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營養>寶寶補鈣>正文

嬰兒補鈣的4大注意事項

1、不要讓鈣遇見草酸。

菠菜、雪菜、莧菜、空心菜、竹筍、洋蔥、茭白、毛豆等都含有大量草酸, 草酸容易與鈣元素結合而影響吸收。 所以補鈣期間最好把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 或是在飯前2小時或飯后3—4個小時服用鈣制品。

2、鈣不要與主餐混吃。

即使沒有太多草酸, 如果在吃飯時服用鈣制品, 也還是會影響鈣的吸收, 混在食物中的鈣只能吸收20%。 只要胃里面塞滿太多東西, 效果就不太好。 補鈣要與早、中、晚餐間隔半小時以上。 也不要跟奶混在一起。

3、讓寶寶睡前服用鈣片。

睡眠期間最是長身體的時候, 也是骨骼對鈣吸收力最強的時候。

Advertisiment
很多人都有過缺鈣抽筋的體驗, 一般是在睡夢中, 可見睡覺時最應補鈣。 可以在睡前給寶寶服用鈣制品, 讓鈣能充分吸收。

4、補充足量的維生素D。

有些鈣制品需要補充維生素D, 而有些不需要補充就能吸收。 不論給寶寶吃的是哪種, 維生素D都要適量補充, 而且最好用食補和曬太陽或服用魚肝油的方式, 不要讓寶寶直接服用純維生素D, 防止維生素D過量中毒。 陽光是維生素D的天然原料, 如果讓寶寶接受陽光照射, 比如上午一小時, 下午一小時, 就不用再口服維生素D了, 陽光會直接促使體內生成維生素D。

市面上這么多種鈣, 哪種鈣的吸收率好一點?

評價一種鈣的劑型好不好, 不僅只考慮到吸收, 鈣吃進去要水溶以后才能被吸收,

Advertisiment
首先要看溶解度, 再看吸收率, 還有生物利用率。 三方面綜合起來看鈣的好壞是最好的。 但綜合起來來看, 葡萄酸鈣, 檸檬酸鈣、醋酸鈣都比較好, 市面上也都有售。

與補鈣密切相關的維生素D

按照人體鈣的需要量估算, 只要能保證孩子每天有500毫升奶或相當量的奶制品, 膳食中鈣的供應也就大致足夠了。 奶類中的鈣也是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的。 對于1歲以下的嬰幼兒來說, 奶類是他們的主食, 膳食鈣的來源并不缺乏。 那么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孩子缺“鈣”?事實上, 在人體鈣的吸收利用過程中, 還受到另一種重要營養素, 即維生素D的控制。 只有在維生素D充足的情況下, 寶寶從奶類等獲得的鈣才能被順利地吸收和利用。

Advertisiment

天然食物, 包括母乳, 所含的維生素D都非常低。 維生素D的主要來源是經陽光中紫外線照射皮膚而產生。 對寶寶來說, 特別是1歲以內的寶寶, 維生素D不足是相當普遍的。 這一方面是因為寶寶對維生素D的需要量多, 同時也是因為寶寶接觸陽光的機會有限, 加上寶寶皮膚嬌嫩、眼睛對強光敏感等原因也不適合長時間曬太陽, 這樣由曬太陽而獲得維生素D就相當困難;如果加上媽媽孕期缺少戶外活動, 很少曬太陽等, 造成新生寶寶出生時維生素D的儲存量就不足, 出生后早期發生維生素D缺乏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國兒科學會一直強調要預防性地額外給予2歲以下嬰幼兒維生素D補充以預防嬰幼兒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Advertisiment
建議在孩子出生2周后就開始補充維生素D, 每天400IU(國際單位), 直到2周歲;早產、低出生體重、雙胞胎等孩子還需要在出生的前3個月將補充劑量增加到800IU。 目前一些更深入的研究則揭示, 維生素D不僅與人體鈣吸收利用和骨骼健康有關, 還與腫瘤、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有關。 因此當寶寶有缺鈣的表現時, 除了補充鈣以外, 更需要的是補足維生素D。

但是, 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 會在人體脂肪內蓄積, 長期過量攝入確實有造成中毒的可能, 引起高血鈣和高尿鈣, 甚至腎臟等臟器的鈣化。 不過按照現有的資料, 引起嬰幼兒維生素D中毒的劑量都在每天4000IU以上, 并持續使用6個月以上。 1歲以內嬰兒每天維生素D的攝入量不超過1000IU,

Advertisiment
1歲以上兒童每天不超過2000IU, 長期使用是非常安全的;而對于有明顯的維生素D不足表現的嬰幼兒來說, 有醫生處方, 短期口服大劑量的維生素D也是安全的。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