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腹瀉飲食用藥有講究 病情加重及時求醫

嬰幼兒腹瀉是一種很容易預防的疾病, 根據腹瀉發生的原因, 應注意以下幾點, 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1)注意飲食衛生:加強衛生宣教, 對水源和食品衛生嚴格管理。 食品應新鮮、清潔, 凡變質的食物均不可餵養小兒, 食具也必須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餵養:尤以出生後最初數月內應以母乳餵養。 因母乳最適合嬰兒的營養需要和消化能力。 人乳中含有IgA, 可中和大腸桿菌腸毒素, 有預防感染埃希氏大腸桿菌的作用, 故除患結核、心、腎及其他慢性疾病外, 均應提倡母乳餵養。 應注意正確的餵養方法,

Advertisiment
做到定時哺乳, 避免在夏季及小兒有病時斷奶。

(3)按時添加輔食:小兒生長發育迅速, 不論母乳或人工餵養兒均應按時添加輔食, 以滿足營養需要。 添加輔助食品時, 品種不宜過多, 變換不宜過頻, 要在嬰兒逐漸適應新的食品後, 才漸次增加其他食品。 具體而言, 添加輔食時, 要注意嬰兒的消化能力, 每次只能增加一種, 從少至多, 逐漸增加。 一般在出生後半個月開始添加維生素C及D, 2~3個月加菜湯、奶糕或米糊, 4~6個月添加蛋黃、肉末及碎菜等。

(4)注意飲食品質:母乳不足或缺母乳採取混合餵養及人工餵養時, 應注意飲食調配, 不宜過多或過早地給米糊或粥食等食品, 以免發生碳水化合物消化不良及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初出生至3個月內嬰兒母乳不足,

Advertisiment
可吃牛奶或豆漿補充, 無論用牛乳或代乳品均需要適當稀釋, 以利於消化和吸收;食欲不振時, 不宜強制進食。

(5)增強體質:平時應加強戶外活動, 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 注意小兒體格鍛煉, 增強體質, 提高機體抵抗力, 避免感染各種疾病。

(6)避免不良刺激:小兒日常生活中應防止過度疲勞、驚嚇或精神過度緊張。

(7)夏季衛生及護理:嬰幼兒的衣著, 應隨氣溫的升降而增減, 避免過熱, 夜晚睡覺 要避免腹部受涼。 夏季應多喂水, 避免飲食過量或食用脂肪多的食物。 經常進行溫水浴。

(8)加強體弱嬰幼兒護理:營養不良、佝僂病及病後體弱小兒應加強護理, 注意飲食衛生, 避免各種感染。 對輕型腹瀉應及時治療,

Advertisiment
以免拖延成為重型腹瀉。

(9)避免交叉感染:感染性腹瀉易引起流行, 對新生兒, 托幼機構及醫院應注意消毒隔離。 發現腹瀉患兒和帶菌者要隔離治療, 糞便應做消毒處理。

(10)合理應用抗生素:避免長期濫用廣譜抗生素, 以免腸道菌群失調, 招致耐藥菌繁殖引起腸炎。

嬰幼兒腹瀉了要怎麼辦

病情加重應立即向醫生求助

一般來說, 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病程一般在5~8天, 屆時即能自行好轉治癒, 父母應給孩子補充高營養、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一般就可以逐漸治癒。 張醫生特別提醒家長, 對小兒腹瀉不能麻痹大意。 特別需要家長和孩子注意衛生, 清洗手時用流動的水, 注意手部消毒。 儘量不要去人多空氣污濁的地方。 母乳餵養的小孩,

Advertisiment
如病情嚴重則不要繼續餵養母乳;奶粉餵養的要更換不含乳糖的奶粉。 若孩子精神不振, 不能進食, 或腹瀉程度加重, 如伴有高燒、吐瀉頻繁、合併脫水現象時, 家長要馬上帶孩子到醫院, 用靜脈輸液以防脫水。

腹瀉嬰幼兒飲食用藥有講究

為了預防腹瀉的嬰幼兒患者脫水, 家長可以在家裡自製米東加鹽溶液或口服補液鹽給孩子服用。 無論孩子病情輕或重, 只要孩子有食欲就可鼓勵其進食。 急性期可減少哺乳的次數, 縮短每次哺乳時間, 可吃牛奶加等量米湯等。 患兒營養好轉後, 可逐步恢復飲食, 進食必須由少到多, 由稀到濃地循序漸進。 需要注意的是, 不濫用抗生素。 大多數秋季腹瀉是由病毒引起, 抗生素不但無效還會殺死腸道中的正常菌群,

Advertisiment
引起菌群紊亂, 加重腹瀉。

要為患兒保暖更要保持清潔

預防嬰幼兒的秋季腹瀉, 要特別注意孩子腹部的保暖。 秋季氣候漸涼, 腹瀉寶寶腸蠕動本已增快, 如腹部再受涼則腸蠕動更快, 將加重腹瀉。 醫生建議父母可適當地用熱水袋對寶寶腹部進行熱敷, 也可給寶寶輕揉肚子, 以緩解其疼痛。 此外, 保持肛門清潔, 可避免反復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孩子每次大便後, 要用溫水擦洗乾淨, 嬰兒要及時更換尿布。 患兒用過的東西要及時洗滌並進行消毒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