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嬰兒的面部和頭部容易出疹子, 這是很多家長都經歷過的, 熱的時候容易起。 常見的是濕疹。 因為癢, 嬰兒一酲來就哭鬧, 同時經常會用手去抓, 這時家長不要在家中隨便治療, 應去醫院做相關的處理。
嬰兒濕疹起病大多在生後1~3月, 6個月以後逐漸減輕, 11/2歲以後大多數患兒逐漸自愈。 一部分患兒延至幼兒或兒童期。 病情輕重不一。 皮疹多見於頭面部, 如額部、雙頰、頭頂部, 以後逐漸蔓延至頦、頸、肩、背、臀、四肢, 甚至可以泛發全身。
初起時為散發或群集的小紅丘疹或紅斑, 逐漸增多, 並可見小水皰,
Advertisiment
臨床上可按發病過程分為三期:
1.急性期 起病急, 皮膚表現為多數群集的小紅丘疹及紅斑, 基底水腫, 很快變成丘皰疹及小水皰, 皰破後糜爛, 有明顯的黃色滲液或覆以黃白色漿液性痂, 厚薄不一, 逐漸向四周蔓延, 週邊可見散在小丘疹, 也稱衛星疹。 面部皮膚可有潮紅及腫脹。 間擦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肛門周圍等處可以受累併合並擦爛。 如護理不當常有繼發感染可泛發全身。 此期病兒夜不能眠、煩躁不安, 合併感染者可有低熱。
2.亞急性期 急性濕疹的滲出、紅腫、結痂逐漸減輕, 皮膚以小丘疹為主,
Advertisiment
3.慢性期 反復發作, 多見於1歲以上的嬰幼兒。 皮疹為色素沉著, 皮膚變粗稍厚, 極少數可發生苔癬樣化。 分佈在四肢, 尤其四窩處較多。 若發生在掌蹠或關節部位則發生皸裂而疼痛。 如果治療不當, 或在一定誘因下, 隨時可以急性復發, 自覺劇烈搔癢。
專家建議:
對於起濕疹的嬰兒護理, 室溫不能過高, 因為過熱會加重症狀。
不能讓嬰兒用手支抓撓疹子, 以防止見好的部位復發, 並且也可能由於細菌感染引起化膿。
可以做一個小手套套在手上, 發防止撓抓。還要注意每天更換枕巾, 不要讓濕疹感染化膿菌,
Advertisiment
最後, 濕疹嚴重時不要洗澡, 特別是洗頭和洗臉, 最好不洗。 嬰兒用具要單放, 洗枕巾和被頭的盆要與洗尿布和衣服的盆分開。
在治療方面, 有濕疹的嬰兒不要接觸其它孩子。 如果嬰兒哭鬧, 為了分散注意力, 可抱嬰兒到陰涼處, 讓嬰兒觀賞外面的風景。 適度疲勞會使嬰兒夜間睡得好。 餵養時在奶粉中加進部分脫脂奶粉會使濕疹減輕。 到醫院後, 醫生會開些外塗的軟膏回到家時上到濕疹處, 嚴重的濕疹不會很快好的, 有少數可變成慢性濕疹。
純母乳餵養預防濕疹
“來就診的患兒多在兩歲內, 不少孩子全身都是濕疹, 煩躁得亂蹬亂哭。 ”兒科專家說, 濕疹俗稱“奶癬”, 是嬰兒最常見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病,
Advertisiment
“得濕疹的孩子一般是過敏性體質, 遺傳是致敏的內在因素, 食物、氣候變化、室溫過高等是外在因素。 ”專家說, 可以查一下寶寶父母的病史, 儘量避免讓寶寶接觸可能引起過敏的食物或環境。
據介紹, 母乳的致敏性是最低的, 也是防止新生兒過敏的最佳預防措施, 因此, 應當純母乳餵養, 尤其是嬰兒的第一口奶應該是母乳。
如果母乳確實不夠吃(需諮詢醫生), 也應當在兒科醫生或嬰兒營養師的指導下選擇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
家庭護理四項注意
Advertisiment
專家提醒說, 孩子患上濕疹後, 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消炎、止癢、脫敏藥物, 千萬不要自行使用任何激素類軟膏。 濕疹很頑固, 常會持續幾個月, 治療、護理要有耐心。 隨著斷奶時間的延長, 濕疹也會逐漸消失。
