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後不愉快情緒占主導地位, 母親要多抱孩子, 撫摸和親吻, 用親切、和藹的語言與孩子說話, 及時喂哺、更換尿布, 使孩子感到舒適而產生快樂的情緒。
(2)3個月的孩子
母親應經常對孩子親吻、撫摸、說話、唱歌, 以逐漸建立母子感情;要學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 辨別不同的哭聲, 正確滿足孩子的要求, 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緒;母親要經常抱孩子, 而不要等他哭的時候才去抱他。
(3)4個月的孩子
與孩子玩耍時要有意識地對他做出不同的面部表情, 如怒、哭、高興等, 讓孩子分辨這些面部表情,
Advertisiment
(4)5個月的孩子
可與孩子做遊戲, 如玩“藏貓貓”, 先由家長掀去臉上的紙, 接著鼓勵孩子來掀, 並在揭開時, 發出“喵”的聲音;讓孩子照鏡子, 同時教孩子指認自己的眼睛、鼻子、嘴等面部器官, 通過鏡子可讓孩子看到自己, 把鏡子中的自己當成一個與之微笑、玩耍的朋友。
(5)6個月的孩子
自己吃東西訓練 在給孩子吃奶時, 讓孩子自己用雙手扶奶瓶吃, 家長要多鼓勵他。 還可給孩子一塊質軟的餅乾, 放在孩子手中, 鼓勵他自己拿著吃。
多與人接觸 這個時期的孩子特別認生, 應鼓勵孩子與人多接觸,
Advertisiment
定時睡眠、大小便訓練 這個時期孩子顯示出了最初的獨立性, 要充分抓住時機培養孩子好的習慣。 一般讓孩子晚上9-10時睡覺, 夜間基本不起夜, 清晨7時醒來, 逐漸形成規律。 在訓練定時大小便時, 最好在早晨吃奶後讓孩子坐盆, 養成早晨排便的習慣, 經過一段訓練就會形成規律。
(6)7-8個月的孩子
認識身體的部位 家長與孩子對坐, 指認自己的身體部位, 然後把住孩子的手讓他說出, 每天重複1-2次。 以後可以把孩子放在鏡子前,
Advertisiment
學會再見、歡迎 當爸爸、媽媽上班離開家時, 應教會孩子招手說“再見”;大人與孩子一起拍手, 接著說“歡迎”, 並讓孩子模仿。
(7)9-10個月的孩子
培養生活自理能力 培養孩子定時睡眠, 大便坐盆, 定時小便, 自己使用勺子和杯子, 進一步學會配合大人穿、脫衣服。
(8)11-12個月的孩子
把玩具給別人 當大人伸手向孩子要玩具時, 他會把玩具放在大人的手中, 並主動放手。
模仿拍布娃娃 孩子能學著大人的樣子, 模仿拍布娃娃睡覺。
教孩子指認五官 大人指著布娃娃的眼睛說“娃娃的眼睛在哪裡?”, 用同樣的方法指出鼻子、嘴巴、耳朵等, 反復多次後, 讓孩子指認。
用動作配合大人 逐漸訓練孩子具有主動配合大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