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腹瀉的護理及調理

嬰兒的胃腸道消化功能尚發育不成熟, 自身發育又快, 所需的熱量和營養物質又多, 一旦餵養不當就容易腹瀉。 而冬季腹瀉為兒科常見病之一, 臨床症狀為大便次數增多, 瀉出白色或淡黃色稀水, 有時還伴有未消化的乳食和粘液。 現代醫學認為, 這是由輪狀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腸炎, 可對兒童健康構成極大威脅。 怎麼調理和護理就成了媽媽們必修的功課了。

日常護理

1、做好家庭護理。 家長應仔細觀察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大便量的多少, 將大便異常部分留做標本以備化驗, 查找腹瀉的原因;要注意腹部保暖,

Advertisiment
以減少腸蠕動, 可以用毛巾裹腹部或熱水袋敷腹部;注意讓嬰兒多休息, 排便後用溫水清洗臀部, 防止紅臀發生, 應把尿布清洗乾淨, 煮沸消毒, 曬乾再用。

2、千萬不要禁食。 不論何種病因的腹瀉, 嬰兒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 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 所以吃母乳的嬰兒要繼續哺喂, 只要嬰兒想吃, 就可以喂。 吃牛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 奶中稍加些水。 如果減量後嬰兒不夠吃, 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 或哺喂胡蘿蔔水, 新鮮蔬菜水, 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 已經加粥等輔助食品的嬰兒, 可將這些食物數量稍微減少。 要根據嬰兒口渴情況.

3、不要濫用抗生素。 許多輕型腹瀉不用抗生素等消炎藥物治療就可自愈;或者服用媽咪愛等微生態製劑,

Advertisiment
思密達等吸附水分的藥物也很快病癒, 尤其秋季腹瀉因病毒感染所致, 應用抗生素治療不僅無效, 反而有害;細菌性痢疾或其它細菌性腹瀉, 可以應用抗生素, 但必須在醫生指導之下治療。

4、保證喂水。 當嬰兒腹瀉嚴重, 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幹, 尿少或無尿, 眼窩下陷、前囟下陷, 嬰兒在短期內“消瘦”, 皮膚“發蔫”, 哭而無淚, 這說明已經引起脫水了, 應及時將病兒送到醫院去治療。

5、預防脫水。 用口服補液鹽不斷補充由於腹瀉和嘔吐所丟失的水分和鹽分, 脫水便不會發生。 口服補液鹽(ORS)1000毫升, 內含氯化鈉3.5克, 碳酸氫鈉2.5克, 氯化鉀1.5克, 葡萄糖20克, 用量遵醫囑, 但預防脫水和治療脫水用的量和喝的速度是不同的。

Advertisiment
口服補液鹽含糖濃度為2%, 研究證明這種糖濃度最利於介導鹽和水進入體內, 以補充腹瀉時的損失, 它的效果已被世界公認, 是預防和治療腹瀉脫水的良藥。

飲食調理

1、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 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 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製作方法是, 將胡蘿蔔洗乾淨, 對切開, 去掉莖, 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 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 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

2、冊楂炮薑飲:用山楂炭10克, 炮薑炭3克, 加水煎沸, 服用時加入少量糖或鹽。 適用于患兒便瀉清稀, 夾有不消化乳食、嘔吐乳食等症者服食。

3、山楂蒼術飲:生山楂、炒蒼術各10克,

Advertisiment
加水煎煮, 每日3次, 每次10毫升。 對脾虛溫重並伴有噁心、腹瀉、微有浮腫症狀的腹瀉患兒最為適宜。

4、焦米湯: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 炒到顏色發黃, 再加適量的水和糖, 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 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 就成了糊精。 糊精容易消化, 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5、山藥糊:將山藥研成粉末狀, 每次用6-12克, 加重達量糖溫水調好, 置文火上熬成糊, 每日3次, 適用於腹瀉病程較長者服食。

6、梅湯:烏梅3克水煎, 服時加少許鹽, 每日3-4次。 對久瀉不止, 並伴有口喝、低熱多汗的患兒最為適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