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期:加輔食後的不適應

添加輔食後, 小寶寶們連續出現了腹瀉現象。 可把一家人給急壞了!

我挎著一隻碩大的韓式背包, 裡面用塑膠袋裝了一點兒新鮮的大便, 急急忙忙地去省兒童醫院。

專家給開了“媽咪愛”、“思密達”、“金雙岐”等藥。

不料, 連吃了三天, 一點作用也沒有。 尿布洗了一盆又一盆, 都快更換不過來了。

沒辦法, 我再次口袋裡裝著寶寶們的把把, 去了兒童醫院。 又一次掛了專家號, 請教為什麼吃了藥也不見好。

專家的解釋是:一般情況下, 寶寶出生六個月以後, 從母體帶來的免疫球蛋白逐漸減少, 於是就開始不斷地鬧病;而在添加輔食之後,

Advertisiment
則會因胃腸道不適而引起腹瀉。

比如, 初加菜泥時, 大便中常排出小量的綠色菜泥。 這時如果沒有腹瀉, 不必停止加輔食, 數日以後胃腸習慣了, 這種情況便隨之消失。 如果引起腹瀉, 往往會持續很長時間, 這時要儘量多吃母乳。

專家還說, 未添加輔食時, 母乳餵養兒的糞便呈金黃色, 稠度均勻如藥膏狀, 或如種子樣的顆粒, 偶爾稀薄而微呈綠色, 有酸味兒但不臭;牛奶餵養兒的糞便淡黃或土灰, 質較硬, 有明顯的臭味兒, 如果增加糖分則便質柔軟;混合餵養兒的糞便呈暗褐色, 臭味兒增加。

添加輔食之後, 情況有所改變:如果嬰兒糞便的臭味兒明顯, 則表示消化不良, 這時應適當減少奶量或將奶沖稀;如果糞便中多泡沫,

Advertisiment
則表示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 就必須減少甚至停止吃澱粉類的食物;如果大便外觀如奶油狀, 則顯示脂肪消化不良, 應減少油脂類食物的攝入。

所以, 藥物只是為了調節胃腸功能, 來得比較慢;必要時還可以在肚臍眼兒上貼一些膏藥。 對於小嬰兒來說, 添加任何輔食都要循序漸進, 逐漸適應, 不可輕易放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