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期寶寶飲水量

一般來說, 嬰兒需要的水除了營養素在體內代謝生成的一部分, 以及膳食食物所含的水分(特別是奶類、湯汁類食物含水較多)外, 大約有一半的水需要通過直接飲用來滿足。 出生第一星期30毫升;第二星期45毫升;1個月後50~60毫升;3個月時60~75毫升;4個月時70~80毫升;6個月時80~100毫升;8~12個月時100~120毫升。 通常1歲以內嬰兒的飲水量應是每日每千克體重120—160毫升;而2—3歲飲水量為每日每千克體重100—140毫升。 照此推算, 處於該階段的寶寶每天需水量大約為1200—1600毫升, 除去飲食攝入的水分外, 還應該每天直接飲水至少為600毫升。

腹瀉時

如果寶寶腹瀉,

Advertisiment
體內礦物元素就會流失, 尤其需要補充鈉和鉀, 所以要給寶寶喝點糖鹽水。 一般糖與鹽以1:1的比例配成, 再兌入適量的開水, 能起到補充體液、防止電解質流失的作用。

暑熱時

除了讓寶寶多喝溫涼的白開水外, 還應該讓他們喝點綠豆湯、酸梅湯、涼茶和西瓜汁。 這不僅能及時幫寶寶補充水分, 還能起到散熱、調節體溫的作用。 此外, 酸梅湯能讓寶寶開胃, 西瓜汁則有利尿、解暑的功效。 炎熱的天氣, 寶寶大量出汗, 容易出現內熱, 這時可以讓他們喝點冬瓜水。

消化不良時

薏仁有健脾、利濕的作用, 能幫助恢復脾胃功能。 因此, 當寶寶脾胃不和、消化不良時, 喝點薏仁水能起到調理腸胃的作用。 如果寶寶出現了便秘, 不妨用白蘿蔔煮水,

Advertisiment
以此來幫助通便。

發燒、咳嗽時

寶寶發燒或咳嗽都需要補充水分, 此時, 將具有清肺、清熱功能的梨或荸薺與水同煮, 能起到補水、清肺熱、止咳的效果。 大一點的寶寶還可以喝些稀釋後的鮮果汁, 其中的維生素能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幸孕網特別提示:除此之外, 為人父母還應注意一些其他問題。 寶寶大量出汗後, 千萬別一次性飲用大量的水, 這可能引起水中毒。 因為出汗本身帶走了一些鹽分, 而大量飲水後, 水經腸胃吸收, 又以汗的形式排出, 這樣會帶走更多鹽, 以致血液吸水能力降低, 一些水分很快被吸收到組織細胞內, 造成細胞水腫, 出現頭暈、眼花、昏迷等中毒症狀。 不要等到寶寶說“口渴”再喝水, 因為此時身體已經進入缺水狀態。

Advertisiment
家長應督促寶寶養成定點喝水的習慣, 嬰兒在兩次吃奶之間喝水;兒童在兩餐之間喝水。 嬰兒每天需要大量的水分, 每次喂水量約為每頓奶量的一半:夏天應適當增加水量。 感冒、發燒及嘔吐或腹瀉脫水時更應頻繁飲水。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