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直哭鬧不停, 不管誰來安慰都沒有用。
Advertisiment
2、很難被喚醒。
3、如果有人想觸碰或者移動孩子, 他就哭鬧。
4、脖子僵硬, 不靈活。
5、手臂、大腿或身體的其它部位出現不能控制的抽動、痙攣。
6、神志不清, 行動怪異(看見或聽見不存在的東西, 說些很奇怪的話或行動反常)。
7、呼吸時伴有雜音。
8、不能吞咽任何食物, 並不住地流口水。
9、皮膚上出現紫色的斑點。
10、膚色灰白或呈暗藍色。
11、脈搏微弱卻快、急(不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脈搏超過160跳;年滿1歲的孩子每分鐘超過120跳)。
12、排尿時有灼燒或疼痛感。
13、腹瀉時大便中帶血。
給嬰兒退燒的正確方法
孩子發燒不超過38.5℃, 建議只用物理降溫, 但如超過38.5℃或孩子有驚厥史, 要及時用退燒藥。 父母最好選用對乙醯氨基酚(百服寧、泰諾林等)、布洛芬(美林等)這兩款兒科醫生使用最廣,
Advertisiment
1、35%酒精擦浴
酒精能擴張血管, 蒸發時會帶走大量熱量, 嬰幼兒發燒時可以以此幫助降溫。 準備75%的酒精100毫升, 加溫水等量, 保持溫度在27~37攝氏度左右, 不能過冷, 否則會引起肌肉收縮, 致使熱度又回升。 酒精擦浴時, 用小毛巾從寶寶頸部開始擦拭, 從上往下擦, 以拍擦方式進行, 腋窩、腹股溝處體表大動脈和血管豐富的地方要擦至皮膚微微發紅, 有利於降溫。 注意寶寶胸口、腹部、腳底不要擦, 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2、溫水洗澡
洗澡能幫助散熱。 如果寶寶發燒時精神狀態較好, 可以多洗澡, 水溫調節在27~37攝氏度。 注意不要給寶寶洗熱水澡, 否則易引起全身血管擴張、增加耗氧, 容易導致缺血缺氧,
Advertisiment
3、熱水泡腳
泡腳可以促進血液迴圈, 緩解不適。 寶寶發燒時泡腳的另一妙處在於能幫助降溫。 泡腳可以用足盆或小桶, 倒入2/3盆水, 水溫要略高於平時, 溫度在40攝氏度左右, 以寶寶能適應為標準。 泡腳時媽媽撫搓寶寶的兩小腳丫, 既使血管擴張, 又能減輕發燒帶來的不適感。
4、冰袋冷敷
可以去商店購買化學冰袋, 使用時放冰箱冷凍, 由凝膠狀態變成固體後取出, 包上毛巾敷在寶寶頭頂、前額、頸部、腋下、腹股溝等處, 可以反復使用。 也可以家庭自製冰袋:用一次性醫用矽膠手套裝水打結放冷凍櫃, 凍成固體後取用。 如果覺得冰塊太冰的話, 可以在冰袋半冰半水的狀態就取出, 包上毛巾給寶寶冷敷。
5、冰枕
寶寶高燒時可以做個冰枕給寶寶枕著,
Advertisiment
Advertisiment
嬰兒發燒的原因
發燒不是病, 它只是身體的一項示警徵兆, 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呢?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佈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燒的情形出現。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發炎、腫瘤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式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有許多發熱是屬於非病態性原因所引起的,例如:
1、運動過度,體內過量活動所產生的熱量無法散出,而使暫時的體溫提高。
2、預防針注射後的短暫發燒,是因身體對疫苗的反應作用。
3、嬰幼兒包裹衣物過多,體熱無法散去。
4、剛喝過溫熱的水(測量口溫)。
5、剛洗完熱水澡。
此類因非病態引起的“發燒”是短暫且良性的,只要找到原因並去除即可。寶寶的活力通常都是正常的,當然在體溫高的時候寶寶精神會差些。一些發燒是假性發燒,主要由下列原因造成:
1、估測錯誤所致:如以大人的手掌或額頭去觸摸寶寶的身體或額頭,來感覺其溫度。此方式常會有誤判,因為通常大人手的溫度皆較低,即使摸正常的幼兒亦會感覺他好像在發燒。因此,若有疑問時,一定要以正確的儀器來測量才能確定。
2、溫度計使用方法錯誤:如測量前未先將水銀甩至35℃以下,或使用不當或未先校正。
3、測溫儀器故障:譬如測量值不準確、水銀溫度計有損壞。
使用兒童退燒藥的方法
當然,在退燒方法中,最方便且迅速的莫過於使用退燒藥,而每位寶寶家裡確實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退燒藥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甯滴劑等級,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父母不必一時性急,因小失大。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並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還有,退燒藥也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以加強退燒的效果。千萬要記住,“藥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卻沒退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
總之,寶寶發高燒,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翌日再帶寶寶就醫即可。
告訴我們身體內恐怕有問題,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為什麼幼兒容易發燒呢?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體溫調節中樞系統發佈還不成熟,再加上身體的抵抗力比較差,受到感染的幾率比較高,所以常會有發燒的情形出現。很多身體疾病確實會造成發燒,如各式病毒、細菌的感染發炎、腫瘤癌症、自體免疫疾病、脫水等,這些都需經過各式檢查才能確知,且需加以適當的治療處置。有許多發熱是屬於非病態性原因所引起的,例如:1、運動過度,體內過量活動所產生的熱量無法散出,而使暫時的體溫提高。
2、預防針注射後的短暫發燒,是因身體對疫苗的反應作用。
3、嬰幼兒包裹衣物過多,體熱無法散去。
4、剛喝過溫熱的水(測量口溫)。
5、剛洗完熱水澡。
此類因非病態引起的“發燒”是短暫且良性的,只要找到原因並去除即可。寶寶的活力通常都是正常的,當然在體溫高的時候寶寶精神會差些。一些發燒是假性發燒,主要由下列原因造成:
1、估測錯誤所致:如以大人的手掌或額頭去觸摸寶寶的身體或額頭,來感覺其溫度。此方式常會有誤判,因為通常大人手的溫度皆較低,即使摸正常的幼兒亦會感覺他好像在發燒。因此,若有疑問時,一定要以正確的儀器來測量才能確定。
2、溫度計使用方法錯誤:如測量前未先將水銀甩至35℃以下,或使用不當或未先校正。
3、測溫儀器故障:譬如測量值不準確、水銀溫度計有損壞。
使用兒童退燒藥的方法
當然,在退燒方法中,最方便且迅速的莫過於使用退燒藥,而每位寶寶家裡確實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退燒藥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甯滴劑等級,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父母不必一時性急,因小失大。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並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還有,退燒藥也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以加強退燒的效果。千萬要記住,“藥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卻沒退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
總之,寶寶發高燒,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翌日再帶寶寶就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