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嬰兒足內翻能治好嗎

1 嬰兒足內翻能治好嗎?

嬰兒足內翻如果治療及時、治療得當就能治好。

具體分析:

1、足內翻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先天畸形, 大多為單側腳部畸形, 但也可以是雙側的。 畸形明顯時, 小孩一出生時就能發現, 如果能及早治療, 效果比較好, 但治療後畸形還是有可能復發, 所以要定期隨訪到骨骼成熟為止。

2、十五歲以後的患兒, 可以通過三關節融合手術治療, 手術後一直用石膏固定至腳部跟距、距舟、跟骰三個關節融合為止。

溫馨提示:

1、發現足內翻, 應從出生後7-10天開始治療, 愈早愈好。 早期以手法按摩矯正為主,

Advertisiment
3個月後需行長腿屈膝石膏管形矯形術, 1歲以後(現有主張6個月後)需手術治療。

2、術後需加用矯形支具(如“鄧尼斯布朗”夜用支具, 或者FooTek足下至上矯形鞋), 定期門診檢查, 直至14歲以後, 以防復發。

2 足內翻的治療方法

足內翻在孩子越小的時候治療效果越好, 所以一旦確診, 必須及時治療。

1、從出生後即開始, 愈早治療, 效果愈好:

治療方法根據年齡和畸形程度而不同。

2、手法矯正法:

一般適宜6個月以內或較輕型者。 從出生後即開始, 愈早愈好。 由醫師教會母親或帶領患兒, 先矯正足前部內收, 再矯正距骨下關節內翻, 然後矯正踝關節的蹠屈。 手法應輕柔, 以免損傷骨骺。 每種矯正位置保持10秒鐘, 每次10—15分鐘。 每日運算元次, 一般主張餵奶前進行。

Advertisiment

3、石膏管形外固定矯正:

適應於3月—1歲每2—3月更換一次。

4、手術治療, 適用於6個月以上, 手法無法矯正者。 術式按年齡而異。

(1)足內後側軟組織松解術, 適用於6個月至6歲患兒。

(2)足外側柱縮短術, 適應於畸形嚴重3歲以上患兒, 在足內側、後側軟組織松解術同時, 行跟骰關節骰骨或跟骨楔形切除, 或行跟骨外側楔形截骨術。

(3)三關節融合術, 適應於12歲以上畸形嚴重之患者。

3 足內翻是怎麼回事

1、足內翻, 足外翻畸形是腦癱裡邊很常見的兩種足畸形, 這種畸形主要導致原因是痙攣。

2、腦癱患者因為腦損傷造成大腦協調能力變差, 另外患者的肢體平衡能力, 對稱性也相應的減弱。

3、久而久之, 因為身體受力不均衡, 就導致患者出現了各種各樣運動畸形症狀。

Advertisiment
這種畸形不僅僅是足部的, 還有腿部的, 運動姿勢上的。

4、足內翻可以發生在單足或雙足, 在發育過程中, 由於足的肌腱和韌帶(後側和深部的)發育出現故障, 未能與足部其他的肌腱韌帶的發育保持同步;

5、其後果是這些肌腱和韌帶將足的後內側牽拉向下, 導致足向下向內扭轉, 足部的各塊骨頭因此處於異常的位置上, 足部內翻、僵硬, 並且不能回到正常的位置。

6、足外翻是因為腳部肌腱發育異常導致的一種畸形, 同時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 小腿中點、跟腱中心、跟骨中心三點連線呈型。 另外, 足外翻還會會引發踝關節外翻變形。

4 足外翻足內翻的治療原則

足外翻, 足內翻, 這兩種足畸形, 手術方式治療是無疑了,

Advertisiment
但是採用什麼樣的方式治療?手術的具體治療順序是什麼?我們就要仔細了。

治療原則:

1、 首先我們會給患者解除身體痙攣, 因為痙攣才是導致患者出現雙腿僵硬, 肌肉抽搐的關鍵。 通過在患者腰部脊柱上來進行手術, 通過手術調節患者肢體肌張力, 從而達到全面消除改善患者身體痙攣的目的;

2、 這一步才是矯形手術, 骨骼矯形或者關節矯形, 通過這些矯形方法讓患者恢復正常, 身體恢復健康, 雙足恢復常態。

這就是我們制定的一個詳細的治療方法, 希望這種治療方法可以快速, 合理的解決患者肢體畸形問題。 讓患者腦癱康復週期縮短。

相關用戶問答