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貧血的危害

嬰兒貧血是小兒時期常見的一種症狀或綜合征, 一般不會一患病就會被大人知曉。 貧血(anemia)是指紅細胞減少和血紅蛋白減低, 嬰兒貧血包括缺鐵性貧血和營養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是指製造血紅蛋白所需要的鐵缺乏, 缺鐵性貧血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特別是2歲以下的小兒更為多見, 尤其是早產兒、雙胎兒。

牛奶貧血症是指嬰幼兒因過量飲用牛奶, 忽視添加輔食, 而引起的小兒缺鐵性貧血。 患貧血的孩子常伴有食欲減退、消化不良、體重下降、生長發育遲緩、注意力不集中、情緒煩躁, 甚至影響智力。

Advertisiment

缺鐵性貧血是兒童的常見病, 對寶寶身心健康影響極大。

缺鐵性貧血對寶寶的身體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缺鐵可引起細胞免疫功能缺陷, 寶寶抵抗力差, 容易患病。

2、缺鐵使胃酸分泌減少、脂肪吸收不好, 使寶寶消化能力減弱。

3、貧血可降低血液的攝氧能力, 使機體各器官、組織出現不同程度的缺氧, 寶寶稍一運動就會出現呼吸急促、心跳加速等不適。

4、貧血使寶寶機體處於缺氧狀態, 肌肉軟弱無力。

貧血對寶寶心理健康的影響表現在:

1、影響寶寶智力。 研究表明, 寶寶處於生長發育中的大腦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一半, 而成人大腦的耗氧量只占全身耗氧量的五分之一。 寶寶貧血使攝氧能力下降, 腦組織缺氧,

Advertisiment
寶寶的記憶力和注意力等都會受到影響。

2、影響寶寶情緒。 由於缺氧, 腦細胞代謝異常, 寶寶經常表現為愛發脾氣, 愛哭煩燥不安。

3、影響社會適應能力。 體弱多病的寶寶與人交往的機會相對較少, 容易引起性格孤僻、自卑。

總之, 貧血是影響寶寶身心健康的常見疾病, 要做到早防早治。

小兒貧血的防治重點放在1歲組嬰幼兒身上。 主要措施包括:生後第4個月開始中蛋黃類以補充造血原料鐵的不足, 以後逐月添加肉、魚、蔬菜及水果等含豐富蛋白質、脂肪、糖、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的食物。 6~7個月中應適量增加些粥、面類食品, 以逐漸過渡到以米、面食品為主食的飲食, 防止因突然改變飲食而產生胃腸功能不適應。 如果嬰幼兒已有貧血,

Advertisiment
輕度者無需特殊治療, 注意飲食合理、多樣和平衡性, 大多可調理至正常。 中度以上者可適當補充鐵劑, 如補血露、硫酸亞鐵、維生素C、葉酸及維生素B12口服或注射。 嚴重貧血者可小量多次輸血, 以儘快糾正貧血, 促進兒童正常生長發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