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期,精細動作的發展規律

人的手是認識客觀世界、與外界交往的一種重要器官, 正是人有了一雙靈巧的手, 才使人和動物有了本質的區別。 但是手的這種靈活不是與身俱有的, 而是要有一個相當長的發育過程。 這個發育過程也遵循著一定的規律。

新生兒:新生兒在被觸摸手心或腳心時, 會彎曲指(趾)尖好像要抓什麼東西一樣, 這叫做抓握反射。

一個月:握著的手指張開了, 抓握反射現象逐漸消失。

兩個月:雖然還不會自己伸手拿玩具, 可如果把玩具放到嬰兒手裡的話, 他們就會握住, 搖著玩。

三個月:這個時期的嬰兒經常吮吸手指,

Advertisiment
這也是一種學習, 即通過嘴來確認眼睛看到的物體。

四個月:想要抓住眼前看到的東西, 這種手和眼睛的同時運動就叫做“眼和手的協調”。 把嬰兒喜歡的玩具放在觸手可及的地方, 嬰兒就會伸手把玩具抓起來握著玩一會。

五個月:可以用兩隻手抓起面前放著的玩具, 還會把蓋在臉上的布扯掉。 隨著雙手作用的加大, 嬰兒已經清楚地懂得手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做各種動作, 不再像以前那樣看著自己的手玩了。 一看到奶瓶就高興地伸手去要;被媽媽抱著的時候, 會不停地摸媽媽的臉, 抓媽媽的頭髮, 表現出對媽媽的親愛之情。

六個月:不會再長時間地把玩具只拿在一隻手中了, 他們會把玩具換到另外一隻手上。

Advertisiment
另外, 還可以用兩隻手撕紙, 自己用手拿著餅乾吃。 但是, 嬰兒還不能自由地使用每根手指, 抓東西的時候都是五根手指一起抓下去。

七個月:可以自由地運用雙手了, 所以不只會抓東西, 也能夠把右手拿著的東西換到左手, 用兩隻手分別拿不同的物品。 手指靈巧之後, 嬰兒就會拍擊雙手拿著的東西, 來聽碰擊所發出的聲音。 他們非常喜歡能發出聲音的玩具, 而且也能學會敲鼓了。 另外, 嬰兒還會把手裡拿著的東西扔出去。 對於大人來說, 做這些動作沒什麼了不起。 可實際上, 運動手腕並張開手指在運動機能中可是屬於相當複雜的高難度動作。

八個月:手指變得非常靈巧, 只用拇指和食指就能準確地把東西拿起來。

Advertisiment
因為無論什麼都往嘴裡送, 要注意不要誤吃東西或者發生窒息事故。 抓東西的動作能促進手指的發育。 母親和嬰兒一起玩耍的時候, 要多注重讓嬰兒運用手指, 那種入口即化的小饅頭讓嬰兒自己抓拿、送入口中吃, 愛吃多少都可以滿足他的要求。

九個月:嬰兒通過玩各種玩具, 手指變得更加靈活了。 能夠靈活地運用拇指和其他四指抓起很小的東西來。 在飯桌上把勺子和碗當作玩具來玩, 常常給媽媽找麻煩。

十個月:嬰兒玩的遊戲越來越多了。 因為手指的運動機能越來越發達, 嬰兒可以不用整個手掌而只用手指, 就能拿起有一些重量的積木來。 嬰兒還非常喜歡玩從一個空箱子裡面放進和拿出東西的遊戲。 放進和拿出的動作不僅能促進手指的成長,

Advertisiment
還有利於促進智力的發育。 一旦手裡拿了什麼東西, 便死活也不願意放下。 另外, 還會故意扔掉手裡拿的東西, 大人幫著撿起來之後, 還會再扔掉, 甚至反復許多次。 這些動作也是必須經歷的一個發育階段, 是嬰兒強烈意識到自己會拿東西的表現。

十一個月:到了這個時期, 嬰兒可以自己用雙手拿著杯子喝牛奶或水了。 由於不熟練, 喝得時候可能會灑出來, 但也不要加以責備, 而是應該表揚嬰兒自己會喝水了。 該是讓嬰兒不再用奶瓶而是用杯子喝水的時候了。

十二個月:手指的機能日益發達。 如果在旁邊看到媽媽寫字, 自己也想寫, 手裡拿起蠟筆等就亂寫亂畫。 為了促進嬰兒智力的發育,

Advertisiment
要儘量滿足其寫畫的願望, 同時可以告訴嬰兒牆壁和床上是不能亂寫亂畫的。 手的動作發育也稱之為精細動作的發育。 大約在三個月左右時隨著握持反射的消失, 孩子開始出現無意識的抓握, 這就標誌著手的動作開始發育了。 孩子開始抓握時, 往往是用手掌的尺側(小拇指側)握物, 然後逐漸向橈側發展(大拇指側), 最後發展用手指握物, 也就是說手的動作是從小拇指側向大拇指側發展的。 如果兩個同樣年齡大小的孩子, 用靠近小拇指側處取物的孩子手的動作就沒有用大拇指側取物的那個孩子發育得好。 此外, 手的抓握往往是先會用中指對掌心一把抓, 然後才會用拇指對食指鉗捏。 一個小兒如能用拇、食指端取物, 就表明他的手的動作發育已相當好了。再次,小兒先能握物,然後才會主動放鬆,也就是說小兒先會拿起東西,然後才會把東西放到一處。

大家都知道“心靈手巧”這一說法,這就說明手與腦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大腦的發育使手的動作得到發展,反之,靈巧的手也能刺激大腦進一步發展。相信一個能在早期就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有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個聰慧的大腦。

就表明他的手的動作發育已相當好了。再次,小兒先能握物,然後才會主動放鬆,也就是說小兒先會拿起東西,然後才會把東西放到一處。

大家都知道“心靈手巧”這一說法,這就說明手與腦的關係是非常密切的。大腦的發育使手的動作得到發展,反之,靈巧的手也能刺激大腦進一步發展。相信一個能在早期就得到良好教育的孩子,長大後一定會有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個聰慧的大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