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獨立能力的培養

1、父母對孩子哭鬧的態度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安絲華斯曾做過一項研究, 結果發現, 哭了之後立即收到反應的嬰兒, 一歲以後還會哭鬧的比率比較低。 依據安絲華斯的看法, 母親對嬰兒的需求愈是敏感。 嬰兒就愈有安全感, 不但能和媽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而且敢於外出探索, 逐漸脫離依賴。 另一項個案研究則發現, 兩個在兩三個月大時哭鬧程度相當的嬰兒, 甲嬰兒的父母對他的哭鬧不煩不亂, 仍然跟他說話, 逗他玩。 乙嬰兒的父親則極少花時間陪小孩, 母親又是只要他一哭就把他抱在懷裡走來走去。

Advertisiment
很少跟他說話, 或是陪著他玩。 等到一歲左右, 甲嬰兒只要在父母身邊不遠, 大部分時間都能快快樂樂地自己玩;乙嬰兒卻仍然時常哭鬧, 要求大人抱。 如此看來, 很可能是甲嬰兒的父母由於在帶孩子的過程中不煩不亂, 能享受樂趣, 因此, 對於孩子的需求及成長的脈動皆較為敏感, 較能適時擴展孩子的行為能力, 使得他逐步在不被抱的情況下也能有安全感, 能自得其樂。 乙嬰兒則沒有學到這樣的能力, 仍然得依賴較原始的方式——被抱著才覺得安全、快樂。

2、孩子的獨處經驗很重要培養孩子獨處的經驗和能力也是幫助孩子養成不依賴個性的必備條件。 孩子有許多經驗的取得必須在獨處並經歷各種嘗試、錯誤的過程中才會有真正的收穫。

Advertisiment
讓小嬰兒獨處, 聽來似乎不可思議, 但是, 這並不是指丟下他一人, 讓他真正“獨處”, 而是指在喂完奶、換好尿片後, 把他安排在母親工作的房間裡, 讓他自己玩。 剛開始, 孩子可能玩玩自己的手、注視著周圍某一件物體。 慢慢地, 可能需要為他準備合適的玩具。 只要他專注於自己的活動, 我們都不需去打擾他。 萬一他遭遇到什麼挫折, 也儘量讓他自己面對;如果他開始吵鬧, 而我們手邊的事情還沒有完成, 可以先和他說話, 用聲音安慰他, 等事情告一個段落之後再去抱他。 這樣一方面讓他知道媽媽對他的需求並不是毫無反應, 但也讓他知道我們有需要料理的事情, 他必須學習等待。
Advertisiment
可是, 只要我們忙完了, 一定要過去抱抱他, 好好陪他玩一下, 使他對等待有信心。

3、爺爺奶奶別搗亂如果爺爺、奶奶愛孫心切, 常給予孩子過度的保護, 不妨和顏悅色地和他們溝通。 即使屢試不得結果, 只要珍惜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刻, 隨著孩子的成長, 逐步鼓勵、培養其獨立探索的能力及興趣, 便不需太過憂慮。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2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力集中按1個月時那樣訓練。寶寶喜歡看彩色的圖畫,表示自己興趣。當看到喜歡的圖畫時會笑,看個不停動手想摸,看到不熟悉的會長久注視。2.視聽定向將各種發聲玩具在寶寶的視線內弄響給他聽,緩慢、清晰、... [詳細答案]

  • 2回答

    如何培養寶寶的獨立能力?

    你好!很高興為你解答。獨立性需要從小養成哦,老話說三歲看八十,說明習慣很重要的,所以相對的建議還是從小培養孩子一些自我能力的,比如可以訓練他自己如廁穿衣洗臉刷牙等,日常生活中可以在家長的示範帶領下做... [詳細答案]

  • 1回答

    1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視力集中在小兒床上方,掛一些使之感興趣的物體,最好是紅色能發出響,吸引小兒興趣。2.視聽定向距小兒眼睛20-25釐米處,將彩色帶響聲的玩具緩慢移動,使小兒的視線隨玩具移動。 [詳細答案]

  • 1回答

    3個月寶寶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親近母親母親走來時,寶寶顯示出快樂和急於親近的表情,有時還會呼叫,手舞足蹈。只有經常和寶寶逗樂的父親才能引起寶寶這種親切的激情。2.觸摸繼續訓練觸摸,除以前的方法外,可抱小兒至坐位,面前方上玩具... [詳細答案]

  • 1回答

    四個月嬰兒的認知能力的培養?

    1.尋找目標母親抱寶寶站在檯燈前,用手擰開燈說:“燈。”初時寶寶盯住媽媽的臉,不去注意檯燈。多次開關後,寶寶發現一亮一滅,目光向檯燈轉移,同時又聽到“燈”的聲音,漸漸形成了條件反射。以後再聽到大人說...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