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給嬰兒艾灸這些點你需要注意

1 嬰兒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溫經散寒, 行氣活血

嬰兒艾灸可以溫經散寒、行氣活血, 這是艾灸非常擅長的, 我們常常用來調理各種氣血瘀滯, 受寒等等。 現代書籍認為艾灸能調治400多種病, 但是古人認為艾灸無病不治。

已故的灸法大師周梅生老先生, 在《灸繩》一書中寫道, 把灸法用的非常出神入化, 包括劉翔的運動損傷, 他認為在運動損傷這塊, 用艾灸的行氣活血, 效果會特別好。

小孩崴腳, 灸兩次, 就完全好了。 還有些胳膊脫臼了, 接好後, 對著兩側灸一灸, 一般灸完一次就不喊疼了。 溫經散寒, 像感冒、受涼都可以用。

Advertisiment

2 嬰兒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補脾益腎, 扶陽固本

這個是從作用上來講。 艾本身就具有火的能量, 在中醫裡火生土, 土是脾胃, 所以艾具有非常強的補益脾胃的功能, 脾胃被稱為後天之本, 我們所有吃進去的水穀, 要化生為氣血, 才能被身體所用。

小孩出生時是0, 相當於是冬天, 3個月相當於春天, 6個月是在火的位置, 開始是水, 後是木, 再是火, 到火的位置時, 由於火可以生土, 此時脾胃開始動起來了, 能夠消化五穀了, 所以我們古人一直提倡等孩子到6個月時餵食穀物。

很多孩子在過早的餵食輔食時, 傷了脾胃, 因為他沒有這個火力來化食物, 尤其若您身邊有這樣的孩子, 我們要去告訴他, 多給孩子去灸灸胃, 灸灸合穀穴,

Advertisiment
把過去傷了的脾胃, 慢慢給補回來。

陽氣是生命的根本, 艾灸最大的功能是扶補陽氣, 主要是扶脾腎的陽氣。 腎是先天之本, 它主管我們生長、生殖和發育, 管著我們的生老病死, 脾胃就是我們的糧庫。 所以我們需要扶補先天後天之陽氣。

1234 3 嬰兒艾灸的作用和禁忌:清熱瀉火, 消腫散結

孫思邈的醫案中記載著用灸法給小孩清熱。 我們知道孩子受寒就會發燒, 發燒是我們身體的本能, 用發熱的方法來驅逐我們身體受到的寒氣。

此時我們借助艾火的力量, 節省你身體的能量。 所以我們清熱瀉火用的最多的就是發燒的孩子、還有急性扁桃腺、腮腺炎、手足口病、反復高燒不退的孩子, 用灸法特別好。

消腫散結的作用非常大, 像風濕、小兒腮腺炎、扁桃腺等等就是運用艾的這種作用。

Advertisiment

4 嬰兒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補益中氣, 升陽舉陷

這也是灸法非常重要的功能。 中氣就是脾胃肝的氣。

艾是特別好的能疏通經絡的植物, 一個健康的人最主要的是氣血充足、經絡通暢, 當你有這兩個條件的時候, 亞健康就遠離你了。

尤其當孩子腹痛的時候, 灸一灸, 很快疼就沒有了。

1234 5 嬰兒艾灸的作用和禁忌:祛風解表, 去濕逐寒

冬天和春天是特別容易傷風的時候, 孩子容易流鼻涕、打噴嚏, 這時候你就灸一會, 大概10幾分鐘, 孩子的鼻涕就流出來了, 你就會看到他臉就紅撲撲的, 手也暖了。

濕氣夏天最多, 夏天的時候很多孩子長濕疹, 吃寒冷的飲食, 傷了脾, 造成脾不運化, 形成的濕,

Advertisiment
也要用艾灸, 效果好, 見效快, 孩子也無痛苦。

6 嬰兒艾灸的作用和禁忌:調整陰陽, 平衡五臟

我們五臟每個臟器都有陰有陽, 陽氣主功用, 陰為陽提供動力。 血為氣之母, 氣為血之帥。 艾灸能調整我們的陰陽, 平衡五臟。

我們用艾最主要來治未病, 防病保健, 增強體質。 這個是歷代以來人們所推崇的保健養生之法, 包括我們的大教育家孔子, 他也是用灸法進行預防保健。

1234 7 小孩子的艾灸方法

1、艾條溫和灸:每次灸5-10分鐘, 隔日或每3日灸1次, 連續灸1-3個月, 間歇7-10天再灸。 若小孩出生後體質較弱, 可在出生後3-6個月, 開始身柱灸, 每週或每月1次, 連續灸3-6個月。

2、艾炷直接灸:每次灸1-2壯, 每週或10日1次。

3、艾炷隔薑灸:每次灸3-5壯, 隔1-3日或每週灸1次, 連續灸1-3個月。

4、艾炷隔蒜灸:每次灸3-5壯,

Advertisiment
隔1-3日或每週灸1次, 連續灸1-3個月。

5、神闕隔鹽灸:取神闕穴, 每次灸3-10壯, 隔日或每週1次, 每次灸10-30分鐘。

8 小孩子艾灸注意事項

1、小孩保健艾灸效果極好, 而且方法簡單方便容易操作, 小孩沒有痛苦, 無副作用, 非常適用於家庭推廣使用。

2、小孩保健艾灸可根據小孩不同的具體情況進行不同的施灸方法, 一般要堅持1-6個月, 直至小孩健壯為止。

3、小孩皮膚對溫熱疼痛感覺敏感度較差, 加上小孩好動, 不能配合, 故在施灸時要格外小心, 大人要將自己的手放在小孩施灸部位, 以感知小孩灸溫的強弱, 謹防燙傷。

4、最好在空氣流通, 清潔乾燥的房間中進行。

5、對不會說話的小孩要密切觀察, 隔薑、蒜灸時, 要輕輕移動薑片、蒜片, 謹防燙傷。

1234

1234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