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張力指肌肉的生理性緊張度, 可從觸捫肌肉的堅實性和牽張肌肉以試其阻力來判斷。 肌張力是維持身體各種姿勢及正常運動的基礎, 表現為兩種形式:
①位相性張力, 是一種強而快牽張肌肉引起的反射性短暫性肌肉收縮。
②位置性張力, 也稱姿勢性張力, 是一種弱而持久地抗地球重力作用的肌肉收縮。 各種肌病、重癥肌無力、末梢神經病、神經根炎或小腦損害等出現肌張力減低, 脊髓傳導本體感受的神經纖維阻斷時也可使肌張力下降。 小兒急性偏癱時在癱瘓早期可有肌張力低下, 數日或數周后出現肌張力增高,
Advertisiment
1.肌張力減低:肌肉松弛時被活動肌體所遇到的阻力減退, 肌內缺乏膨脹的肌腹和正常的韌性而松弛。 可因損害部位不同而臨床表現有異。 脊髓前角損害時伴按節段性分布的肌無力、萎縮、無感覺障礙、有肌纖維震顫。 周圍神經損害時伴肌無力、萎縮、感覺障礙、腱反射常減退或消失。 某些肌肉和神經接頭病變肌張力降低, 肌無力、伴或不伴肌萎縮,
Advertisiment
肌張力偏低的原因
肌張力偏低的原因有肌原性疾病(包括進行性肌營養不良和多發肌炎)、神經原性疾病(包括周圍神經病變、后根后索病變、脊髓疾患、小腦性疾患和錐體疾患)。 肌張力低下有時是腦癱的一個暫時的階段, 可見于嬰幼兒, 一般來說, 軟癱可延續至2-3歲, 如果給予足夠的刺激, 肌張力會漸漸提高。 大部分會發展成為手足徐動型, 另一部分則發展成為痙攣型。 軟癱的兒童在嬰兒期由于肌肉收縮乏力,
Advertisiment
肌張力偏低測定方法如下:
(1) 抱
通過抱起嬰兒的手感, 可以初步了解患兒肌張力的情況。 肌張力低下的患兒, 抱起時會感到困難, 有下沉的感覺, 患兒易從測試者手中滑下。 而痙攣的嬰兒, 抱起時會有強直感和抵抗感。
(2)姿勢觀察
超過3個月的正常嬰兒, 如把他放置于仰臥位, 他會自然躺著,
Advertisiment
(3) 觸摸
測試者可以通過用手觸摸患兒上肢及下肢的肌肉(上肢的肱二頭肌、肱三頭肌, 下肢的腓腸肌、股四頭肌), 來感受肌肉組織的緊張度。 若患兒肌張力低下, 那么手感柔軟、松弛, 對手指的按壓較少有抵抗。 若肌張力正常, 觸摸時手感柔軟適中, 結實而富有彈性。 若肌張力高, 則手感緊張, 對手指的按壓有比較強的抵抗。
Advertisiment
(4)被動運動
測試者對肢體作被動屈伸運動, 若肌張力低下, 則會感到沉重, 無抵抗力, 肢體無自我控制能力。 若肌張力高, 測試者則會感到明顯的抵抗, 而且這種抵抗力往往在運動開始時大于運動結束時。 肌張力正常的肢體在作被動運動時, 既可作出抵抗, 又可作出協同, 在一定的范圍內, 有自我控制的能力, 測試者手感既不像低肌張力的肢體那樣沉重, 也不像高肌脹力肢體那樣有很大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