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游泳耳朵進水怎麼辦

寶寶出生後離開了媽媽, 失去原來生存在羊水中的感覺, 游泳可以幫助他感覺到回母體內的環境, 從而消除“孤獨”、“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

嬰兒在生長發育中除“口部”的饑渴外, 尚有肌膚、骨骼、關節、肌肉、情感等的“饑渴”, 必須得到滿足, 現代“嬰兒游泳”正是滿足了嬰兒的這些需求。

通過以水為介質的皮膚接觸及各個關節大幅度的自主活動和被動游泳操活動, 同時可以溫柔和自然地刺激嬰兒的視、嗅、觸覺, 尤其是平衡覺的刺激與適應。

嬰兒游泳的好處

1、嬰兒經常游泳, 可以提高呼吸系統的功能;

2、嬰兒游泳可消耗過多的脂肪,

Advertisiment
利用全身各部位的肌肉, 使體型勻稱健美;

3、嬰兒游泳的過程中也會提高大腦的功能, 讓寶寶的大腦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能力快, 智力發育好;

4、嬰兒經常游泳可使心肌發達, 新陳代謝旺盛, 心跳比同齡嬰兒慢且有力, 這就為承擔更大的體力負荷準備了條件;

5、游泳還可以提高寶寶耐寒和抗病的免疫能力。

寶寶耳朵進水會有什麼危害?

如果寶寶在洗澡或游泳時, 導致耳朵進了水, 使液體常在中耳積聚, 就有可能導致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以嬰兒及幼童在冬季多發, 嚴重情況下可導致失聰。 中耳的感染性炎症有三種類型:急性、慢性分泌性和慢性化膿性。 急性中耳炎的致病菌多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

Advertisiment
侵入途徑有三條, 經咽鼓管、外耳道或中耳。 少數病例可能導致鼓膜穿孔。 有一部分可能轉為分泌物更多的慢性中耳炎, 並導致失聰及耳痛。

我們通常熟知的“耳道進水會引起中耳炎”的說法, 實質上說的是不乾淨的水進入外耳道, 使得耳內的耳屎軟化、膨脹, 引發耳道堵塞、流水, 發生外耳道炎;或者是髒水中的細菌留存在耳道內, 增加耳朵發生感染的幾率。 因此, 並不是像我們想像的那樣, 耳朵只要進水就會發炎。 耳部健全、正常的人, 在洗澡的時候進入一點水是沒有關係的。

寶寶游泳時耳朵進水怎麼辦?

當水流入寶寶耳朵, 應立即將寶寶頭部向入水一側傾斜, 用消毒棉球(棍)輕輕將水吸出, 並擦乾淨, 一般棉簽只能擦到耳朵外周,

Advertisiment
做這些動作時要小心輕柔, 以免捅傷鼓膜;如果洗澡過程中耳朵進水, 大多數情況下會自行排出;一旦內耳有積水, 應立即去醫院進行專門處理。

可以使用軟棉棒, 在頭部把棉花撐呈蓬鬆狀, 輕輕插入耳朵旋轉, 但不要太深, 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能動;如果幾次擦乾後仍有臭味, 就要到醫院給耳朵點藥水。 如果寶寶不能配合, 請不要輕易給寶寶掏耳, 否則會有鼓膜穿孔的危險。

怎樣保護寶寶的耳朵?

如果孩子的耳朵容易感染, 家長應將每次游泳的時間控制在1小時以內。 另外, 孩子在游泳時應該佩戴耳塞, 游泳結束後應立刻用醫用棉球將耳朵擦乾。 儘量不要使用棉簽, 因為它堅硬的頂端極容易滑進內耳耳道,

Advertisiment
甚至刺傷耳鼓。

專家觀點:

寶寶在洗澡或游泳時耳朵進了水, 家長千萬不要驚慌, 也不要擅自採取極端措施。 可以用軟棉棒輕輕伸入寶寶耳朵內旋轉, 將耳內的水吸出, 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伸入得太深, 也不能使用過硬的物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