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腋溫在春、秋、冬三季平均溫:上午36.6℃, 下午36.9℃;在夏季上午36.9℃, 下午37℃。 有部分孩子腋溫可能在37℃以上, 尤其在夏季居多, 約占50%, 體溫雖高, 但經過觀察可發現, 孩子並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 所以體溫比較高的孩子並不一定就是發燒, 爸媽可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來做出判斷。
如寶寶的體溫在某些因素的影響下, 常常會出現一些波動。 例如在傍晚時, 寶寶的體溫往往比清晨時要高一些;寶寶進食、哭鬧、運動後,
Advertisiment
嬰兒正常體溫範圍
口腔體溫範圍36.7℃—37.7℃之間;
腋窩溫度範圍36.0℃—37.4℃之間;
直腸溫度範圍36.9℃—37.9℃之間。
怎麼測量寶寶體溫
在日常生活中, 有很多情況需要給寶寶測量體溫。 因為不正常的體溫是許多疾病的先兆, 例如流感和扁桃體發炎等。 所以每當嬰兒哭鬧不停, 或者總是無精打采或額頭溫度較高時, 就要測一測體溫, 看看是否正常。 常見的測量方式有測腋溫、肛溫、以及耳溫。
1、腋溫
使用工具:一般溫度計、酒精棉球。
Advertisiment
測溫之前:
(1)用酒精棉球從溫度計的末端往上擦拭一遍消毒。
(2)將溫度計用力甩一下, 讓水銀指針回歸到35℃以下。
(3)檢查寶寶腋下是否有流汗, 若有要先擦乾。
測量步驟:
(1)將寶寶衣服稍作松解, 以腋下能放入溫度計為原則。
(2)固定寶寶, 把寶寶的手輕舉, 將溫度計放到腋下中心點, 手放下壓住並夾緊5—10分鐘。
(3)取出溫度計觀看結果。
(4)腋溫所測溫度+0.5℃=寶寶當時體溫。
2、肛溫
使用工具:肛溫溫度計(肛表)、酒精棉球、凡士林。
測溫之前:
(1)溫度計檢查工作同腋溫。
(2)將肛溫溫度計的前端塗上凡士林(1歲以下塗1.5釐米長左右;2歲以上塗2.5釐米長左右)。
測量步驟:
(1)讓寶寶平躺, 先脫掉寶寶的尿片, 一隻手固定寶寶雙腳並抬高。
(2)將塗有凡士林之肛溫溫度計插入寶寶肛門(約1—2釐米)。
Advertisiment
(3)壓住讓寶寶夾緊1—2分鐘。
(4)取出肛溫溫度計觀看結果。
(5)肛溫所測溫度=寶寶當時體溫。
(6)寶寶若有拉肚子情形不適合測量肛溫。
3、耳溫
使用工具:耳溫槍。
測溫之前:檢查耳溫槍的電池是否有電。 檢查寶寶耳朵內是否有太多耳屎, 若有須先清除以免影響測量結果。
測量步驟:
(1)打開耳溫槍的電源。
(2)固定寶寶, 將寶寶的耳朵輕輕往下、往後略傾斜。 (2歲以上則是將耳朵輕輕往上往後)
(3)把耳溫槍探測頭插入寶寶耳道裡面, 輕按測溫按鈕。 (通常會嗶一聲)
(4)取出耳溫槍觀看結果。 (螢幕顯示數位即為所測量的溫度)
(5)耳溫槍測得溫度=寶寶當時體溫(不需再加減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