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期各個階段的挫折教育

有些有識之士提出父母應該在孩子嬰兒期對其進行“挫折教育”, 目的是鍛煉其承受挫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預防將來長大之後面對挫折會頹廢。 新生兒不同時間段挫折教育不同。

0~1歲無須挫折教育

兒童的行為多是無意識的, 成人的悉心照顧會使他們獲得一種安全感, 從而使它能夠以成人為“安全基地”進行各種對外部世界的探索, 這種探索還無所謂成功和失敗, 所以不會使兒童產生挫折感, 也就無須進行挫折教育了。

1~3歲遇到困難才鼓勵

這一階段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期, 因為出現了許多對人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件:語言形成、思維萌芽、自我意識的萌芽。

Advertisiment
其中, 最重要的就是兒童“自我意識的萌芽”, 因為一但兒童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 就開始“鬧獨立”, 在行動上什麼都要“自己來”!而對成人的話很少聽從。

家長們對此常傷腦筋。 這個時候, 您必須有足夠的耐心, 等待孩子“自己”遇到困難, 然後再進行鼓勵。 比如, 這個階段孩子的動作能力剛剛發展, 尤其是在初期, 走路還不夠穩, 卻常要去走一些不平的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 摔倒之後就放聲大哭, 這時您不要去扶她, 而應鼓勵她“自己站起來”。 >>>3歲前如何分段進行嬰兒早教?

3~6歲寓教于遊戲

兒童之所以喜歡遊戲是因為在遊戲中兒童可以什麼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

Advertisiment
少了成人的很多約束。 而對於成人來說, 遊戲也正可以作為瞭解自己孩子心理的絕好工具。 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兒童常會把在平時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在遊戲中加以發洩, 和孩子一起遊戲, 您常可以找到平時找不到的癥結所在, 這時您就可以用“角色語言”鼓勵她, 您會發現這比在平時的勸解更加有效。 比如有一個內向的孩子, 平時無論幹什麼都顯得很沒信心, 別人鼓勵她卻常常是無功而返。 她的父母費了很大力氣也找不出原因。 在一次遊戲中, 她的媽媽以一個她喜愛的小動物的“角色”和她對話, 才發現原來以前有小朋友說她笨。 以後, 這位媽媽就注意讓孩子做一些她勝任的事情, 慢慢培養起了這個孩子的自信心。
Advertisiment
這裡有一點提醒您一定要注意:前一階段的鼓勵收效不大, 濫用沒有實際內容的鼓勵反而會事倍功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