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缺鐵性貧血

小兒缺鐵及缺鐵性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病.常見於食物中鐵攝入不足,體內儲存鐵缺乏等. 機體缺鐵可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貧血,具有小細胞低色素特點.兒童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各種營養物質需求較大,如果不能攝入足夠的鐵和蛋白質、維生素等造血原料,則易引起貧血.
危害:
缺鐵性貧血小兒時期常見病,可直接影響兒童生長發育和智力發展,能引起兒童注意力渙散,嗜睡、學習成績下降.小兒發生缺鐵性貧血,對兒童認知功能和行為習慣具有較長的不良影響
病因:
先天因素:母親懷孕時貧血,孩子也容易出現貧血,早產兒、雙胎兒易患缺鐵性貧血.
生長發育及飲食因素:小兒生長發育在第一年中是最快的,從母體所獲得的鐵及出生後紅細胞破壞所釋放的鐵,小兒未適當添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就會導致小兒貧血.
疾病因素:小兒患腸息肉、鉤蟲病、慢性腹瀉、反復感染、發燒等,等會引起缺鐵性貧血.
臨床表現:貧血在患病初期以及輕度貧血時,從外觀和行為表現上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易被忽視.中度以下可見面色蒼白,食欲不佳,指甲色淡,小兒體重增長停滯、下降,煩躁易怒.
預防:
注意孕期保健,孕婦應注意鐵質的補充.
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尤其是早產兒、多胎兒、低體重兒本身儲存的鐵不足,最遲從2月後補鐵,足月兒從4月後補鐵.添加輔食的嬰兒添加含鐵豐富的強化米粉,建議常規添加嬰幼兒輔食添加劑,補充鐵及其他微量元素,以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求.
治療:
對於早期或輕度貧血的兒童,日常需合理添加含鐵的輔食中,如果飲食鐵劑補充不夠,或者中度、重度貧血的兒童還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鐵劑.可同時口服維生素C,促進鐵劑有效吸收.
一般服藥2、3周後血色素開始上升,總服藥療程應達8-12周.服藥期間定期複查血常規,如果補充鐵劑血紅蛋白上升不明顯,需進一步檢查.由於療程較長,家長必須認真配合,才能達到治療目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