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以為讓寶寶聽音樂、教寶寶說話才是早教, 其實, 對於1歲以內的寶寶來說, 運動能力對於智力發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心理發育水準主要是通過動作發展逐步提高的。 運動能力主要包括大運動能力和精細運動能力。 大運動能力主要指身體和四肢的運動能力。 出生第一年寶寶大動作的發育可大致概括為:二抬(頭)、三翻(身)、六會坐、七滾、八爬、九扶立、1周歲會走。 研究表明:嬰兒的大運動能力與情商有著直接的關係, 優秀的大運動能力是優秀情商建立的基礎。
嬰語故事
我3個月不到就會翻身了,
Advertisiment
專家點評
寶寶大動作的發育遵循一定的規律, 但每個寶寶的發育時間表是不同的。 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根據寶寶發育的信號, 給寶寶創造運動的機會。 比如寶寶想學翻身了, 那就為寶寶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 讓寶寶盡情地翻。 不要總是抱著寶寶, 也不要因為怕寶寶摔著、碰著就限制寶寶的行動。
父母應該怎麼做
Advertisiment
人的大運動能力包括12種運動素質, 1歲前是嬰兒大運動能力中力量素質發展的關鍵期。 在這一年中力量素質有5個發展階段, 如果家長抓住這5個發展關鍵期進行訓練寶寶定必會獲得最佳發展。
出生1個半月左右是肩頸部力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出生3個月左右是腰背部力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出生5個月左右是腰部、背部、頸部力量綜合發展的關鍵時期;
出生6個月左右是腰部、四肢力量綜合發展的關鍵期;
出生10N12個月左右是腿部力量綜合發展的關鍵期。
2.0~1歲大運動能力訓練原則
(1)尊重寶寶的個體差異
家長對寶寶所處月齡的發展指標十分關心, 如果發現寶寶在某一方面的運動技能低於同齡的其他寶寶就會很著急。
Advertisiment
(2)調動寶寶的運動興趣
有目的地訓練寶寶的運動能力是有必要的, 但不要把運動當成單調的技能訓練。 如果像運動員那樣枯燥、嚴肅, 寶寶肯定不喜歡。 運動鍛煉遊戲化才能吸引寶寶, 寶寶才會積極配合, 這一點對低齡寶寶尤其重要。
(3)合理安排寶寶的運動量
要根據寶寶的年齡和身體素質現狀, 選擇合適的運動量。 如果運動量太小, 身體鍛煉的效果不大;而運動量過大, 則會影響身體健康。 究竟多大的運動量合適,
Advertisiment
(4)不要揠苗助長
寶寶的運動發展順序是人類進化的結果, 從抬頭、坐、爬、站到走, 每一個階段都有其不可逾越的獨特發展意義。 家長不要一味地追求快, 錯誤地認為某種技能掌握得越早越好, 比如還不會爬就讓寶寶學站、學走。 揠苗助長往往適得其反。
(5)在運動中發展寶寶的綜合智慧
寶寶的大運動訓練可以和兒歌、歌曲和表演相結合, 這樣不但可提高寶寶的運動興趣, 還可以讓寶寶得到語言和藝術的薰陶, 發展綜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