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腦癱早發現注意四個細節

腦癱的診治關鍵在“早”。 如果能在出生後6個月以內發現治療, 絕大多數患兒是可以完全康復的。 原因在於, 小兒腦組織在6個月以內發育最快, 腦的可塑性大, 容易恢復。 而且早期腦損傷後, 異常姿勢尚未固定, 糾正起來也比較容易。

在日常生活中怎麼及早發現“小兒腦癱”呢?可通過4個方面觀察:

一看發育 1個月內的嬰兒不哭不鬧, 吃奶無力;或過分哭鬧, 哭聲過高過尖, 或過分微弱, 這都是神經異常的表現。 有的表現為身體過分軟弱, 睡覺時四肢如青蛙狀;或肢體發硬, 頭過度後仰如弓狀等姿勢異常, 這些都是肌張力下降或亢進的異常表現。

Advertisiment

二看抬頭 孩子2~3個月時應能抬頭45度, 到了照百天像時, 正常孩子的頭已能豎直, 眼睛靈活, 逗著會笑。 這是3個月孩子的標誌性動作, 家長可據此觀察自己的孩子是否正常。

三看手的握力 正常孩子在3個月內, 手是呈握拳和半握狀的。 隨著年齡增長, 肢體進入伸展期, 手和拇指逐漸伸開。 如果孩子3個月時還是小拳緊握, 拇指內收, 到了四五個月還不能伸手抓物, 都有一定診斷意義。

四看翻身、坐、爬、站 正常孩子3~4個月會主動翻身, 5個月時會用上肢支撐身體爬行, 6個月時能弓腰自己獨立坐, 7個月能坐穩, 8個月會腹爬, 7~9個月會扶東西自己站立, 12個月不扶東西可獨立行走。 如果孩子運動發育明顯落後于正常兒童,

Advertisiment
應當引起警惕。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嬰兒腦癱的早期症狀

    你好,腦癱是指由於出生前、出生時、嬰兒早期的某些原因造成的非進行性腦損傷所致的綜合症,主要表現為中樞性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可伴有智慧落後及驚厥發作、行為異常、感覺障礙及其他異常。在臨床上的表現以姿勢... [詳細答案]

  • 1回答

    小兒腦癱平時要注意些什麼?

    最主要的問題是運動障礙,室外活動少,與其他兒童溝通交流少,對於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會有心理方面的問題,這都是需要注意的。儘量帶孩子多做些戶外活動,儘量創造孩子與人溝通的機會,鼓勵孩子積極上進。讓孩子儘量... [詳細答案]

  • 3回答

    嬰兒腦癱早期症狀有什麼表現的?

    腦癱兒早期的症狀有以下六個方面的表現:(1)新生兒或3月嬰兒易驚、啼哭不止、厭乳和睡眠困難。(2)早期餵養、進食咀嚼、飲水、吞咽困難,以及有流涎、呼吸障礙。(3)感覺閾值低,表現為對雜訊或體位改變易... [詳細答案]

  • 1回答

    嬰兒腦癱會有什麼症狀呢?

    1、身體發軟及自發運動減少:這是肌張力低下的症狀,在一個月時即可見到。三個月還不能抬頭,六個月還不能翻身,八個月還不會坐。則可診斷為重症腦損傷,智力低下或肌肉系統疾病。 2、身體發硬:這是肌張力亢進... [詳細答案]

  • 1回答

    治療小兒腦癱需要注意什麼?

    對於腦癱診療常見的誤區:1、認為晚一點沒關係。晚點坐、走路沒關係。如果在早期沒有及時治療,有些關節可能會發生繼發性變。2、認為孩子只是缺鈣、缺鋅等造成發育落後。3、頻繁更換醫院、醫生。有的家長寄望于...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