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護理的七個誤區!別再坑娃了

每天都會收到很多媽媽們的微信諮詢, 問題可謂是五花八門啥都有, 有些問題還非常無厘頭, 令人哭笑不得。

比如問題一:俏媽, 寶寶昨天晚上醒了好幾次, 怎麼辦?(涼拌唄, 單憑這幾個字我能說出一百種可能來, 俺不是編劇捏!)

比如問題二:俏媽, 寶寶脾氣特別大, 有什麼辦法嗎?(這問題著實難倒我了, 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 孩子的脾氣性格也不是一兩天功夫就形成了的, 所以也更不會因為別人的一兩句話就改變了的。 這種情況不如多看幾本育兒心理書可能靠譜些, 多瞭解瞭解孩子的心理特徵,

Advertisiment
才能學會對症下藥呢!)

好了, 不耍貧嘴了, 言歸正傳吧。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 是因為在媽媽們的留言中我總能發現不少錯誤的育兒方法, 雖說都是一些小細節類的事情, 可如果不注意仍舊是會給自己和寶寶帶來不小的麻煩。

錯誤一:太早添加輔食

“寶寶3個多月了, 可我的母乳不夠了, 可以給他加輔食嗎?”

類似問題幾乎每天都會遇到, 還有些老人覺得孩子早添加輔食可以早適應吃大人的飯食, 這樣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 寶寶的腸胃很嬌弱, 過早添加輔食會導致一系列的腸胃問題, 最後受苦受罪的除了寶寶還有大人自己, 何苦呢?

建議:最好等寶寶4-6個月大的時候再添加輔食, 在這之前喝母乳或者配方奶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Advertisiment

錯誤二:米湯營養好

“都說米湯營養好, 寶寶不愛吃米糊, 我可以給他每天多喝點米湯代替嗎?”

別介, 米湯營養好是誰告訴你的?按照育兒男神崔玉濤醫生的說法, 這充其量就是含有一定澱粉的水!事實是, 奶和米粉的營養比米湯要好多了, 而且米湯中的砷含量特別高, 每天喝米湯很容易導致寶寶砷攝入超標, 知道砷中毒是什麼嗎?就是咱在電視劇裡常看到的砒霜中毒!

建議:還是乖乖哄寶寶吃米糊吧, 剛添加輔食時的首選必須是含鐵米粉。 個人不建議給孩子喝米湯, 砷含量實在是高啊!

錯誤三:寶寶手腳涼, 肯定是衣服穿少了。

“寶寶的小手每天摸上去都涼涼的, 是不是穿少了?可她喝奶或睡覺時都會出汗……”

Advertisiment

小手涼一定就是冷嗎?對於寶寶來說, 年齡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出現手腳發涼的現象, 這是因為嬰幼兒心臟搏動能力比較弱, 所以達到手腳末端的血流會減少, 導致寶寶的手腳溫度明顯低於其他部位。

建議:寶寶穿的衣服最好比大人還略少些, 如果穿得比大人還多, 那多半是會捂著寶寶了, 小心熱疹、濕疹隨之而來。

錯誤四:等寶寶牙齒長齊了再刷牙

“反正乳牙都是會掉的, 不需要那麼上心吧?等寶寶牙齒長齊了再給他刷牙也不遲啊。 ”

這種想法還真不對哦, 遲早要掉的乳牙同樣是需要好好保護的。 因為乳牙將為以後的恒牙準備空間, 一旦長了蛀牙或者有了牙缺都會造成口腔的永久變形。 再說了, 寶寶如果滿口黃牙或蛀牙,

Advertisiment
不但容易影響發音, 更重要的是會讓他再也不敢自信的開懷大笑了, 自卑也就一點點形成了。

寶寶長出第一顆乳牙開始就需要刷牙了。 當然, 你可以暫時不需要用牙膏, 只需用軟紗布或者嬰兒專用的手指刷輕輕擦拭乳牙, 飯後睡前都需要刷哦。

錯誤五:產後來了例假, 奶水就沒營養了。

“生完孩子6個月了, 大姨媽這幾天剛來, 婆婆讓我給寶寶加奶粉, 說奶水沒營養了。 ”

話說這類的科普文已經氾濫到隨處可見的地步了, 咋還是有那麼多的媽媽被老人的幾句話就給“忽悠”了呢?產後媽媽恢復了例假後, 奶水成分只是有少許變化, 但是絲毫不影響奶水品質和營養哦。

建議:喂自己的奶, 管別人咋說呢?就算是喂到孩子3歲,

Advertisiment
母乳的營養照樣好極啦!

錯誤六:寶寶感冒了一定要吃藥

“寶寶3個月了, 這幾天感冒了, 流鼻涕還偶爾咳幾下, 該買什麼感冒藥呢?”

感冒還真不是什麼要緊的病, 孩子一年感冒幾次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媽媽們並不需要太多擔心。 如果寶寶沒有發熱, 僅僅是流涕、流眼淚、鼻塞等普通感冒症狀, 暫時不需要給孩子服藥, 況且給嬰幼兒用藥一定要非常謹慎。

建議:寶寶感冒了, 加強護理比吃藥重要。 鼻塞的話可以用溫毛巾熱敷一下, 或者用生理鹽水(或海鹽水)噴鼻幫助鼻腔分泌物排出;輕微咳嗽一般不礙事的, 注意室內濕度就好。 只有當寶寶出現發熱、嚴重咳嗽時才需要考慮是否用藥。

錯誤七:孩子一直用奶瓶喝奶

“孩子一歲半了, 買的最大孔的奶嘴感覺出奶還是太慢了,寶寶喝得好著急啊,怎麼辦?”

親愛的,你咋還在糾結買多大孔的奶嘴啊?該給寶寶換杯子喝水啦!寶寶從5個月大開始就可以逐漸訓練用杯子喝奶喝水啦,當然你也可以遲一些再訓練,但是在孩子1歲前最好能順利幫助他甩掉奶瓶哦。長時間用奶瓶喝東西對孩子上下頜骨、牙齒發育都不利。

建議:從奶瓶過渡到杯子需要一點點訓練,建議先從學會用鴨嘴杯或吸管杯開始,越早訓練反而更容易糾正過來哦。

也許在貫徹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時,你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因為三姑六婆、社區大媽、婆婆媽媽們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教育”你的機會。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別氣餒,學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本領就行了,百試百靈哦!

娃是自己的,所以堅持你所堅持的吧!

買的最大孔的奶嘴感覺出奶還是太慢了,寶寶喝得好著急啊,怎麼辦?”

親愛的,你咋還在糾結買多大孔的奶嘴啊?該給寶寶換杯子喝水啦!寶寶從5個月大開始就可以逐漸訓練用杯子喝奶喝水啦,當然你也可以遲一些再訓練,但是在孩子1歲前最好能順利幫助他甩掉奶瓶哦。長時間用奶瓶喝東西對孩子上下頜骨、牙齒發育都不利。

建議:從奶瓶過渡到杯子需要一點點訓練,建議先從學會用鴨嘴杯或吸管杯開始,越早訓練反而更容易糾正過來哦。

也許在貫徹一些科學的育兒方法時,你會受到來自各方的壓力,因為三姑六婆、社區大媽、婆婆媽媽們都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教育”你的機會。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別氣餒,學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的本領就行了,百試百靈哦!

娃是自己的,所以堅持你所堅持的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