如果家有濕疹寶寶, 父母要照顧好患了濕疹的孩子, 在生活中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 剪短孩子的指甲或給孩子戴上手套, 避免孩子用手抓癢撓破皮膚;
第二, 穿棉質衣物, 防止衣物摩擦, 可用嬰兒潤膚油塗抹, 避免香皂或其他刺激性護膚品;
第三, 勤換內衣和尿布, 減少洗澡次數和時間, 不用尿不濕, 保持皮膚清潔;
第四, 患病期間, 母嬰都要禁食魚、蝦、蟹, 食物中要有豐富的維生素、無機鹽和水, 糖和脂肪適量, 少吃鹽, 以免體內積液太多。千萬別濫用偏方
很多嬰幼兒都會出濕疹,這讓一些年輕的母親手忙腳亂,而一些偏方也在母親之間流傳。皮膚科專家提醒家長,孩子出現輕度濕疹不必緊張,而且在孩子出濕疹後千萬別濫用生薑水擦洗等偏方,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曉雁指出,孩子出生後,對生活的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孩子都會出現濕疹,只是輕重不一。病情較輕的濕疹會自行消退,不過,受遺傳因素、環境以及自身體質影響,有的嬰幼兒出的濕疹比較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有的孩子將來還可能患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
因此專家提醒家長,嬰幼兒出濕疹症狀較輕的,可以不必理會。如果孩子的症狀較重,如疹子特別癢,甚至癢得孩子睡不好覺,或是疹子有滲出,可遵醫囑給孩子使用激素類藥物。有的家長會自己給孩子找些偏方,如用生薑水給孩子擦洗。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反而可能刺激孩子的皮膚,是絕對不可取的。
為儘量避免孩子患上濕疹,專家建議家長,孩子的生活環境不要過熱、過幹、過曬,最好濕度保持在50%左右,溫度保持在22攝氏度左右。母乳餵養的孩子母親飲食也要清淡。在給孩子增加輔食時,要少量單一添加,避免孩子出現過敏引發濕疹。
千萬別濫用偏方
很多嬰幼兒都會出濕疹,這讓一些年輕的母親手忙腳亂,而一些偏方也在母親之間流傳。皮膚科專家提醒家長,孩子出現輕度濕疹不必緊張,而且在孩子出濕疹後千萬別濫用生薑水擦洗等偏方,否則可能加重病情。
首都兒科研究所附屬兒童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劉曉雁指出,孩子出生後,對生活的環境、飲食和生活習慣都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多數孩子都會出現濕疹,只是輕重不一。病情較輕的濕疹會自行消退,不過,受遺傳因素、環境以及自身體質影響,有的嬰幼兒出的濕疹比較重,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規範的治療,有的孩子將來還可能患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疾病。
因此專家提醒家長,嬰幼兒出濕疹症狀較輕的,可以不必理會。如果孩子的症狀較重,如疹子特別癢,甚至癢得孩子睡不好覺,或是疹子有滲出,可遵醫囑給孩子使用激素類藥物。有的家長會自己給孩子找些偏方,如用生薑水給孩子擦洗。專家指出,這種做法反而可能刺激孩子的皮膚,是絕對不可取的。
為儘量避免孩子患上濕疹,專家建議家長,孩子的生活環境不要過熱、過幹、過曬,最好濕度保持在50%左右,溫度保持在22攝氏度左右。母乳餵養的孩子母親飲食也要清淡。在給孩子增加輔食時,要少量單一添加,避免孩子出現過敏引發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