

讓寶寶坐在媽媽懷裡,拿住寶寶的小手,輕輕拍媽媽的嘴,媽媽發出“哇哇哇”的聲音。再拿住寶寶的小手輕輕拍寶寶自己的嘴巴,媽媽發“哇哇哇”的聲音。如果寶寶能配合手,發出“哇哇”聲,遊戲就算成功。

咚咚鏘:訓練手眼協調能力

讓寶寶坐好,將小鼓和小鑼放在寶寶的身前,媽媽先示範敲敲打打,嘴裡念“咚咚鏘,咚咚響,寶寶敲鑼又打鼓。”讓寶寶隨意敲打,只要發出聲音,媽媽就拍手鼓勵。任意的敲打,寶寶慢慢就會手眼協調起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