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草莓狀血管瘤藥物

很多寶媽對於寶寶的草莓狀血管瘤很是惆悵, 不知道是該治, 還是該觀察?治吧, 害怕孩子太小, 疼痛之外, 難以對那些藥物的副作用免疫。 不治療吧, 又害怕這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發育。 可憐天下父母心, 著實讓人有積分躊躇!這裡專家就專門給寶媽們講解一下, 若是寶寶患有草莓狀血管瘤, 該做如何處理!

草莓狀

嬰兒草莓狀毛細血管瘤的症狀自然過程要經過生長、靜止、消退三個時期。 多數患兒在出生以後10~50天, 皮膚上出現紅色小點, 隨之進入生長期, 即在出生後2~6個月, 血管瘤迅速生長, 紅斑範圍迅速擴展,

Advertisiment
形成高出皮面的紅色腫物, 因外形很象草莓, 所以又稱草莓狀血管瘤。

以後, 經過1~2個月的靜止期, 腫瘤生長緩慢或停止。 極少數血管瘤在生後8~12個月進入消退期, 表現為血管瘤張力減退和褪色, 在血管瘤中部出現白色條紋, 以後蒼白區域漸漸擴大, 血管瘤逐漸縮小, 緩慢消失。 一般在1年至1年半可自行消退, 但也有延長至3~5年完全退盡的。

當然了, 在這裡也要特別提醒患兒的家長:海綿型或混合型的血管瘤, 起初的症狀同草莓狀毛細血管瘤十分相似, 故切不可大意, 因為這兩種類型的血管瘤是不可能會自己消退的。 有的患兒家長因為某些非專業醫生誤導, 延誤了最佳治療時間, 給治療帶來了更大的難度, 甚至會帶來不可挽回的遺憾,

Advertisiment
引起毀容、器官畸形等後遺症。 既往對於血管瘤的治療, 一般採取觀望的態度, 如果明顯增大或引起畸形才進行治療, 其實是不太明智的, 為此專家呼籲:小兒血管瘤宜早治!

那麼如何去治療嬰幼兒的血管瘤呢?

在這裡推薦超聲微創介導術, 超聲微介導是在介入療法和動靜脈導管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新技術, 與其他技術相比, 不產生射線,無放射性物質;不用激素、同位素及其化療藥物。 此技術適宜各種海綿狀血管瘤及淋巴性血管瘤患者, 特別是對嬰幼兒血管瘤的治療效果理想。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