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添加輔食的原則和時間

添加輔食是寶貝成長中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新手媽咪總會產生這樣或那樣的疑惑。 希望這些小知識可以給寶媽們一些幫助。

先加蛋黃還是純米粉?

好多家長覺得蛋黃這個營養物質好, 補充蛋白質, 含鋅含鐵也高, 這是一個誤區, 當然這與過去我們的經濟條件有關, 那時雞蛋是最好的營養品, 所以會考慮到蛋黃。 我們現在主張首先添加的第一個輔食應該是純米粉。 是因為純米粉引起嬰兒過敏的可能性是最低的, 而且相對於蛋黃容易消化吸收。 像蛋黃有的孩子愛過敏的, 甚至可以六七個月以後再加。

Advertisiment

米粉能與奶混在一起吃嗎?

有的媽媽為省事把泥糊狀食物和奶混在吃覺得方便, 這是一個誤區。 我們給寶寶加泥糊狀食物, 一方面給他加營養, 另外一方面他要學習咀嚼, 讓寶寶練習舌頭的攪拌能力。

各類輔食添加的比例該是多少?

沒有絕對要遵循的比例, 可以靈活安排, 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兒, 主食是奶, 每天應進食母乳或配方乳600-800毫升, 穀類40-110克, 蔬菜25-50克, 水果25-50克, 蛋黃15克或雞蛋50克, 魚、肉25-40克。 初期一次只喂一種新的食物, 以便判別此種食物是否能被寶寶接收。 若寶寶產生不良反應如過敏, 父母才容易找到“元兇”, 避免讓寶寶再吃到同種食物。

輔食不是越碎越好?

夠碎、夠爛——這是多數家長在給孩子添加輔食時遵循的行為準則,

Advertisiment
因為在他們看來,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孩子不被卡到, 吸收更好。 可事實上, 寶寶的輔食不宜過分精細, 且要隨年齡增長而變化, 以促進他們咀嚼能力和頜面的發育。

12個月後, 軟飯、餃子、餛飩、細加工的蔬菜和肉類都可以幫助寶寶鞏固咀嚼功能的發育。 這個時期, 牙齒越來越多, 寶寶的咀嚼、吞咽動作更加協調, 慢慢地還能學會“初級”的吃飯工序, 如用牙齒將粗、硬的食物咬磨細碎。 這些動作能鍛煉舌頭及整個頜面部的肌肉, 為寶寶日後語音發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如何得知是否良好消化了輔食?

寶貝吃了新添加的輔食後, 大便出現一些改變, 如顏色變深、呈暗褐色, 或可見到未消化的殘菜等, 不見得就是消化不良。

Advertisiment
因此, 無須馬上停止添加輔食。 只要大便不稀, 裡面也沒有黏液, 就不會有什麼大問題。 若在添加輔食後出現腹瀉或是大便裡有較多的黏液, 就要趕快暫停下來, 待胃腸功能恢復正常後再從少量開始重新添加。 並且要避開生病或天氣太熱的時候。

孩子何時可以添加鹽?

從理論上來講, 應該是1歲以後。 即使那時, 也只是極少量。 對於寶寶對輔食不感興趣, 可能不是孩子的問題, 應該主要是大人的錯誤所致。 比如:早期開始添加果汁、大人吃飯時給孩子嘗一些成人食品、給孩子頻繁吃保健品或不必要的藥物(鈣劑、蛋白粉、牛初乳等等)。 這樣可以誘導孩子的味覺過早發育, 造成孩子出現對配方奶或常規輔食(米粉等)不感興趣。

Advertisiment

建議家長還是從平常餵養和生活中做起, 不要過早給孩子添加鹽等調味品。 鹽攝入過早、過多都會誘發孩子今後成人期出現高血壓等疾病。

過敏的孩子輔食添加注意什麼?

1歲之內的孩子, 特別是目前已有濕疹的孩子不應添加牛奶和相關食品;雞蛋蛋白;帶殼的海鮮;大豆/花生等容易引發孩子過敏的食物。 濕疹的孩子要晚些(至少8個月)開始嘗試蛋黃。 如果蛋黃不耐受, 就要堅決停掉。 黃豆漿不能給1歲以內的孩子喝, 這樣可能會加重過敏——濕疹。 孩子的輔食不要太快地增加品種, 這樣有助於濕疹的控制。

添加輔食後腹瀉怎麼辦?

剛開始加蔬菜時, 寶寶會特別容易出現拉肚子。 家長可以稍停1至2周再加。 最好先給孩子加菜葉做成的菜泥,

Advertisiment
等孩子適應後再慢慢加起。 如果腹瀉情況嚴重, 要及時補充水份還可以給孩子服媽咪愛或思密達止瀉或及時就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