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偏方一
[組成] 黃芪、土茯苓各30g, 黨參、蜀羊泉各20g, 生地黃、何首烏、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靈脾、黃柏、知母各12g, 劉寄奴、田基黃、平地木、荷包草各15g。
[制用法] 每日1劑, 水煎分2~3次內服, 3個月為1個療程, 連續用藥至症狀消失。
2、偏方二
[組成] 紫丹參、生牡蠣(先煎)、石見穿、白花蛇舌草各30g, 三棱、莪術、炮穿山甲、夏枯草、山慈菇各12g, 當歸尾、藏紅花、制香附、乳香、沒藥、淡子芩各log。
[制用法] 本方亦可隨症加減。 每日1劑, 水煎服。 並服水蛭膠囊2粒(每粒含水蛭乾粉0.5g)/次, 2次/日。
3、偏方三
[組成]黨參30g, 赤芍、枳殼、郁金、白術、鱉甲各15g,
Advertisiment
二、嬰兒血管瘤要怎麼治療
血管瘤是兒童常見的皮膚軟組織腫瘤,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皮膚表層血管瘤常在新生兒期出現,起初可表現為白色、粉紅色、紫紅色或青紫色皮膚斑,典型的淺表血管瘤常表現為顏色鮮紅的圓凸,血管瘤多見於頭頸部,其次是軀幹和四肢,多數病例為單發腫瘤。
Advertisiment
血管瘤起源於殘餘的胚胎成血管細胞, 發生於口腔頜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其中大多數發生於顏面皮膚、皮下組織及口腔粘膜、如舌,唇、口底等組織, 少數發生於頜骨內或深部組織,血管瘤按其臨床表現及組織學特徵一般可分為毛細血管型血管瘤、海綿狀血管瘤及蔓狀血管瘤, 其中以毛細血管瘤及海綿狀血管瘤較常見。
而嬰兒血管瘤嚴重與否要看它生長的地方以及發展的速度。 如果是出生時即存在的靜脈畸形, 在出生後可能會迅速增大, 可以長得很大, 導致嚴重的顏面畸形, 或侵犯重要的器官引起嚴重的後果。
Advertisiment
而嬰兒血管瘤一般可用手術切除。 切除唇、舌部血管瘤應以不影響功能為前提, 如腫瘤過大則宜做分期切除, 以免影響功能和外形。 切除後可向殘留的腫瘤內注射硬化劑, 腫瘤切除後的創面可直接縫合或用局部皮瓣轉移修復, 大的創面要游離植皮, 洞穿的缺損需行組織移植整複。 蔓狀血管瘤手術時應先結紮切斷與腫瘤交通的動脈, 有時因病變廣泛,
Advertisiment
三、嬰兒血管瘤的臨床表現
1、鮮紅斑痣
又名毛細血管擴張痣或葡萄酒樣痣, 表現為一或數個暗紅色或青紅色斑片, 邊緣不整, 不高出皮面, 壓之易褪色, 頭頸部多見、常在出生時出現, 可隨人體長大而增大, 發生於枕部及額部或鼻樑部者可自行消退, 較大或廣泛的病損常終身持續存在。
2、毛細血管瘤
又名草莓狀痣, 表現為一個或數個鮮紅色、柔軟、分葉狀腫瘤, 壓之不褪色。 好發於頭頸部, 通常不在出生時出現, 而是在出生後數周內出現, 數月內增大, 生長迅速, 甚至可達數釐米。 大多在1歲以內長至最大限度, 以後可自行退化, 數年內可完全或不完全消退。
3、海綿狀血管瘤
Advertisiment
損害一般較大, 自行發生, 在原有毛細血管瘤處發生或位於皮下, 呈圓或不規則形, 可高出皮面, 呈結節狀或分葉狀, 邊界不太清楚, 質軟而有彈性, 多呈淡紫或紫藍色, 擠壓後可縮小, 表面皮膚正常或與腫瘤粘連而萎縮。 出生時或生後不久發生, 好發於頭皮和面部, 可累及口腔或咽部粘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